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一例

2017-05-05 23:47陈霞静李强陆壮念李东秀
右江医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缺乏症酸中毒羟基

陈霞静 李强 陆壮念 李东秀

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是罕见的一种遗传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出现误诊、漏诊,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未能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患儿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

患儿女,4个月,因咳嗽1个月,气促3天于2016年6月19日入院。患儿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家属未介意,人院前3天咳嗽加重,喉有痰响,并出现气促,吸奶少,伴低热,无呕吐、腹泻、抽搐、昏迷等,病情加重后于6月16日到当地县医院住院,诊断为“支气管肺炎、脓毒症、代谢性酸中毒”,治疗3天后病情无好转而转来我院。系GIPl,足月顺产,出生时无窒息抢救史,出生体重2,8kg。生后母乳喂养,3月龄开始添加米糊。生长发育迟缓,4月龄不能抬头。父母体健,非近亲婚配。查体:T 38.0℃,P 160次/分,R 56次/分,身长60cm,体重4 kg。营养差,反应差,皮肤黏膜苍白,左侧面颊皮肤见红色斑丘疹,局部皮肤粗糙、脱皮,口唇青紫,肢端暖。头颅五官无畸形,无特殊外貌,颈软,三凹征阳性,双肺呼吸音粗,闻及散在细湿罗音和哮鸣音。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腹不胀,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四肢肌张力低下。人院后查血气分析:pH 6.916、PO257.8、PCO,32.3、SB-26.1。血常规:WBC 20.1×10/L、N 63.6%、L 26.1%、RBC3.86×10/L、Hbl04g/L、HCT 30.3、PLT 375x 10/L、超敏CRP>5.0 mg/L。尿酮体阳性。血乳酸7.9mmol/L。肝功能、肾功能正常。电解质:K 3.8mmol/L、Na 147 mmol/L、Cl 110 mmol/L、Ca 2.19mmol/L。床边胸片:肺部感染。

人院诊断为“1.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2.脓毒症,3.代谢性酸中毒,4.营养不良,5.湿疹”,人院后予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美罗培南抗感染、纠酸、激素消炎、鼻饲配方奶等治疗。治疗后病情渐好转,但代谢性酸中毒不易纠正,每天予5%碳酸氢钠20-40 ml治疗,4天后血气才渐恢复正常,6月23日顺利脱离呼吸机。因患儿有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生长发育落后,考虑合并有遗传代谢性疾病,6月23日予干血滤纸片查串联质谱和尿液气相质谱检查。串联质谱(氨基酸和酰基肉碱谱分析报告):丙氨酸630.47(50.00-400.00)umol/L、3-羟基异戊酸肉碱5.63(0.05-0.70)umo]/L。气相质谱:乳酸55.7(0-13.0)umol/L、丙酮酸113.6(0-30.00)Ixmol/L、3-羟基丁酸185.4(0-9.0)umol/L、2-酮-异戊酸1.4(0-0.3)umol/L、乙酰乙酸14.1(0-1.5)umol/L、2-酮-异己酸2.9(0-0.8)umol/L、2-羟基丁酸6.2(0-2.0)umol/L、3-羟基丙酸7.5(0-4.0)umol/L、3-羟基-异戊酸34.4(0-4.0)umol/L。串联质谱和气相质谱检查回报后考虑有多种羧化酶缺陷症(multiple carboxylase deficiency,MCD)可能性大,行相关基因检查,在治疗肺炎的同时予生物素30 mg/d治疗,患儿病情明显好转,呼吸道症状及体征消失,面部皮疹减少,于2016年7月1日出院。

出院半个月后基因检查回报,患儿生物素酶缺乏症(biotinidase deficiency,BTD)基因测序结果:阴性,未检测到致病的基因突变。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holocarbexylase synthetase,HLCS)基因测序结果:阳性,检测到致病性的基因突变,携带c,1522C>T(R508W)纯合子突变。患兒父亲HLCS基因测序结果:检测到特定位点的基因突变,携带c.1522C>T(R508W)杂合突变。母亲HLCS基因测序结果:检测到特定位点的基因突变,携带c.1522C>T(R508W)杂合突变。修正诊断为“1.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2.重症肺炎”。出院后继续口服生物素30 mg/d治疗,一个月后随访患儿一般情况好,皮疹消退,体重增长至5 kg,5月龄能抬头。

2.讨论

多种羧化酶缺乏症(MCD)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单基因疾病,是一种少见的、生物素代谢相关的有机酸血症。根据缺陷酶的不同,MCD分为生物素酶缺陷(BTD)和全羧化酶合成酶缺陷(HLCSD)两类,BTD的发病率约为1/61 067,HLCSD发病率更为罕见,日本曾报道HLCSD的发病率约为1/100000,我国对于该病的发病率尚无报道。HLCSD患儿由于全羧化酶合成酶活性下降,不能催化生物素与生物素依赖的羧化酶(乙酰CoA羧化酶、丙酰CoA羧化酶、丙酮酸羧化酶及3-甲基巴豆酰CoA羧化酶)的结合,两种酶缺乏均可影响生物素依赖的羧化酶的活性,使脂肪酸合成、糖原异生及氨基酸的分解代谢发生障碍,乳酸、3-羟基异戊酸、3-甲基巴豆酰甘氨酸、甲基枸橼酸及3-羟基丙酸等异常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HLCSD发病一般较早,患儿多在新生儿、婴儿期发病,临床可表现为神经系统、皮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多个系统的损害,无特异性,极易误诊和漏诊。

本例患儿于婴儿期发病,以咳嗽、气促为首发症状,伴面部湿疹,入院后检查发现生长发育落后、四肢肌张力下降、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开始诊断为重症肺炎、脓毒症,在治疗过程中因难治的代谢性酸中毒才考虑有遗传代谢性疾病。经串联质谱、气相质谱检测和基因分析,最后确诊为HLCS。

患儿HLCSD基因突变分析示携带c.1522C>T(R508W)纯合子突变。患儿的两个等位基因均存在HCS基因突变,父母携带致病突变。有学者报道R508W突变是我国人群中常见的突变。基因诊断提示患儿父母每次生育子女均有25%的可能成为该病患者,如要生育第二胎,应做产前诊断,可通过羊水基因突变分析进行产前诊断。

MCD患儿早期应用生物素治疗,预后均良好。该患儿予生物素治疗后病情明显改善,因HLCS致残率、死亡率较高,所以对于临床上不明原因严重代谢性酸中毒,伴皮炎、神经系统发育落后的患儿,需警惕MCD,应完善临床诊断程序,及早行串联质谱和气相质谱检测,必要时行基因分析,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遗传咨询,对于预防并降低其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缺乏症酸中毒羟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26例抢救护理
糖友腹痛不止?警惕酮症酸中毒
音乐快感缺乏症
家禽蛋白质及氨基酸缺乏症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畜禽对维生素营养需要的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护理效果的对比分析
学会从化学键角度分析有机反应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8例临床观察
引起母牛营养代谢及繁殖障碍的几种微量元素缺乏症
羟基化合物比较与例题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