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豇豆大棚秋延后品种筛选试验

2017-05-05 23:08方贯娜庞淑敏张建国
长江蔬菜·学术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品比试验豇豆

方贯娜+庞淑敏+张建国

摘 要:为了筛选出适合河南省大棚秋延后栽培的豇豆品种,对 8 个豇豆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豇美人荚条商品性好,产量高,适宜在河南省大棚秋延后栽培上应用;浙翠5号、超长压塌架早期产量高、丰产性好,适宜在河南省喜食浅绿条或青绿条豇豆的地区进行大棚秋延后栽培。

关键词:豇豆;大棚秋延后栽培;品比试验

中图分类号:S6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7)06-0053-03

豇豆喜温耐热,生长季节长,从晚春断霜后至早秋霜来临前,可选择相应品种进行春、夏、秋三季栽培。由于豇豆营养丰富,产量较高,而且市场价格相对较稳定,因此,十分受农户青睐,是农民增效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河南省每年豇豆栽培面积约

1万hm2,以春大棚和春露地栽培为主,大棚秋延后栽培面积较小。近年来,豇豆品种层出不穷,这些品种由于南北气候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区域适应性,但种植户在品种选择上往往比较盲目,这也是导致河南省豇豆秋延后栽培产量低、效益差,从而使该栽培模式不能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针对以上问题,引进不同品种进行大棚秋延后比较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合河南省大棚秋延后栽培的豇豆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供试品种8个,分别为豇美人(郑州郑研种苗科技有限公司)、荚多宝(郑州郑研种苗科技有限公司)、浙翠5号(浙江之豇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超长压塌架(怡兴裕友(北京)农业科技研究院)、真功夫汕头市利农种业有限公司)、金马王子(江西华农种业有限公司)、郑豇三号(郑州郑研种苗科技有限公司,CK)、10-9(郑州市蔬菜研究所)。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5年8~10月在郑州市蔬菜研究所蔬菜研究发展中心大棚内进行,土质为砂壤土,前茬马铃薯,土壤肥力中等。8月5日播种,随机区组设计,每品种3次重复,小区面积 9.1 m2。播种前每667 m2施腐熟鸡粪1 000 kg,复合肥50 kg,磷酸二铵25 kg。采用小高垄地膜覆盖种植,畦宽 1.3 m,每畦2行,行距 60 cm,穴距 30 cm,每穴3株。田间管理按常规栽培技术进行。

1.3 调查项目及方法

①生育期 主要调查出苗期、开花期、始收期。出苗期以50%植株出苗为标准,开花期以50%植株开放第1朵花为标准,始收期以30%植株第一果实达到商品成熟度为标准。

②植物学特性 主要调查生长势、花色、叶色、叶片大小(叶片长/叶片宽)、始花节位、单株结荚数等。采收盛期,每小区任选5株作为调查株,取距地面约1 m处的主蔓和任意叶片,测量其节间长度和最大叶长、叶宽。单株结荚数指全生育期5株调查株全部商品荚的平均值。

③荚条商品性 主要调查商品荚长度、商品荚宽厚比、单荚质量、荚色、荚条外观表现等。每小区任取10条商品荚,测量其平均长度、单荚质量,以商品荚最宽部分作为果实宽度,最窄部分作为商品荚厚度。

④产量 分前期产量和总产量,第1次采收后前10 d的产量作为前期产量,以截至10月 26 日的鲜荚产量作为试验总产量,后期因采收量极少不作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生育期比较

由表 1 可以看出, 各品种8月5日播种,开花期在9月18~28日,其中浙翠5號开花期最早,在9月18日,说明该品种表现为早熟,其次为豇美人和超长压塌架,开花期为9月21日,荚多宝、金马王子和郑豇三号居中,开花较晚的有10-9和真功夫,与开花最早的浙翠5号相比晚开花10 d左右。

2.2 不同品种植物学特性比较

由表2可以看出,所有品种生长势有明显差异,其中以浙翠5号和超长压塌架长势最弱,叶片长/叶片宽也均较小,10-9、真功夫长势较强,叶片长/叶片宽也相对较大。花色主要有紫色和白色2种。浙翠5号的始花节位最低,为2~3节,10-9的始花节位最高,始花位置基本上在植株中部7~8节处,其他品种的始花节位居中,分别为3~4节或5~6节。单株结荚数是衡量产量的指标之一,其中以超长压塌架最多,为8.5条,其次是浙翠5号,郑豇三号单株结荚数最少,只有5.9条。

2.3 不同品种荚条商品性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荚条颜色主要有翠绿、青绿和浅绿。除10-9外,其余品种的荚条长均在65 cm以上,以超长压塌架的荚条最长,达到了75.7 cm,其次是真功夫,荚条长为70.1 cm。荚宽/荚厚主要能够体现荚条的形状及粗细,由表3可以看出,10-9荚条较粗,表现为荚条短粗型,单荚质量最大;而超长压塌架的荚条最细,表现为荚条细长型,单荚质量最小,荚多宝、真功夫的单荚质量仅次于10-9,豇美人、浙翠5号及金马王子、郑豇三号单荚质量居中。所有品种的荚条外观均顺直光滑,无鼓籽、无鼠尾现象。

2.4 不同品种产量比

从表4可以看出,小区前期产量最高的是浙翠5号,为6.64 kg,折合667 m2产量486.71 kg,其次是超长压塌架,小区前期产量为5.81 kg,折合667 m2产量425.87 kg;豇美人第3,产量为4.40 kg,折合667 m2产量322.52 kg;前期产量最低的是10-9,折合667 m2产量为166.39 kg,仅是最高产量浙翠5号的34.19%。总产量最高的仍是浙翠5号,折合667 m2产量1 403.70 kg,其次是超长压塌架、豇美人和金马王子,产量都在1 200 kg/667 m2以上;郑豇三号总产量最低,只有1 013.62 kg/667 m2。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的667 m2产量均在1 000 kg以上,最高达1 400 kg,虽比相同管理水平下春露地栽培的产量略有降低,但秋延后栽培豇豆上市的时间在10~11月,这时市场价格是春季的2~3倍,因此,豇豆大棚秋延后栽培与春露地相比总体效益较高。

猜你喜欢
品比试验豇豆
豇豆先生变魔术
豇豆魔王
妈妈的柴火灶
干豇豆
兴化市水稻新品种品比试验
天津地区日光温室春番茄新品种比较试验
西宁地区韭菜种植品种比较试验
腌酸豇豆
观察日记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