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淤地坝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与效益

2017-05-05 17:00邹晓玲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淤地坝水土流失治理

邹晓玲

摘 要:近些年来,如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已经逐渐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而水土流失则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大量的实践告诉我们,淤地坝对于水土流失治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淤地坝”为主要研究对象,就其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与效益展开分析与讨论,希望能为大家更好地发挥淤地坝的积极效用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淤地坝;水土流失;治理;作用;效益

一、引言

提及淤地坝,我们通常认为就是为了有效拦泥淤地而修建的一种坝工建筑物,通常被广泛应用在水土流失地区的各级沟道中,主要目的在于滞洪、拦泥,淤地、蓄水、建设农田、发展农业生产、减轻泥沙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

二、关于淤地坝在水土流失治理中作用与效益的探讨

要想真正明确淤地坝在水土流失地理中的作用与效益,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应该明确进一步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生产建设和资源开发活动急剧增加的趋势,水土保持功能逐渐突显出来并发挥出积极的作用。目前水土流失危害涉及到了国民生产的各个行业,制约着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大力开展水土保持不仅是国民生产的需要,而且是水土保持行業发展战略形势的要求。

2.淤地坝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与效益分析

(1)通过淤地坝,可以有效拦泥保土。淤地坝通常都是修建在沟道之中的,因此可以从源头入手,封堵住向下游输送泥沙的通道,从而在泥沙汇集与通道之处形成人工屏障。通过这道人工屏障,不仅仅能够拦蓄坡面汇入沟道内的泥沙,而且能够固定沟床,抬高侵蚀基准面,稳定沟坡,制止沟岸扩张、沟底下切和沟头前进,减轻沟道侵蚀。

(2)通过淤地坝,可以实现淤地造田,有效提升粮食产量。淤地坝将泥沙就地拦截,形成坝地。坝地地平、墒好、肥多、土松,易于耕作,而且抗干旱能力强,增产作用与效益十分显著。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村有百亩坝,再旱也不怕”的说法。

根据资料记载,1995年陕西省曾经遭遇特大干旱,榆林市横山县赵石畔流域有坝地106.7hm2,坡耕地1666.7 hm2,坝地亩产均在300 kg以上,而坡耕地亩产仅10 kg。由此可见,淤地坝在增产方面的积极效用。

(3)促进水资源利用,解决农民生活生产用水。淤地坝通过有效的滞洪,将高含沙洪水一部分转化为地下水,一部分转化为清水,排放到下游沟道,增加了沟道常流水,涵养了水源,对汛期洪水起到了调节作用,使水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

与此同时,淤地坝在工程运行前期,可作为水源工程,解决当地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发展水产养殖业。对水资源缺乏的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解决当地牲畜的用水问题。

另外,淤地坝通过有效的滞洪,将高含沙洪水一部分转化为地下水,一部分转化为清水,通过泄水建筑物,排放到下游沟道,增加了沟道常流水,涵养了水源,同时,对汛期洪水起到了调节作用,使水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通过建设淤地坝,沟道常流水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两倍多。

(4)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坝地良好的水肥条件和高产稳产,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调整产业结构奠定了基础,为农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使过去单一的粮食生产经济结构,转变为农、林、牧、副、渔各业并举,多种经营,增加了农民收入,发展了农村经济。对于陕西省的众多地区而言,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靠天种庄园,雨大冲良田,天旱难种田,生活犯熬煎”,自从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治沟打坝以来,带动了各业生产,人均纯收入增长显著。

众所周知,淤地坝建设解决了农民的基本粮食需求,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多种经营创造了条件。

另外,淤地坝的建设,坝顶成为连接沟壑两岸的桥梁,大大改善了山区的交通条件,促进了物资、文化交流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3.陕西省加快淤地坝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分析

(1)有丰富的筑坝材料和劳动力资源。当地的土层深厚,黄土广布,具有质地均匀、结构疏松、透水性强、易崩解、脱水固结快等特点,是良好的筑坝材料,可以就地取材。同时,随着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深入贯彻执行,为淤地坝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剩余劳动力。

(2)干部群众有建设淤地坝的迫切要求,参与打坝的积极性高。淤地坝建设,改变了农业基本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使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他们形象地把淤地坝称为”命根子”、”粮屯子”、”钱袋子”。我们所到之处,都能听到干部群众要求打坝的呼声。各级人大、政协代表也多次提案、议案,要求增加投资,加快淤地坝建设。

(3)积累了丰富经验。淤地坝建设经过几十年不断的试验、示范、探索、总结,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和规范。从项目的规划、设计,立项、审批,施工、验收到管理、运行基本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

但是,我们在看到这些有利条件和可喜成绩的同时,要充分意识到加快推进淤地坝工程建设可能面对的问题,如工程老化失修、资金等投入不足,从而影响淤地坝的健康发展等。如果不能及时加以解决的话,势必会影响到淤地坝积极效用的发挥。

三、结语

基于淤地坝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积极效用,笔者认为我们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这种积极效用,进而去努力探索,不断创新,为淤地坝真正发挥其对水土流失治理的良好效用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敏.淤地坝在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防治中的作用[J].人民黄河,2013,11.

[2] 魏霞,李占斌,沈冰,李勋贵,鲁克新.陕北子洲县典型淤地坝淤积过程和降雨关系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12,09.

[3] 王俊林,胡彩虹,周成.淤地坝梯级成坝技术及变形理论分析[J].人民黄河,2013,10.

猜你喜欢
淤地坝水土流失治理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坝系工程除险加固防洪标准与洪水组合探讨
坝系工程除险加固时防洪标准和洪水组合问题探讨
水土保持对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
吉林省土地整治规划效益分析与评价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北方农田土壤有机农药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综述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清水河县淤地坝管理体制改革做法和经验
从投资和安全角度设计与优化淤地坝空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