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音乐管理与唐宋词发展研究(第二版)

2017-05-05 07:03龙建国著
音乐传播 2017年1期
关键词:歌妓教坊唐宋词

龙建国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新书推介

唐宋音乐管理与唐宋词发展研究(第二版)

龙建国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对音乐管理历史的研究,既是对艺术管理音乐史的构建的参与,也是音乐史研究、音乐艺术管理研究的较重要的方面,对考察某种音乐文化现象的形成与发展而言,亦具有值得参照的理论意义。如,在中国音乐发展历史上,历代统治者对音乐管理十分重视,音乐管理体制也非常周密,而这些对文学、戏剧发展的影响很大——有时起制约的作用,有时起推动的作用。作为一种音乐文学,词的兴起和发展过程,即与唐宋时期的音乐管理(尤其是管理制度和管理对象)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从唐宋词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唐宋音乐管理所发挥的推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因此,从音乐管理的角度来探讨唐宋词发展的历程与兴盛的原因,便有了其学术意义。《唐宋音乐管理与唐宋词发展研究》则是一部关于唐宋音乐管理史的专著。

在该书之前,还未有研究音乐管理历史的专门著作,对中国古代音乐管理的探讨,主要见于一些音乐史、戏曲史等著作中的章节里的有限篇幅,或者在考察中国古代音乐官制或研究古代乐官与文学、戏剧关系时论及古代音乐管理制度。在此前学术界从音乐管理角度探讨唐宋词的成果的基础上,该书力图能从以下这些方面,将唐宋音乐管理与词体发展关系的研究向前推进一步:探讨教坊在词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教坊乐工与文人合作的创作活动;从传播学的角度全面而深入地分析“歌妓”这一独特媒介的传播价值和词传播的文学意义;详及唐宋音乐管理对词发展的调节作用,以及教坊词与民间词的互动(吸收或排斥)关系;等等。

全书分为七章,囊括了唐宋时期的音乐管理机构、音乐制度、管理对象(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等音乐管理的主要方面。第一章“绪论”阐述了唐宋音乐管理与词发展之关系研究的学术意义、唐宋以前的音乐管理体制、唐宋音乐管理机构的设置;第二章“唐代教坊与词的兴起”的内容包括了唐代教坊的设立和体制,唐教坊曲与词调的关系考释,教坊、民间互动与曲子词的兴起,唐宫廷表演与早期词的创作;第三章“宋代教坊制度的变革与词的发展”研究了北宋教坊的建制与创作、教坊乐工与词人合作的创作方式、宋代教坊技艺与词的关系、教坊的解散对词发展的影响;第四章“大晟府与词的繁荣”的内容有大晟府的设立与体制、大晟府职官考、大晟府著名词人论略、大晟府“讨论古音,审定古调”考释、大晟府创制新调考论、大晟府词人的创作倾向和艺术成就;第五章“宋代书会与词体的演化”有宋代书会与书会先生、书会鼓子词与词的联章体、书会赚曲与词的套曲形式、书会戏文与词曲嬗变等方面的内容;第六章“宋代瓦舍勾栏与词的传播”探讨了宋代瓦肆技艺及其管理、诸宫调与词、其他瓦肆技艺与词的关系;第七章“唐宋歌妓的管理与词创作及传播”研究了唐宋歌妓的种类与管理、歌妓与词人的创作活动、歌妓的表演与词的传播、歌妓的曲子词创作等方面。这些内容涉及三大领域:一是从音乐行政管理(教坊、大晟府)的角度探讨唐宋词由兴起走向成熟、规范的重要原因;二是从音乐自治管理(书会、瓦肆勾栏)的角度进一步揭示民间词体的演进轨迹;三是从瓦肆勾栏演唱和歌妓传播的角度发现词的市民化、大众化发展趋势。

此外,从某种意义上说,该书的写作角度较系统地体现出了一定的音乐传播史观,对我们尝试构筑音乐传播研究的历史时空意识而言,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猜你喜欢
歌妓教坊唐宋词
盛唐时期教坊音乐教育研究
唐代教坊综述
二十一世纪唐代教坊理论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歌妓与唐宋词关系研究述评
浅谈柳永词中的新女性形象
唐代歌妓与唐诗传播的联系
一部唐宋词史研究方面的力作
唐仗内教坊及中唐教坊合署问题考辩
论唐宋词中的莺声
唐宋词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