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感化在班级管理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2017-05-08 08:32程静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2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

摘 要:不同学生由于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各不相同,性格也各异,班主任在与不同性格的学生接触、进行培养教育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因人而异。只有用真情感化学生,找出症结所在,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关键词:班主任 真情感化 班级管理

光阴如梭,我已经在班主任的这个岗位上摸爬滚打5个多年头。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就接任了班主任的工作,那时候年轻气盛,又刚进入教师行列,完全无法控制自己对学生多宽容多理解,而只是简单粗暴地对学生指手画脚。但在多年的经历与总结,尤其是自己当了妈妈,才开始渐渐地理解孩子,发现班主任是一群与心灵打交道的老师,面对的是几十个活生生的、充满活力的学生,他们每天都在成长,每天都能给你制造意外“惊喜”,所以班级管理,是一项非常琐碎的工作,它不仅需要教师的耐心与细心,更需要教师的真情。如果班主任能向母亲一样全心爱护关心每一位学生,孩子们一定能被感化。以下就是我去年接任班级的一个案例:

小卢同学是我接班后第一个认识的学生,开学第一天我走进教室看到一位COSPLAYER装扮的女孩安静地坐在第一排,这孩子那么有个性居然把奇装异服穿到教室来,不禁让我心里多了几分好奇。很快就有问题出现了:星期一大扫除时,小卢没有听从班长的安排,提前走了,第二天我问她什么原因,她低着头不看我,也不说话;我又问了一次,她还是不回答,抵触情绪非常明显。我有些生气,但想把事情搞清楚,为了让她先缓和一下,我让她下午课后到我办公室说明情况,结果她没有来,我让班长再次通知她第二天来,她还是没有来。这不禁让我疑虑起来:小卢到底为什么要早退?为什么不服从安排?我没有批评她,只是让她说明原因,她竟然毫不理睬,故意跟我赌气。

我开始留意她的言行举止,通过我的观察及侧面了解,我发现我在班上讲任何事情时她总是低着头或者面无表情,对老师的态度不好,说话带有情绪,对别的同学也是冷冰冰的。这样的学生自然不会给老师和同学留下好印象, 于是她的这种情绪便更明显,成了恶性循环。这种情况对她以后的发展和人际关系是很不利的,作为班主任,我很希望在我们接触的这一段时间里能改变她对待别人的态度,使她的性格更阳光、更积极向上,有利于她以后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流。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首先从班干部处打听小卢的情况,班干部都认为她其实是个很聪明的女生,还是学校动漫社团的主力。但是性格特别古怪,平时对同学和老师基本无交流,也很难猜透她的想法。接着继续与其母亲详谈孩子的情况,了解到:父母从小在镇上开一家药店,需要早出晚归,因此孩子从小跟着奶奶一起长大,和父母的感情比较淡薄,现在奶奶走后,孩子虽然回父母身边,但是即使学校放假也很少回家,有时候电话都不接父母的,只是需要生活费时,才会主动联系父母。即使回家了,想要和她谈谈心,也是被孩子拒之千里,经常是不欢而散。因此现在父母对小卢完基本上是放弃状态,因为实在是无法掌控。

眼看这个孩子处于无管束状态,马上就要毕业踏上社会,我决心尽一个班主任的所能,在校期间多给她一些温暖,使她感到有人在关心她,在注视她,重视她的表现,对于她的进步给予肯定,让她感觉到自己不是被漠视、被遗忘,慢慢地改变她倔强的性格和对周围人敌对的情绪。

我先找她谈话,但没有提违反纪律一事。我告诉她我给她妈妈打过电话了, 她妈妈告诉我当年主要是父母要做开店没有办法,才让她一直和奶奶生活,让她吃了很多苦,父母想起来心里也难过,没有照顾好她觉得心里很内疚。虽然这些话她父母从未对我说过,但是我想做他们心灵沟通的桥梁。小卢听到这些话,慢慢眼睛湿润了,眼泪一颗接一颗地掉下来。我知道那是她的心结,通过我说出的这些话,抚平了多年来她内心的酸楚,使她得到了些许安慰,能慢慢感受父母的爱。

之后,系部要求出一份法制教育的手抄报,我第一个想到了小卢,记得她凭其出色的绘画特长在动漫社占有一席之地,手抄报对她来说应该不在话下。于是我把她找来办公室,并了解了下她在动漫社的工作内容,称赞了她绘画方面的特长,并和她提了这个手抄报的任务。没想到,她居然爽快地答应了。看来之前的谈话见效了,她尘封的心灵为我开了一扇窗。虽然那次手抄报没有得奖,但是她出色的动漫绘画技巧已经在班级同学面前显露无遗。后来几次班级黑板报,宣传委员都请小卢帮忙画画,之后的板报成绩连连上升。因此我也多次在班会课上表扬小卢同学会班级做出的贡献。看到孩子冷漠的脸逐渐有了笑意,孤僻的性格逐渐放开,我和班级的同学们都替他高兴。

从那以后,她看到我不再有躲闪的眼神,能够看到她的眼神里流露出被关心、被重视的快乐;班会课上,她也不再一直低着头,而是充满期待地看着我。慢慢地,小卢开始跟同学老师说话了,也不再言辞尖锐了;宿舍里什么東西坏了,她也会积极报修或者找宿管阿姨……她已经从消极的被管理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了。看到她的改变是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的,我很高兴。我的努力没有白费,用爱心对待成长中的孩子是老师最有效的方法,回报会令你感到骄傲和自豪。

老师教育学生要讲求方式方法,鼓励与批评要时机得当,要仔细观察、冷静思考,从细微处着手。发现问题后尽量找到原因,处理方法要因人而异,要有耐心和恒心。我们不需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告诉学生我在关心你、帮助你、鼓励你,只要你是真心地付出,他们便能感受到,他们最需要的是老师的关心和肯定。如果每个学生都被关心、被温暖,那么他们一定愿意同样关心、温暖别人,这是良性循环,是爱心传递。

参考文献

[1] 章文杰.“让真言走进心灵”教育案例 [J].教育教学研究, 2012(93).

[2] 刘春玲.不一样的赏识[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06).

[3] 张晓丹,顾铭清.给孩子一盏希望之灯,教育教学论坛,2014(9).

作者简介

程静(1982—),女,江苏苏州人,硕士,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主要从事报关与国际货运的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
班主任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