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的实践初探

2017-05-06 13:08聂柏琴
速读·中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分组交流情境

聂柏琴

江西省樟樹市第二中学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改变旧有的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模式,倡导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那种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静态化的弊端,将学习当作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

那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实施合作学习有什么意义?如何实施合作学习呢?

一、实施合作学习的意义

1.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参与交流的学习空间。在我国,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技能的问题比较普遍。许多社会学家认为“合作的交往,较之竞争的交往在当今及未来世界里更为重要”,因此新课程中出现了“议一议”等合作性的内容。在合作学习的课程中,学生面对面围桌而坐,为一个学习任务,学生敢于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能主动地提出问题,自由展开讨论和交流,敢于尝试,学会倾听,以及进行自我反省,可以讲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有限的合作时空里全员参与,在互动中互帮互学,共同发展。合作学习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许多过去课堂上需要教师完成的工作,现在可以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产生了求知和探究的欲望,教师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

2.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探究过程中,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常常不同,各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通过合作交流,学生可以利用他人的想法激发自己的新的灵感,从而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力。因此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相互倾听可以了解他人对问题的不同理解,有利于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在合作动手、相互表达与倾听的过程中,各自的想法、思路能更好地表现出来。在相互讨论中,学生之间相互质疑,思想和观点的交锋可以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合作学习中的交流、争议、意见综合,有助于激发新的灵感,提出新的假设。

二、实施合作学习的具体实践

1.合理分组创造合作学习的条件。要进行合作学习首要的任务就是分好组。分组的好坏关系到合作是否顺利,是否有利于学生各自的发展。合作学习应采用异质分组,即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学习成绩、能力方面的差异。另外还可以考虑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和性格、脾气等的差异。由于每个小组都是异质的,所以就连带产生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同质性。这就是学者们说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异质分组的最大好处恐怕就在于让学生懂得,每一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人的智能、个性、才干是多样的,只有既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既知己又知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团队学习成效。分组的同时要注意小组内应该有一定的分工,每一位学生都要被指定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组织者、发言者、记录者、操作者等。为合作的顺利作好必要准备。

2.创设问题情境,构建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活动资源。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明确指出:本学段的教学应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我认为成功的情境是有利于学生经历数学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是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新教材创设了很多生活情境。但作为全国性教材的新教材更象一份素材,一个线索,而不是最终归缩。作为教师,应做一个忠实的课程开发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再创造能力。对书上的素材大胆挖掘,尽情延伸,创设符合自己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情境去构建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活动资源。

3.留足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合作学习在独立探索前提下前行。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就有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有效功能。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遇到一个问题时,首先是自己去面对,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当一个人的力量难于解决这个问题时,才考虑寻求帮助,与人合作。如果只有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丧失,学生走向社会以后就将难以独挡一面,就会有负社会的重托。因此,合作学习必须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中,当提出一个问题后,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到全班进行交流,再次形成“统一”意见,最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没有自主学习的充分、没有自己的观点的学生,在合作中充其量只能做个看客。那不是有意义的合作。

4.发挥教师的管理调控功能,促进合作学习的健康发展。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合作前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合作的任务和要达到的目标。在合作中教师要参与团队活动,激发竞争欲望。各小组在正常运作起来之后,教师要从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来,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学生的讨论,获得有关信息,为有效调控作好充分的准备。合作学习结束以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反馈合作学习的信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有效指导。此外,必须激发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欲望,可采取的方法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插红旗、发奖品、口头表扬鼓励、全体成员鼓掌等。让学生在智力和情感上都有所收获。逐渐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参与面广,参与有效率高,但并非任何时候都需要进行合作交流。不需要也不可能所有的课堂学习内容都采用合作学习方式。一般来说,较简单的认知学习任务,只需要个人独立自学或开展全班教学即可。为此,教师在设计小组活动、交流时,首先必须考虑这样做是否有必要。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为了“活动”而“活动”。还有在教师组织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种现象,即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该问题来自学生)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在发言;一两分钟后,教师喊:“停”。不能想当然地认为,组建了合作小组后,学生围坐在一起,进行简单的议论,就会出现合作的效应。一定的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避免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它能有效的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积极引导学生吸收、内化。同样我们教师之间也应该经常开展小组合作式的学术探讨,不断反思、改进,使自己逐步走向成熟,适应新课程的教学。

猜你喜欢
分组交流情境
如此交流,太暖!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交流平台
分组
交流平台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感悟三角形的高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