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英语新闻的批评性语篇分析

2017-05-08 18:25王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2期
关键词:英语新闻情态

摘 要: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以美国英语新闻为例,进行批评性语篇分析,揭示新闻作者如何将本国的意识形态植入新闻语篇中,并通过语言的操纵,影响读者对事件的看法,唤起读者对英语新闻的批评意识。

关键词:英语新闻 批评性语篇 情态

一、批评性语篇分析

批判性语篇分析是现属于现代语言学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一种。它不同于传统语篇研究强调对语言本身的分析,而更重视语言的社会属性。它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又是如何为之服务的。

新闻语篇是不同国家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及文化的集中体现。它用看似客观公正的语言传递一定的意识形态,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引领世界舆论的方向。对英语新闻进行批判性语篇分析,应从语用学方面,探索新闻英语中的各种语言结构、表达形式以及它们的相互结合与各种意识形态意义之间可能存在的各种关系”。现有研究主要采取共时、历时的观察角度,比较不同新闻媒体对同一时间同一事件的报道。

二、分析方法

批评性语篇分析采纳了M.A.K.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作为语篇分析的工具认为语言具有三个功能即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 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其目的是解释语篇,即弄清楚该语篇是怎样表示意义的,在分析语篇时我们可以把其中的某个语言形式和过程与这三个功能联系起来概念功能包括经验部分和逻辑部分,用来表达新的信息或给听话者传递一定的未知内容,关于概念功能,批评语言学家们主要研究及物性和转换等几个重要的方面,辛斌认为转换一词来自生成语法,但其含义不同,在生成转换语法中,它仅指两种语法结构之间的变化关系,但在批评语言学里这种关系必须从话语的性质、语境和目的等方面加以理解转换.研究语篇的语篇功能有助于了解讲话人或作者的出发点,并掌握有关中心内容的信息在语篇中的分布情况,新闻报道通常分为事件描述和谈话描,谈话描述可以采用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是新闻的一个重要部。

三、研究过程

(一)分类

分类,作为人类最重要的认知手段,是指通过语言赋予外部世界以秩序。(Fowler,1991)新闻语篇中的分类则是记者通过词汇的选择对新闻中的人物或事件进行描述和命名。在对客观事物进行主观性描述时,人们总会受到认知水平和思想情感的影响,因此体现在词汇的选择上会呈现出不同的思想立场和一定的倾向性。在有关“对台军售”的新闻报道中,美媒体对台海关系中中国大陆与台湾的描述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语言形式,即选择不同的词汇来表达其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在出自《纽约时报》、美联社、CNN、《华盛顿邮报》等媒体的报道中有选择了不同的词汇或语言表达形式分别来描述中国大陆和台湾。从上表中可看出,在涉及到对台湾政体的描述时,美媒体常常使用“democratic”、“free”、“independence”、“freedom”等明显带有西方意识模式的溢美之词,从而把台湾塑造成一个自由、民主、独立的地区;如此同时,大陆则被描述成“totalitarian aggressor”(极权主义入侵者)和“suspicious government” (多疑的政府)。虽然带有明显偏见的词出现的频率不高,但作者正是通过大肆渲染前者(台湾)的自由民主,而巧妙地引导读者将“专制”、“集权”、“极权”等偏激的词汇与中国大陆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分类选用语言的结果。

上述新闻语篇,作者分别选用“involved in”和“engaged in”两个词组,以描述卷入军售事件的中国公司和美国公司。虽然两个词组意思相近,但前者略带“陷入、牵扯”等贬义,而后者则有“从事、致力于”之意。此外,句中的修饰成分“surreptitious”(鬼鬼祟祟的)和“publicly”(公开地)也在句意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难看出,语篇作者通过词义和句意的对比选择,别有用心地将其对华带有偏见的思想意识潜移默化地转移到读者的思维。

(二)情态

情态系统能够确切地表达出作者或报道者对事物所持有的态度和看法,它体现了语篇的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ity function)。所以,批评语言学也把情态系统作为批评语篇分析的手段。这一分析方法主要考察语篇的情态功能,弄清说话者对话语命题真实性所承担责任的程度和对未来行为做出的承诺以及承担的义务,从而了解说话者对听话者和情景成分的态度,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和权利等。通常,语篇中的情态主要由情态动词、情态形容词和情态副词来表现。此外,由于新闻报道者常常通过大量使用转述引用的语言形式来向读者传达自己的观点,情态系统对转述引语形式的考察也不容忽视。因此,本文下面将结合情态词和转述引语两方面对语篇的情态进行考察。上述转述引语中,报道者使用的情态助动词“should”,加强了被转述者——中国高官的说话语气。情态副词“never”代替“not”用于否定式中也有加强语气的作用。通过植入诸如此类的情态词,报道者有意向向读者展示中国是一个作风强硬、盛气凌人的大国,借此将“中国威胁论”的偏见认识传递给读者。

本文以美国新闻语篇对中国的报道,新闻作者将自己对意识形态隐含在语言形式背后傳递给读者,从而影响读者的态度、立场及价值观。因此,读者在阅读英语新闻时,应提高警惕,加强对语篇进行批判性阅读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鲍柳伢.《慕尼黑协定》中的权势关系——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J].当代外语研究,2015,(6):12-16.

[2]辛斌.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语篇的批评分析[J].外语教学,2000,(4):44-47.

作者简介

王冰(1974-),男,辽宁省鞍山市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商务英语翻译。

猜你喜欢
英语新闻情态
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央视英语新闻频道对大学英语教学影响的研究
英语新闻标题翻译中的把关研究
大学四、六级考试改革新增新闻听力应对技巧与实践探索
浅析提高英语新闻听力水平的方法
英语新闻中文化传播的特色与现状
谈英语新闻中的模糊限制语
情态动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