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虾共生高效种养模式

2017-05-05 22:44李德振余礼涛万炎生廖翠红
长江蔬菜·学术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叶鞘潜江市水层

李德振+余礼涛+万炎生+廖翠红

1 基本情况

2013年在茭白—虾共生种养模式在湖北潜江市渔洋镇排湾村进行试验,试验面积20 hm2,当年试验非常成功。2015年在潜江市渔洋镇排湾村进行示范,示范面积53 hm2,示范效果显著。2016年在全市进行推广,面积达到377 hm2,667 m2平均纯收入8 000元以上。

2 经济效益

双季茭白每667 m2产量4 000 kg(第1季每667 m2产量2 500 kg、第2季每667 m2产量1 500 kg),售价3.6元/kg,产值14 400元;单季茭白每

667 m2产量2 000 kg,售价

4.5元/kg,产值9 000元;小龙虾每667 m2产量150 kg,售价30元/kg,产值4 500元;667 m2产值合计18 900元或13 500元。双季茭白667 m2种苗

1 000元,有机肥料1 500元,农药30元,采收劳务费1 600元,667 m2支出小计4 130元;售价茭白每667 m2种苗

1 000元,有机肥料1 500元,农药30元,采收劳务费800元,667 m2支出3 330元;小龙虾667 m2种苗375元,麸皮、玉米等辅助饵料300元,人工1 500元,小计

2 175元。每667 m2支出合计6 305元或5 505元,纯收益12 595元或7 995元。

3 模式配置

茭虾综合种养田间土质要求为非沙土土质且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一般每块大田面积3~6 hm2,在田块的四周挖宽7.0 m、深1.5 m的套养沟,坡度比1.0∶1.5。

双季茭白在11月下旬选种育苗或订购种苗,翌年6月中旬移栽,第1季于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采收,采收完毕后,平地割除老茭,进行茭墩越冬管理,冬季低温期灌水防冻,第2季于翌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采收;单季茭白在11月中旬选种育苗或订购种苗,翌年3月下旬4月上旬移栽,9月中旬至10月上旬采收;小龙虾于7~8月购买种虾进行繁殖或翌年2月下旬3月上旬直接购买虾种苗,捕捞期5~8月。

4 关键技术

4.1 精选品种

精选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茭白品种。双季茭白品种为浙茭2号、浙茭6号、浙茭911号、云南茭白;单季茭白品种为美人茭。

4.2 选种育苗

灰茭、雄茭每年在田间都会自然产生,因此,每年都应进行选种。选种方法,采收选留生长一致且健壮的茭墩并作好标记,采收结束后将作标记的茭墩移到另块田进行育苗。

4.3 整地施肥

整地時降低水层直至田间干涸无水,保证小龙虾全部回落到套养沟内。每667 m2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鸡粪、鸭粪、沼渣等)2 000 kg和N∶P2O5∶K2O为15∶15∶15的复合肥40 kg,深耕细耙。

4.4 灌水移栽

大田耕整完成后迅速灌水,田间水层5 cm左右。移栽起苗前用刀具齐顶端叶鞘处去掉生长叶片,进行分株起苗,随分随栽,双季茭移栽株行距为45 cm×80 cm,每667 m2移栽1 850株。单季茭移栽株行距为50 cm×80 cm,每667 m2移栽1 660株。

4.5 水层管理

掌握“浅水分蘖—深水孕茭”的原则。移栽后至植株分蘖前期灌水5 cm,分蘖后期逐步灌深水,保持10 cm水层,孕茭至采收期保持20 cm水层。温度高时要加深水层。灌溉水源质量要高,保障小龙虾和茭白生长水质要求。

4.6 中耕追肥

结合除草进行中耕耘田,提高土壤通透性。根据地力状况和幼苗长势进行追肥提苗和追肥孕茭。提苗肥宜在定植返青后10 d施入,每667 m2施尿素10 kg,栽后20~25 d施分蘖肥,每667 m2施尿素20~25 kg,以促进分蘖和生长。50%植株孕茭后施孕茭肥,每667 m2施20~25 kg复合肥。

4.7 饲养管理

在投放小龙虾前期,每天人工投喂少量麸皮、玉米等辅助饵料满足小龙虾觅食需求,中后期由于茭白田水草茂盛,各种底栖动物、有机碎屑等丰富,一般不需投喂辅助饵料。可在虾沟内投一些水草,在小龙虾的生长旺季(4~5月)可适当的投喂一些动物性饲料如锤碎的螺、蚌及屠宰厂的下脚料等。每天早、晚坚持巡田,观察沟内水色变化和虾活动、吃食、生长情况。小龙虾对茭白不仅不造成任何为害,还可以觅食茭白田间杂草,疏松土壤,促进茭白生长。

4.8 病虫害防治

重点对茭白胡麻叶斑病、茭白纹枯病、茭白锈病、长绿飞虱及螟虫等主要病虫害进行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限定使用化学防治。农业防治主要做好田园清洁工作,及时摘除基部黄叶,清除病残体。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则是在田间安置性引诱剂、杀虫灯,诱杀二化螟等害虫。化学防治利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长绿飞虱越冬卵已大部分孵化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二化螟第1代幼虫孵化高峰期,用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喷雾;胡麻叶斑病、纹枯病、锈病分别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0%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

4.9 适时采收

采收过早,肉质茎尚未充分膨大,产量低;采收过迟,则茭肉变青,质量下降,且易形成灰茭。当肉质茭明显膨大,叶鞘抱合处分开,包茭的3片叶叶枕基部相齐,3片叶长齐,心叶短缩,叶鞘交接处明显束成腰状,叶鞘一侧略有裂口,微露茭肉,露出部分不超过1.0~1.5 cm。但夏茭因采收期温度较高,成熟快,容易发青变老,所以不能出现裂口,只要叶鞘中部茭肉膨大而出现皱痕时,就要及时采收。

5 典型新型经营主体

位于潜江市渔洋镇排湾村二组的潜江市湖美人家养殖专业合作社从2013年开始实施这种模式,当年面积20 hm2,2016年发展到72 hm2,667 m2纯收益8 000元。充分利用低湖田发展水生蔬菜种植并进行综合种养,既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又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虽然该模式产出效益很高,但茭白成熟采收期较短,采收用工集中,劳动力少的地方要慎重推广。

猜你喜欢
叶鞘潜江市水层
湖北省潜江市小龙虾营销策略研究
马唐种子萌发及幼苗建成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响应
球茎茴香储藏的关键技术
潜江市健身俱乐部发展态势分析
巴拉素煤矿井筒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果蔗生长后期重防纹枯病
潜江小龙虾发展速览
昌黎海湾扇贝养殖区龙须菜养殖技术
潜江市果蔬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结果趋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不同水深条件下的青萍除氮效果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