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

2017-05-08 01:17郭秀芹黎莹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2期
关键词:工程测量实践改革

郭秀芹 黎莹

摘 要:工程测量作为一门实践性強的基础学科,其工程应用性非常广泛。目前本科院校的工程测量课程已不能满足工程实践需要,因此要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关键词:工程测量 实践 改革

工程测量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实践应用性非常强,因此本科院校测绘、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都开设了这门课程。由于技术快速发展、测量仪器和方法也在不断进步,目前的工程测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实际工程对人才的需求。因而,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

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的任课教师,教授这门课程已经有几年,因此本文重点讨论的是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

一、工程测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任务量大

工程测量的技术和工具在日新月异,课堂上要讲授的理论知识越来越多,不但要讲授基本理论知识,像高差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误差分析等,还需要讲授最新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比如全站仪的使用,因此必然需要较多的课时来满足这方面的要求。但是随着高校教学的不断改革,高校普遍压缩了工程测量教学课时数,这导致教学工作量大,任务重。

(二)教学实践性做得不到位

目前很多高校工程测量教学工作的实践环节做的还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实验课时有限,只能做几个基础,就是普通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导线测量;第二,仪器用的主要是光学仪器,不是先进的电子仪器,电子全站仪配置太少,学生自己动手使用全站仪的机会少;第三,教材跟不上,教材涉及测绘新技术的内容和实验很少,导致教学实践跟不上工程的实际需要。

(三)学生上课积极性不够

当下大学生的学风江河日下,学生上课出勤率低、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追求知识的欲望,抬头率低、很多学生上课都在玩手机,这些问题在各高校中普遍存在,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就成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工程测量教学改革措施

(一)精选教学内容

高校很多专业都开设了工程测量这门课程。所以教学内容应结合本专业特点。土木工程专业应重点讲授角度测量、高程测量、距离测量、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和应用,还有施工放样测量。

教学内容应该具有实用性,普通本科现在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因此课程内容不但要包括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更应该注重实践。

教学内容应具有先进性,课程内容要包括传统的测量手段、测量技术,更应重视先进技术的学习和先进仪器的应用。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必须面向实际工程,面向新技术、新方法。全站仪的使用操作作为重点内容来进行讲解。

(二)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板书,板书有其显著优点。因为板书需要教师逐步写在黑板上,其速度比较慢,所以可以留给学生思考、缓冲时间。建议重点难点内容使用板书,学生印象更深刻,也能够抓住重点。

板书也有其缺点,就是速度慢,工程测量课时有限,因此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就成了必然趋势,主要是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在各大高校已经得到普遍应用,其优点很多。像PPT能够直接投影到屏幕上,省时省力,教师的工作量减少,用PPT还可以多次使用,下一次只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进就行。相比板书上课每次都要手写,工作量繁重。工程测量中大量的计算都需要列表,例如控制测量的内业计算,其内容很多,表格很大,用板书的话画表格就需要很长时间,这个时间是无用功,我们可以采用PPT,这个时间就可以省下来讲解重要内容。

PPT可以把内容逐步播放出来,把抽象、枯燥的概念讲解清楚。例如经纬仪测量水平度的原理,如果只是板书讲解学生不明白为什么经纬仪能实现测量水平角度。下面我通过PPT来逐步播放讲解,水平角就是B目标到A、C两个方向在水平面投影的夹角,即∠β,如图1(a)所示。根据水平角的概念经纬能够实现测量水平角的原因有三个:一是能够提供一个水平面,经纬仪有水平度盘,当经纬仪对中整平后,水平度盘就位于水平位置,相当于一个水平面,A、B、C三点就是投影到水平度盘上,如图1(b)所示;二是测量角度必须要有刻画角度,水平度盘上的恰好有0°~360°;三是水平度盘中心点O必须在目标B铅直上方,如图1(c)所示,有了这三个条件经纬仪就能够实现测量水平角度。通过PPT的逐步展示过程学生能够很容易理解这块内容,同时也理解了为什么经纬仪在测量角度之前要先进行对中、整平的操作。

图1(a) 图1(b) 图1(c)

多媒体除了常用的PPT以外,还包括音像技术,它具有生动直观的优点,能将复杂的教学内容通过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形式展示出来,使学生能够听其音,观其形,领其义。比如说经纬的操作,可以播放一段经纬仪具体操作的视频,学生就能很直观的学习。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中设置的交互性情景,把复杂的东西变简单化,把抽象的事物变具体化,使学生积极思考,因此能够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实践教学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工程测量直接服务于工程,如果工程测量这门课程理论学得扎实,测量仪器操作的快又准,就可以直接去作测量相关的工作。想要达到操作仪器快且准的目标,就需要大量练习学习,因此工程测量课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就是实践。

随堂的实验是最基本的实践练习,是在学习了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的练习,其目的是要学会仪器基本操作。教师要写详细的实验指导书,每个实验的任务要清楚,目标要明确。这就要求教师在做实验之前要强调本次实验的任务与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实验的内容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根据已学的理论知识思考如何完成本次实验任务。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助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分散实验时,教师要随时关注每个学生的情况,同时抽查学生的操作过程,检查学生操作是否规范,是否遇到难题。如果是一个小组共同完成一项实验得到一组成果,教师应要求小组成员一起制定实验方案,小组成员既分工又合作,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还需让学生不断变换分工,比如闭合线路的水准测量,每一段线路需要换不同的小组成员使用水准仪,换不同的小组成员记录数据,这样可以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较全面的练习。随堂实验要及时总结并把问题给学生反馈。教师在下一次课堂教学时,利用几分钟时间,对已完成的测量实验进行总结、反馈,告诉学生他们在做实验的过程出现了哪些问题,应该怎么改正,同时也提醒下一批做实验的学生要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

《工程测量》校内实习是进一步的实践练习,让学生进行一次较全面系统的综合训练,加深实验教学中所学的基本操作技能,巩固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习使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理解得更透彻,让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地形测绘。实习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好形式。但是测量实习本身还有不足,主要包括测量所用仪器不够先进、实习时间不够充分。因此,需要学校资金支持,购买较多的先进设备,使学生有机会接触电子仪器。

校外见习是真正工程实践。让学生亲身参加实际工程的测量工作,不仅可以让学生知道工程和社会的需求,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到工程项目上实习,只有这样才能学到工程施工放样、地形图测绘,这和校内实习还是有一些差别的。目前工程所用仪器主要是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电子水准仪,全站仪在工程开始时进行基础测量。水准仪的操作虽然简单,但是用处很大,比如楼板是不是一个水平面,楼板是否符合设计标高,梁柱墙的模版是不是符合设计要求,都需要用到水准仪,但是这些项目具体怎么现实都需要到工程实体去实践。

(四)提高学生听课效率

一直以来学校采用的都是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教师在讲台上单一讲授课程,时间长了学生就会感觉到没意思,课堂气氛也比较枯燥,自然导致学生听课效率不高,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

第一,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比如讲解经纬仪测量水平角原理时,先设置问题提问,为什么经纬仪能够实现测量水平角度。学生带着本问题就会思考,听课会主动一些。设置问题以后要提问学生,最好能让学生自己主动回答。怎么样使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如可以承诺主动回答且回答正确者加平时成绩10%,主动回答但回答错误者加平时成绩5%,这样能够有效激励学生,效果已经得到实践,效果明显。

第二,教师在讲授课堂内容时,遇到重点或难点的部分要提示学生听课,比说暂时停顿或是声音提高,或是用板书把重点内容写出来,或是直接告诉学生这是本课堂的重点,或是重复重点内容。学生就会意识到这堂课到重点内容了,我需要听课。

第三,工程测量是实践性强的课程,课堂最好能在实践中完成,比如我讲解经纬仪的构造、基本操作时,可以到实验中,让每一个学生拥有一台经纬仪,最少一个小组有一台仪器,边讲解边指导学生认识经纬的构造和原理,教师本人操作经纬仪测量一个水平角,让学生真正学到经纬仪的使用过程和一些操作的技巧。

第四,工程测量是实践性强的课程,因此考核应该加大实践环节所占的比例,目前高校工程測量期末考核仍偏重于笔试部分,笔试考核内容不能体现学生的操作实践技能,因此学生可能会只关注理论知识,不关注实际操作能力,这不符合工程需求。所以应该改革考核标准和各项所占比例,平时表现和实践操作技能所占配比应该适当增加。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学生不仅能掌握书本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能进行实际操作,把基本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在一起。

综上所述,工程测量课程是实践类的课程,该课程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地形图测绘和施工放样,适应实际工程的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如精选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等来实现工程测量课程的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后到社会中能够立足。

参考文献

[1]王鹤,刘军.《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资讯,2015.

[2]谢健.《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探究[J].无线互联科技.

[3]常澄,陶玉清.《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建设与改革[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4]李明星.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改进与实践探讨[J].新经济,2013.

*通讯作者:郭秀芹(1986-),女,1986-,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陕西省西安市尚稷路8715号,710018

猜你喜欢
工程测量实践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以技能竞赛为导向《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