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教学与审美教育

2017-05-08 01:16赵树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2期
关键词:杜仲园林景观园林

摘 要:本文通过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园林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要求教师从各个角度表现园林学习的美。并列举了园林景观、杜仲、赏花节的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学习园林的积极性。

关键词:园林教学 审美教育

园林教学枯燥乏味,怎样让园林教学生动、活跃起来?能感知每一株林木、花卉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和技术美?“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

审美教育在园林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对学生学习园林的兴趣、情操的陶冶,以及发现美、塑造美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中职学校学生崇尚新思想、新文化,好表现,情感丰富,热爱美的事物。在园林教学中就要寓教于乐,让学生感受到园林之美、景物之美,从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理解所学之美。

一、欣赏著名园林景观图片,培养学生审美感官

好的园林景观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教材中的园林景物作品,多是经典之作,作者用图画的方式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美的形象和意境。要激发审美情趣,仅让学生感知具體形象外露的,显而易见的美还不够,重要的是把学生带进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中去,感知形象蕴涵的更为动人细腻的美。影响学生情感的因素很多,如环境、气氛、物件、老师本身等。“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这是不足取的。”让我们的学生闭上眼睛,感悟石头、松柏的自然美,如临其境。用多媒体给学生欣赏几个世界著名的园林景观,像美国加州德斯康索花园、英属哥伦比亚宝翠花园、美国华盛顿敦巴顿橡树园三幅彩色大型图片,感受园林景观的社会美、艺术美。植物个体本身并不具有感召力,但经过作者艺术的审美塑造,他在欣赏人心中却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些审美情景,构成了美的心理引导,我们在欣赏的过程中便不知不觉地被感染熏陶,得到美的体验。如睹其物,如临其境的审美氛围。这种氛围,可以使学生的情绪受到强烈的感染,在审美愉悦中得到陶冶,获得精神享受,从而积极参与到园林景观的活动中。

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审美情感及理解能力

因受学科教学时间的限制,入编中职教育园林教材的植物品种和种类均有限,因此,入编教材的植物多是实际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种类,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比如,我们教授“杜仲”这一树木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查资料,再通过院子里栽种的杜仲树从外型上、用途上作细致的讲解: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树干挺拔、外形像撑开的伞”,有的说“杜仲不生虫”,还有的说“杜仲药用价值很高,可以治腰疼、高血压等”“杜仲用在园林中可以做行道树,也可以孤植,会很漂亮”……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各抒己见,同时也发现了杜仲的美和用途以及在园林中的作用。我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探索,发现杜仲的各种“美”力争达到“讨论一遍、懂大半”的效果,同时,了解杜仲树从种植到成型的变化过程,以及雌雄双株的意思,杜仲雄花是我国十分珍贵的药用花粉资源。期间引申银杏也属于雌雄双株,与杜仲的绿化作用如出一辙。

三、学院大规模的支持和参与,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

我们学院每年一度的“赏花节”,全院师生共同参与,充分体现了对园林专业的支持和重视。老师和同学穿梭于万紫千红的花丛中,笑意盎然、生气蓬勃。我们对园林的理解会因学生个体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因此,我们要通过沟通,开展讨论交流学习活动,分享多种审美感受,使学生在广阔的,自由的,宽松的氛围下去体验美感,使学生更完整,更辩证,更多角度地理解园林,达到更好的审美学习效果。

在“赏花节”期间,组织的认园林植物比赛、插花欣赏,让学生受益匪浅。记得学生三五成群,顾不上吃饭先去校园里认各个角落的植物,生怕落后……在插花环节,看到无论花还是叶子,在同学手中变换着位置,美轮美奂,有的抒情,有的优美朴实,有的淡雅明秀,有的简洁。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构图布局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清雅流畅。按植物生长的自然形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有直立,倾斜和下垂等各种不同形式。像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掌心积极性,活跃气氛,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园林内容的美感体验。由模仿到创造,享受审美乐趣。审美教育凭借审美对象引发学生的审美愉悦快感,这既是一种享受,又是一种陶冶、一种教育。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和感受美并不是目的,目的是要能够把这些美表达出来,进而创造美。它不仅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学习方法,更是学习技能的捷径,而创造是在模仿基础上的升华。通过模仿,人们悟出了某方面工作的道理,掌握了各种必需的技巧和方法,便可以摆脱模仿的痕迹,跳出模仿的圈子,进而实现从内容到形式的创造,这是学习的最高发展。为将来就业和自我打拼打下良好的基础。

审美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培养人、美化人。高尔基说:“美化人,赞美人是非常有益的。它可以提高人的自尊心,有助于发展人对自己的创造力的信心。只有要求学生饱含激情地去品味现实生活,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林世平.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构建[J].高等建筑教育.2012(05).

[2]何嵩涛.园林专业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09(10).

[3]刘滨谊.现代风景园林的性质及其专业教育导向[J].中国园林.2009(02).

[4]吕东春.大学生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作者简介

赵树华(1978.1-)女,山东临朐人,本科,潍坊市技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杜仲园林景观园林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HPLC法同时测定杜仲-当归药对中5种成分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略阳杜仲
房地产开发中园林景观工程建设成本管理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