在东瀛:循着花开的脚步

2017-05-04 20:21刘佳
世界文化 2017年5期
关键词:德川樱花牡丹

刘佳

小时候最喜欢的一部动画片叫《花仙子》,主人公为寻找七色花走过许多地方,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人和事,每次告别的时候,她会留下一包种子,不久以后便会有一种饱含深情的花朵在这片土地上开放。那时,我总在想:如果真能走过这么多地方、见识这么多花该多好呀!谁知在东瀛的一年,竟然真是伴着花开的节奏度过的。从早春的樱花、玉兰、牡丹、杜鹃,到初夏的绣球、百合、玫瑰,深秋的菊花、四季樱,隆冬的水仙、梅花,再到一年四季都开放的茶花和那些不知名的花花草草……虽然人地生疏,但对花的喜爱、花期的紧迫却让我在不知不觉中突破了许多障碍,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唯有牡丹真国色

名古屋4月多雨,难得18日是非常晴朗的一天,于是和同伴相约去德川园看牡丹。名古屋向来以工商业著称,在名胜古迹的数量和知名度方面都无法与京都、奈良相比,而德川园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令名古屋人自豪的名胜之一。尾张德川家第二代藩主光友在元禄八年(1695年)把自己在大曾根建造的隐居别院移到今天德川园所在的地方,这就是德川园的起源。据说,当时这个庄园占地约13万坪(大约44公顷),庭院内的水池可以容纳16浆式划船。光友殇后,庄园几易其主。1931年,第十九代户主将宅邸和庭院赠送给名古屋市,市政府对其进行了整修,转年向公众开放,并命名为“德川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空袭中,德川园的房屋和树林几乎化为乌有,战后德川园遗址作为一般公园向市民开放。2004年,修缮一新的德川园正式作为日本式庭院开放,另外还建成了主要展示尾张德川家藏书的蓬左文库。

德川园是典型的日式庭院,设计理念很像苏州园林,虽是人工建造的园内之景,却尽力营造野趣。游人至此,方才还是现代都市的喧嚣动感,一脚踏入园中就立刻进入另一重天地,石阶蜿蜒、溪流淙淙、怪石嶙峋、蓊蓊郁郁,真有“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的意境。园中的名胜有龙仙湖、观仙楼、大曾根瀑布、虎仙桥、瑞龙亭、四睡庵等。龙仙湖中修了一道縮微的白堤,远观确有几分神似,据说是主人当年仰慕白居易的缘故。这里有座写真馆,新人们身着和服在湖边拍摄结婚照,远远看去像女儿节华丽的偶人。园里设计了很多别致的休憩所,坐下来歇歇脚、看看景,与同伴分享一下感受,觉得旅行不是件苦差事,而是件惬意的事情。越来越感觉现在很多人似乎忘却了旅行本来的意义,无论是喜欢逞能的年轻人把旅行视为拉练,还是挥金如土的豪客把旅行等同为采购,都失去了作为一个旅者的心态和乐趣。

走过“白堤”,牡丹正在花棚下对我们浅浅地笑着。这里的牡丹品种很多,姹紫嫣红、粉妆玉砌,在艳阳下无欲无求地竞相开放。都说牡丹有富贵气,这种气质不是刻意求来的,而是一种天生的禀赋。通常大的花朵没什么香味,而牡丹却有淡淡的清香,虽不浓烈,却很怡人。德川园四季都有花开,其中最特别的是冬天赏牡丹。一年中最冷的时候,群芳寂寂,没有了樱花和菖蒲的簇拥,一池碧水显得分外清亮辽阔。雪后的清晨,一大盆一大盆牡丹静静地在湖边绽放,依然是春天时见过的黄、白、红、紫,却少了花团锦簇的张扬,多了亭亭玉立的娴静。花盆上面有三角形的草帘护着,宛如淡扫蛾眉的佳人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欣喜地寻找那早开的几株红梅。

春天也好,冬天也罢,徐徐走在花间,忽然感到花朵和人一样,既有不同的属性,更有不同的气质,有的粗枝大叶,有的细碎繁复。而花朵又比人强得多,它们从来不会扭曲自己的天性,只会尽最大努力绽放自己的魅力。就算有一百个人围着牡丹念叨小碎花的千般魅力、万种风情,牡丹也依然会坦荡质朴、大大方方地开着,绝不会夺过园丁手里的剪刀咔嚓咔嚓把自己剪成一地碎片。但人却往往在潮流、舆论和压力面前人云亦云、妄自菲薄,甚至为了迎合他人而不惜生硬地、甚至破坏性地去改变自己。不管你生如牡丹,还是生如樱花,都应该为自己的天赋而自豪,有人能欣赏你的美丽,那是他的造化,大可不必为了那些没有造化的人,把自己弄得粉身碎骨。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对于那些习惯为他人着想的人,但在粉身碎骨之前能够觉悟总是幸运的吧。

“不可能”的蓝色

在网上无意中查到位于岐阜县的花フェスタ記念公園,号称世界上最大的玫瑰主题公园,说去就去!

按照公园主页上的交通路线,起了个大早,坐名铁到新可儿站,然后等公共汽车。新可儿是个很小的车站,公共汽车居然一个小时才有一趟!无奈只得等啊等,等车的人越聚越多,车快来的时候,有个工作人员出来宣布:一辆车只能坐63人,其他人要么等下一趟,要不去坐出租车!我们本来是最早来的,但没有及时去排队,差点儿又等一个小时。车子好像驶进了村子,沿着弯弯曲曲的道路开了好一会儿,最后在山顶的一个小花园门口停了下来,难道这个不起眼的地方就是世界最大的玫瑰主题公园?

公园的两扇铁栅栏门一点儿也不惊艳,既不像唐顿庄园那样高大考究,也没有野兽城堡那种沧桑,所以刚走进花园时不禁有点儿小失望。谁知天地竟随着脚步豁然开朗,走过一片片像奶油蛋糕一样平整光滑的草坪,路过零星的玫瑰花丛,眼前突然出现一个五光十色的瑰丽世界——千姿百态、燕瘦环肥、姹紫嫣红、高低错落,让人目不暇接,漫步园中,都有点儿密集恐惧症了。据说这里种植了7000个品种,30000株玫瑰,分种在“玫瑰主题园”和“世界的玫瑰园”两个区域,而这两个园中之园还在不断扩大。

德川园的冬牡丹

占据公园中心地带的是一片静静的湖水,湖边蜿蜒千米的坡地上满满地盛开着虞美人草,这种花单独看来并不起眼,连成一片却蔚为壮观,微风拂过,无数红色、粉色、黄色的花朵翩翩起舞,在人心里摇曳出一份旷古的幽情。中国的古人们把这种花看做虞姬的化身,称之为虞美人,细想起来,像虞姬这样隐忍、坚贞的性格,她所化身的花朵一定是美丽的,而那种美丽又一定是内敛而不张扬的。“碧血化为江上草,花开更比杜鹃红”,中国人用虞美人来象征虞姬的情怀、用虞姬来注解虞美人的美丽,这种对美的深入理解和天才阐释实在令人钦佩。

花フェスタ記念公園的镇园之宝是神秘的蓝色玫瑰,因为玫瑰和月季都没有蓝色素,所以人们努力了很多年世上始终没有蓝色玫瑰,于是“蓝色玫瑰”也成为“不可能”的代名词。后来,日本人用了很多年时间,耗费巨资,终于培育出蓝色玫瑰。很多人到这里来都是为了寻找蓝色玫瑰,我以为她一定会像公主一样被供养在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谁想走着走着竟然就与她不期而遇了。她和其他玫瑰一样,静静地开在一个角落里,藕荷色的花瓣里隐隐透出与众不同的矜持。虽然她仍不是纯粹的蓝色,但已经拥有了宝贵的蓝色素,据说这来自鸢尾花。相信随着人们的努力,在不远的将来她一定会越来越蓝吧。或许,世上很多事情都和蓝色玫瑰一样,本来是不可能的,但只要努力,终究会变成可能的。

这一天只顾得看花拍照,全然不顾太阳的威力,回到住处才发现不仅整个晒黑了一号,而且肩颈还晒出一个红红的大月牙,不得不去买芦荟胶。山里的太阳真是无遮挡、无添加,越纯粹的东西威力越大呀。

小原的四季樱

小原,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位于爱知县丰田市,连我都忘了是怎么知道这个地方的。11月份,追逐了一年的花开,这个时候好像已经没有什么花可赏,不知道是什么偶然的机缘让我们获知小原有一种秋天开花的四季樱,春天没看够樱花的我们怎么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呢?从名古屋去小原,电车、汽车加在一起要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路程,当我在难得拥挤的公共汽车上昏昏欲睡的时候,脑海里浮现的都是春天看过的樱花。

入职、入学的3月份恰好是樱花开放的时节,所以每次来这里工作,最早看到的都是樱花,或者说总是樱花用那柔美温暖的粉色安抚着我初到异乡惶恐不安的心灵。我至今无法用最贴切的语言形容樱花给人的感觉,乍暖还寒,大朵大朵粉色祥云落在山间、水边、房前屋后。不以无人而不芳,樱花柔弱,却开得努力,漆黑的枝干被繁花遮住,像是写意画上随意勾勒的线条。这也是茶花盛开的时节,红彤彤的花朵、绿油油的叶子,与樱花开在一处,一个是漫云舒卷的水彩画,一个是颜色跳跃的油画,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晴空丽日,微风拂来一阵阵亮晶晶的花瓣雨,人们喜欢在树枝上悬挂小小的灯笼,与亲人挚友在花下小酌,从清晨到日暮,畅饮高歌、不醉无归,什么纸醉金迷、功名利禄,与花朵用生命演绎的美丽相比,实在比花瓣还轻。这时,赏樱胜地都格外热闹,想争得一席之地绝非易事。美景何必远处寻,就在路边的樱花树下,一个人、两罐啤酒也能度过一个惬意的中午。“花开时来,花落时也要来。因为,有许多故事,开始动人,结局更可爱。”每当听到这样的歌声,看到人们微醺而陶醉的眼神,我总忍不住反省自己的生活里是否缺少了一种情怀,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追求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可自然给予我们的风景却是有时效的。或许自然是想让花开作为一种启示,让我们停下来、静静心,以一种恬淡喜悦的心情开始一年的旅程。春天多雨,一夜雷雨过后,到处都覆盖着花瓣,花谢花飞飞满天,一场绚丽的“樱吹雪”带走了春天,却带不走对春天的眷恋。其实,樱花树一年四季都很美,花季一过,绿叶婆娑,经过漫长的夏天,叶子早早变红,开启一个欣赏红叶的季节……秋天的樱花也与春天一样吗?

车子沿着山间公路开了好久,在一个车站停了下来,我可能睡得有点儿迷糊,也可能是喜欢“打提前量”的旧病复发,看到路边写着“小原四季樱”的横幅就慌慌张张地拉起同伴下车,但四周除了农舍、农田,哪里有四季樱的影子呀?幸好路旁有间小小的便利店,问了店员才知道我们早下了好几站地,前面都是山间公路,走路是不大可能的,而下一班公共汽车还要等很久,那时候恐怕天都黑了,哪里还能赏花呀!看到我们焦急万分的样子,几个店员大姐也不征求我们的意见,反而自己开起小会,还翻出好几张时刻表仔细查找,最后决定打电话叫出租车送我们过去。日本的出租车价格很贵,我们一听心里直打鼓,可眼下除了打道回府就只有这一条路了。出租车要二十分钟才来,我们买了咖啡和关东煮,坐在阳光明媚的窗前惴惴地等候。过了不久,店员大姐兴高采烈地招呼我们:“出租车来了!”我们跑出门一看,这个出租车很特别,白色的两厢轿车,车身上画着一朵大大的樱花,原来这并不是通常的出租车,而是当地为了方便赏花游客而特别开行的。价钱出奇地便宜,挺远的一段路竟然只要200日元!店員大姐热情地送我们上车,祝我们旅途愉快。

四季樱与红叶

四季樱会场从丰田市役所小原支所开始,可以做一次四小时或两小时的徒步赏花之旅。我们到达的时候,将近下午两点,山间的太阳已有些懒洋洋的。我们冲下车子想去拥抱春天匆匆作别的樱花,谁知首先映入眼帘的竟是满山的红叶,而红叶掩映着一层淡淡的粉色,那就是四季樱吗?走近细看,樱花的形状虽然没变,可与春天相比花朵稍小、颜色偏浅,少了暖阳下无忧无虑的舒展,却多了秋意中有张有弛的谨严。如果说春天的樱花像云朵,那深秋的樱花就像山上升起的薄雾,萦绕在层层叠叠的红叶上。小原的四季樱始于文政年间(1818—1829),一位叫藤本玄硕的医生从名古屋求得种苗并广泛种植,到昭和五十三年(1978年)成为当地蔚为大观的树种,现在境内有一万多株四季樱,其中最著名的是树龄超过一百年的“前洞四季樱”,被认定为爱知县的天然纪念物加以保护。通常的樱花都是春天开花,唯有四季樱是10月—12月开花,11月是赏花的最佳时期。我们和出租车司机约好两个小时以后来接,于是漫无目的地沿着山路信步而行,当地人也组织了一个小小的庙会,卖些小吃和土特产,不过看起来与其说是做买卖,还不如说是趁机聊聊天。说来有趣,春天与樱花作伴的是茶花和郁金香,如今却是红叶和银杏,一个展开暖暖的背景,一个洒下遍地金黄,好像都在尽力呵护着娇嫩的花朵。山里静静的,古寺的庭院里落满了银杏叶,农家的房檐上挂着一个个金黄的柿子,果然是金秋时节。不知不觉,山上的雾气越来越浓,渐渐地分不清是雾还是花,渐渐地暮色低垂,山里越来越冷,四周亮起星星点点的灯光,除了不时疾驰而过的汽车,好像只能听见不远处一对老夫妇在整理菜园的声音。出租车送我们去赶公共汽车,也许是散步的时間太长,我在车上又睡着了,朦胧中透过车窗又看见了那家小小的便利店,心里不禁涌起一股暖流。小原这个地方交通不是很便利,也没有什么更特别的旅游资源,但仍能让人感觉不虚此行,或许它的魅力就在于民风淳朴吧。便利店的店员也好,出租车司机也好,好像跟四季樱都没什么直接的关系,但一个地方要给人宾至如归的感觉,与任何一个人的热情都是分不开的。

在东瀛看了一年的花,我常常在想:人和自然的关系真有意思,自然总是静静的,我们总是夸夸其谈的。事实上,随随便便一棵树都比我们见多识广,它们的不言不语不是没话可说,而是对于见识浅陋的我们不知从何说起吧。与现代人相比,古人和自然的关系要亲近得多,他们的心事和理想可以向自然诉说,他们的喜悦与忧愁可以和自然分享,他们的困惑与犹疑可以向自然讨教,难怪他们写下的诗句总是那么美丽、表达的思想总是那样深厚。自然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偶尔去消遣的风景,而是须臾不能分开的家园、亲人和老师。追随四季的脚步,看四时花、观四时景,从大自然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吧。

猜你喜欢
德川樱花牡丹
赏樱花
“三不够”牡丹节
樱花
德川纲吉:不爱江山偏爱狗
樱花站
牡丹的整形修剪
德川时代的艺术与浮世绘
用死尸训练儿子
“牡丹”情
一抹樱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