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提升农业生产能力

2017-05-05 18:47张振河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8期

张振河

摘 要:农业生产关系到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搞好农业生产,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对于实现我国的综合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要想建立机械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机制,必须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大力推进先进科学技术,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机制,以促进农业生产,使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取得最大利益。本文从建立农机农艺融合机制的重要意义出发,提出相应整合措施,以期为现代农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参考,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农机农艺;融合建议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应用为现代化农业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对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的惠农、利农政策,鼓励农民大胆进行农业机械化的改革,使农业机械化得到了快速发展。而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推进完善,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到了农机与农艺的融合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一、建立农机农艺融合机制的重要意义

建立农机农艺融合机制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必然选择。我国工业化建设、城镇化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使得农民的思想观念和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不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越来越多的农民利用机械进行农业生产,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利用农机农艺融合的形式可以使得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通过种植统一的作物品种和进行统一的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高粮食产量,为农民的争收、创收做出贡献。并且,将农机与农艺相融合还可以有效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建立农机农艺融合机制是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的农业化生产还处于中低水平,农业生产发展并不平衡,很多偏远落后地区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机械化生产或机械使用效率较低,甚至有的地方对于农作物的种植仍存在盲区,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等等。,如:水稻机械插秧、玉米机收水平不到17%,油菜机播、机收水平仅为10.4%和8.8%,马铃薯播种、收获、甘蔗收获、棉花收获、花生收获等环节的装备尚处于试验试制阶段,畜牧水产养殖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农业等机械化发展也滞后于实际需求。这都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生产十分必要。

二、制约其发展的若干因素

1.传统与现实制约了农机农艺的融合。我国地域广阔,人口分布复杂,许多地区的农艺技术:如耕作习惯、种植方式、机械规模都和当地的土壤、气候、机械力水平密不可分,它是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意义,上辈人流传下来的农耕技术不是一朝一夕或者单靠行政命令就能改变的。同时,我国人多地少普遍采用的是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样的现状更加突出传统的农耕方式是农民朋友的首选。很多的地区人多地少,为了满足高产需要,在种植上多种出“数行”庄稼来,就很可能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不按标准的机械行距去种植,如此方式就会给后继的农耕作业带来好多不便,同时又不一定能多增产,但让农民放弃“数行”的眼前利益,实在是很不容易做到的,要改变他们长期形成的种植习惯和栽培模式不是那么简单,这就需要基层农业工作者大量、费心、创造性的去开展工作。

2.各农业职能管理部门间的漠不关心。长期以来,农机和农艺虽都在为农业生产服务,却像在两股道上跑的车,各鸣各的号,各走各的路,甚至纠缠于谁服从谁的问题,各技术管理部门联系不够紧密,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农业生产技术体系不完善。农机和农艺的联合研发机制尚未建立,没有形成相互适应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一些作物的栽培技巧、品种培育、耕作习惯等与目前农机作业的要求存在差异,农民耕种标准化程度偏低,思想意识差异大等。

三、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的主要措施

1.加快建设农机农艺融合的有效联系。农机农艺融合需要坚强的技术力量做后盾,需要从农作物的技术栽培、作物品种、机械耕作以及传统种植模式等许多方面入手去引导服务农民朋友,使他们认识传统耕作的局限性,纠正耕作中的偏见,走出误区迈出新步。加快推动二者技术融合,需要建立扎实稳定的长效工作机制,农业机械要为农艺技术做好服务,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引导主要农作物生产向轻简化、整体化、机械化种植模式迈进。同时农艺技术也要为农机耕作积极创造生产条件,在相互服务、相互促进的前提下,农机与农艺各自规范,共同促进,融为一体,为共同提高现代化农业生产服务。建立农机农艺广泛交流沟通的长效机制,坐下来共同研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在制定作业项目规划,确定实施方案,实用新技术推广等方面,要将二者融合作为主要内容考虑,努力提高机械耕作的综合效益。農机部门在推广新机具中邀请农业、农技等部门技术人员参加,充分发挥各部门管理职能,形成互相支持、相互促进、紧密合作的关系,创造二者相互融合的良好氛围,定期进行切磋讨论,沟通联系,全面协调解决机械耕作中遇到的问题,农机推广人员和农技人员还要具备积极地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对于二者的融合要从简到繁。农机农艺融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如果单从二者本身去执行难度比较大,可以在具体操作中从简单的事情做起,找到突破口,在其他条件成熟时再推而广之。比如,充分发挥示范田项目建设的带领作用,让农民朋友亲眼看到,由于规范的农艺种植模式和农机耕作技术带来的农业增产和解放劳动力。同时示范种植后,我们推广增产农艺技术时,首先会考虑农机耕作能否实现,我们相信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工艺和种植模式更具有推广性。在实践中,比如为了能够解决玉米机械化收获问题,假如采用对行玉米收获机,播种时就应该首先考虑收获问题,一定用对行玉米播种机耕种,玉米收获对行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随后更复杂的问题才能一一解决。

3.加大力度强化农机化技术的关键环节。围绕农作物机械化耕作发展问题,密切联系农机和农艺协作单位,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共同做好建立农作物的机械化示范区建设。整合农业科研单位和机械制造企业,对农机作业中急需的机具或者不实用的部分进行技术攻关,从而优化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提高科技含量。

4.依靠国家政策扶持,加大宣传力度,不定期面向农民开展技术培训。充分发挥农机具补贴的宏观调控作用,积极争取实施农机规范作业的技术补贴,定期向农民朋友宣传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秸秆还田、高效植保的意义和增产增效技术,调动农民朋友在创造资源节约和保护性耕作技术上的积极性。在加强基层农技、农机推广人员业务培训工作的同时,面向广大农民朋友定期开展专项技术培训活动,进行技术咨询,开展实际操作培训,向他们传授先进的农机化技术,进行农艺指导,探索实现全程机械化耕作的合理模式。

四、结语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建立农机农艺融合机制,促进农业生产科学化的要求日益迫切。要想真正实现农机与农艺的完美融合,要充分的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经验推动农业的发展。只有搞好农机农艺融合,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才能真正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现代化,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和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影响因素及对策[J]农机科技推广.2005.

[2]张东兴.农机农艺技术融合 推动我国玉米机械化生产的发展[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09).

[3]李文刚.从玉米种植角度探究农机农艺融合问题[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