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教育过程公平意识的培养方法浅析

2017-05-08 08:26臧文茜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2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公平

臧文茜

摘 要:教育过程的公平具体而言就是教育公平的微观层面,它在培养学生方面与辅导员的工作是一致的,高校辅导员作为学校里的与学生接触最密切教学工作者,其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其自身公平意识的强弱将会对其的教学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且会最直接的影响到其教学成果。辅导员教育过程的不公主要指的是主管的不公以及客观的不公,本文主要从成因方面分析不公,并且在此基础上对辅导员公平意识的培养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教育公平意识 公平

教育公平主要包括宏观层面的公平以及微观层面的公平两个层面。宏观层面的公平指的就是物质意义方面的公平,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教育机会的公平,即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它是指一种狭义上的公平。而微观层面的公平主要指的就是在具体教育活动的公平,它主要指的就是老师教学更加的注重学生的个体,在平常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处在一个公平的基础之上。

一、教育过程公平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关系

(一)目标追求的一致性

大学的教育与中小学的教育在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大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活动主要是有辅导员负责,辅导员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接触最频繁的人,他们不仅要在学习管理大学生,也要在生活中给予學生更多的生活关注,他的目的也是希望学生可以更好的成为社会有用人才,所以从这一层面讲,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追求也是“成人”,所以这与教育过程的公平在目标追求上是一致的。

(二)教育过程的公平与否直接影响辅导员工作的实际效果

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目标就是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实现教育过程的公平。辅导员对学生“成人”的培养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完成的事,他不仅要贯穿与学习之中也贯穿与生活之中,总而言之它主要贯穿与点滴的教育之中,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辅导员自身公平意识的强弱将会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进而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成才以及成人。

二、高校辅导员教育过程不公平的具体体现以及原因

(一)客观公平意识不强,导致教育过程不公平

辅导员客观的公平意识不强主要指的是由于自身专业知识背景以及对教育的规律理解得不够透彻而导致的教学上的不公平,他主要指的是对“面向全体学生”这一教学理念的理解错误,他们以为“面向全体”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对待学生方方面面都要无差别的对待,尽管这种思想在主管上并不是故意的,但是这种绝对意义上的公平对待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无法得到个性化的发展,无法发挥自身的潜能,最终耽误了学生的成长。

(二)主管公平意识淡薄,导致教育过程不公

现在社会,市场经济对每个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就导致部分辅导员思想比较的现实,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追求物质报酬和一己的私利,在日常工作中欣然的接受学生家长的请客送礼等,并且用这些物质受益作为学生评奖或者其他光荣称号的交换,充满了商业化的色彩,相反,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则不理不睬,甚至放任自流等等。

三、强化高校辅导员教育过程公平意识的方法

(一)政治保证:加强思想理论“灌输”

“灌输”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的理论,这一理论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对受教育者有计划的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促使其逐步的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别是在现在这种物质社会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辅导员受拜金主义侵蚀严重,对待学生并不是“因材施教”而是“因财施教”,因此,为了改变这一思想,就只有通过灌输的途径,才能把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转化为辅导员自身的优良品质,才能够保证其坚持公平的教育思想,强化其公平的意识,更好的践行自己的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二)力量之源:强化专业素质

高校辅导员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育人,在这个过程之中,辅导员要遵循教育的基本原理,如果要实现教育过程的公平,必须要强化辅导员的专业素质,其中要有两点要特别注意:第一,要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教育公平。辅导员应该特别注意教育公平与教育平等的本质内涵和内容的具体要求,并且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充分体现出来。第二,要面向全体、关注个体。这一方面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的教学的工作中要充分的认识到教育公平与学生个性差异的关系,不能片面追求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应该是“平等的对待”,体现同种有异,和而不同的教育公平观。

(三)内在保障:满足合理需求,建立激励制度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递进的五个层次,主要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次体现了人的需求从物质到精神的一步一步提升。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尽可能的满足高校辅导员的物质需要,要注重对辅导员的培训,并且要为辅导员的职称晋升提供更多的方便。同时,对精神需求也要尤为的注意,建立辅导员合理的激励机制,并且努力的把辅导员引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高境界中去,传播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

(四)有效监督:健全外部约束机制

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体现出公平,往往需要辅导员以自律为主手段,以德育为主要内容。因此需不需要执行公平,怎样执行公平都是辅导员主观思想方面的事,如果高校的教育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和有效的约束,那么就会很容易导致教育过程的公平性。因此,该如何实现教育过程的公平这一问题上我们需要在加强教师培训、强调自律的基础上,还必须努力的建立健全外部的约束机制。该如何有效的建立外部监督机制,首先高校应该规范日常教学工作程序,对于工作中关乎到学生利益的事情必须张榜公示,并且积极的接受学生以及社会各方的监督,其次,高校应该建立辅导员教育评价体系、设立教学意见反馈箱、组建师德监督会等等,通过运用这一系列的监督方式加强外部的监督和约束,保证教育过程的公平。

四、结束语

高校辅导员在教育过程的公平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涯,作为一名高校的辅导员,应该时刻秉持着一股公平意识,对待学生应该一视同仁,必须屏蔽外部因素的打扰。

参考文献

[1] 吕星宇.论教育过程公平[J].现代教育论坛,2014 (9).

[2] 王秉其琦,贾鹏.教育结果公平:大学永恒的追求[J].中国高等教育,2013(8).

[3] 韦桂美.试论教师影响教育过程公平实现的原因[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2).

猜你喜欢
高校辅导员公平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笨柴兄弟
必须公平
公平比较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发展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探析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