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视角下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变化引导研究

2017-05-08 08:24李莉萍文秋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2期
关键词:利他主义本科生量表

李莉萍 文秋明

摘 要:本文从传统文化视角下的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及要求为基础,以宁维卫修订的职业价值观结构量表为工具,对江西农业大学理学院的90后本科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独立性、成就感、利他主义和经济报酬得分较高,而在变异性、管理和社会地位得分相对较低,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对农业院校理科学生在传统文化视角下的职业价值观培养中的建议。

关键词:传统文化 90后大学生 职业价值观教育

我国传统文化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对90后本科生职业价值观也有着深远影响。职业价值观为本科生在职业选择和确定就业目标中提供着重要的标尺。因此,研究传统文化视角下90后本科生的职业价值观的变化,并进行引导研究,给出培养建议。

一、当前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

(一)职业价值出现本位主义

一些90后本科生在职业选择时,只考虑自己而不顾全大局,缺乏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考虑问题始终以自我为中心,所有的利弊得失都站在个人的立场上。

(二)职业价值选择出现多元化

一些90后本科生职业选择出现了多元化的情况:自我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发挥专长与随时改行、主动竞争与承担风险、追求高收入与不愿奉献之间相矛盾。

(三)职业价值目标出现功利化

一些90后本科生在职业价值目标的追求上,注重实际利益和外在条件,只看到眼前的短期利益,而不进行宏观的思考,缺乏宏观规划。

(四)职业价值实现途径出现多样化

一些90后本科生获取就业信息渠道多样化:新闻广播、新媒体的兴起,微博微信沟通的便捷,让他们的就业途径多样化,为他们的就业平台提供了更多的便捷条件。

二、传统文化视角下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应具备的特征

(一)自尊自爱,提升个人价值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这是传统文化对个人价值的重视。这提醒我们自尊自爱,提升个人的存在价值。

(二)爱国敬业,注重精神文化

“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传统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而今我们仍需塑造当代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构建起精神和物质价值观的优化组合。

(三)诚实守信,继承传统美德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90后大学生要树立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道德观念,自觉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诚心做事,诚信做人,获得单位的信任。

(四)辩证发展,发挥主观能动性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事物由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共同构成,矛盾为万事万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承认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就是一生二。在事物的矛盾运动中,不断解决矛盾,又不断产生新的矛盾,这就是二生三,三生万物。只有辩证发展,才能将当代90后大学生的聪明才智、能力潜能解放出来。

(五)开拓创新,顺应时代发展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当前社会处于互联网+时代,90后大学生如果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满足当前状况,而不立足創新,就不可能成为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复合型人才。

三、研究分析

(一)研究工具简介

本文在宁维卫修订的职业价值观结构量表的基础上,结合调查对象的实际,将其分为11个维度,具体包含:智力刺激、利他主义、变异性、独立性、成就感、社会地位、经济报酬、管理、安全感、社会交际、舒适性。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根据江西农业大学理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相关题目的每个维度设置3个问题,共33个问题。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从很不重要(记1分),从非常重要(记5分)每个问题根据答案程度强弱赋予不同的分数,(非常重要5分,比较重要4分,一般3分,较不重要2分,很不重要1分),在此基础上,根据综合汇总得分来分析调查对象的职业价值观倾向。

(二)研究调查对象

本文所选取的研究调查对象是江西农业大学理学院的本科生。以专业为分层标准,以信息与计算科学与应用化学两个专业实际人数比例按1:3抽取。样本采用了随机选取的方式,抽取了两个专业的大一到大四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0份,有效回收率96%。由于条件有限,本文的样本选取仅局限于理学院,基于教学方式、专业方向等因素的差异,其研究结果可能不具有普遍性。本文希望通过对江西农业大学理学院本科生在传统文化视角下的职业价值观的调查,找出反映其职业价值观变化的引导倾向,为农业院校理科生的职业价值观引导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四、结果与讨论

(一)量表信度与效度检验

职业价值观量表(宁维卫修订版)经过多次使用,被证明具有良好的效度。使用SPSS19.0中的信度分析工具,可得出克朗巴赫信度系数为0.851,这反映出职业价值观量表的题目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使用因子分析法得出的职业价值观总量表的KMO值为0.816>0.7.且量表的巴特利特球型检验的P值均为0.000。结果表明该量表结构效度可以接受。因此,此次调查研究的数据结果表明可以用于进行下一步的实证分析。

(二)职业价值观状况统计

通过调查可知,我们将11个维度的全年级总分按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结果为:独立性(11.33)>成就感(11.14)>利他主义(10.90)>经济报酬(10.51)>社会交际(10.49)>舒适(10.46)>安全感(10.24)>智力刺激(10.19)>变异性(9.70)>管理(9.51)>社会地位(9.43)。根据总分排序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在11个维度中,独立性、成就感、利他主义居于前三位,其每个项目的总分都在10.9以上,变异性、管理、社会地位分数较低,最低的仅为9.43分。说明90后大学生更注重个人能力的发挥,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奉献意识,把充分发挥自己独立性和实现自己的想做的事作为工作的目的和价值,追求精神上的回报。另一方面,90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有一定的趋同性,对地位和权力的要求较低。

(三)结果分析

(1)学校和家庭教育环境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作用明显。(独立性)子女的职业价值观取向往往受到家庭对职业的认同的直接影响。例如:父母的价值观倾向、父母的教育方式。现在的90后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农业类院校大多都是农村子女,从小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到了大学,学生远离父母,离开家乡,新的环境,让他们渴望独立。(2)经济社会变革。(成就感)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对功利性价值的追求,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体现出来。受本科教育的影响,90后大學生,特别是理科生,他们更多的是沉浸在学习的氛围中,其大学生活围绕着实验和学习展开,缺乏社会层面的交流。因此在考虑职业等问题时,会不自觉地受此影响,更多时候愿意选择能够带来赞扬,能取得一定成就的职业。(3)社会价值观引导(利他主义)传统道德观念中宣扬与人为善,90后大学生从小受此影响,潜意识中便存在着“助人为乐”的利他主义思想。由于我们调查对象中,农村学生所占的比例比较大,相对而言他们家庭的经济压力较大,他们毕业后背负着的家庭责任的同时,还担负着就业及生存的压力,这使得他们对经济报酬关注度大。

五、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引导措施

(一)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增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认同

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意识,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进一步引导加强,提高其对社会行为的分辨能力。高校每年的寒暑假社会实践及青年志愿者活动为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情感提供了宽阔的社会背景,对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奉献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高校要进一步鼓励大学生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社会责任认同感。

(二)塑造校园文化,有效引导职业价值观

校园文化在是塑造学生价值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会逐步体现在其个人的行动中。因此高校相关部门和社团应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加强在传统文化对职业价值观的塑造与引领。

(三)加强思想政治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队伍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引导者,如果其自身观念陈旧,“以己之昏昏”很难使别人“昭昭”起来。因此,高校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思想道德、创新教育能力,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创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授课方式和内容,鼓励大学生设立就业方向和目标,客观认识自我和了解就业环境,提升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形势政策教育课程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宁维卫.我国两城市青年职业价值观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1991.

[2] 邵力.我国文化传统与职业技术教育[D].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论文,2004.

[3]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02).

猜你喜欢
利他主义本科生量表
最大或更好地行善:有效利他主义的兴起及其争议 *
利他主义救助的法律干预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利他主义下科技企业孵化器多任务激励研究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