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课堂信息化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

2017-05-08 03:17李艳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2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大赛

李艳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提出了六项保障措施,专门有一项是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随着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学校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初步完成了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基本建设。同时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结合学校专业特点来进行学校个性化的信息化建设,但是这个过程中也存在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改进。

一、信息化教学环境未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从目前现状来看,硬软件设施在数量上尚未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1.供学生学习的多功能教室与功能实训教室等信息化教学硬件设施占有率偏低;仿真实训软件、教学平台、数字图书馆等数量更是稀少甚至尚为空白。

2.从硬件环境来看,在数量、种类上还有不足。

3.从软件环境来看,主要问题依然是为学生专业技能发展助力的仿真模拟实训教学软件有待增加。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理念认识不到位

调查数据显示,仅有9%的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比较了解,17%的教師对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较了解,另有80—90%的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及信息化教学设计认识比较模糊,甚至不了解。对信息化教学没有正确的理念认识,就无法开展信息化课堂教学,这也是中职课堂教学信息化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三、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积极性不高

多达44%的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没有必要,有信息化教学比赛参赛经历的老师不足20%。不足1%的教师打算尝试在课堂中推行信息化教学,而剩余约99%的教师,由于各种原因,不愿尝试信息化教学。教师作为实施信息化教学的主体,其意愿、行动直接决定了学校教学信息化的推进速度,也是制约学校教学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偏低

教师对不同的教学设备、信息技术工具的掌握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从整体情况来看,诸如投影、电脑等硬件设备、office系列的Word、PPT等常用软件掌握情况较好。而对于较复杂的设备,如仿真实训软件等教师则基本不会使用。除了操作上的难度外,也与教师的年龄有一定的关系。年纪较大的教师接受有一定的困难,这也影响了信息化教学的推广。

五、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相对滞后

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基本处于起步阶段,教师所能使用的网络资源也仅限为有限的图片与音频,及极少部分的视频,学校的题库建设、课件库建设等都尚未进行。中等职业教育涉及众多岗位群,可直接拿来用的的网络资源十分匮乏。而目前教师所有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实际上多停留在低水平的自制上,成为一个一个的相对孤立资源,无法形成资源库。所以必须要改进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课堂信息化教学的现状,解决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有相对应的策略。

(一)统一规划,改善信息化教学环境

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推进需要资金支持做保障,能够专项用于学校信息化教学建设的资金不足仍是阻碍信息化教学顺利进行的一个问题。学校应该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为信息化教学的推进保驾护航。学校应当根据实际需要,积极开发建设仿真实训教学软件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此外,应当进一步加强教学平台的开发建设,使信息化教学的交互性发挥作用,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阶梯式培训,更新教师信息化教学理念

要全面推进信息化教学,就要先从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认识入手,要让教师了解并认同信息化教学。

(1)基础理论学习。学校可以组织学习与信息化教学有关的内容,对教师进行普及,建立初步的印象。

(2)提升认识学习。邀请信息化教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拓展提升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认识的深度。

(3)具体案例学习。组织参加过信息化教学比赛的教师进行作品展示与讲解,使大家能够更清晰的明白信息化教学究竟该如何组织进行。

(4)实操巩固练习。鼓励教师勇于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尝试,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案例征集,将信息化教学理论内化为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

(三)分层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从中职师资现状来看,大多数40岁以上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弱,就大学本科毕业的非信息技术类教师而言,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多数也仅限于初、中级的office应用等水平。因此,想要大面积、全范围的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实现并得到解决的。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学校应当根据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与学习能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实行分层培训,提高培训效果

(2)组建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团队

(3)加强专业课教师仿真实训软件的使用培训

(四)以赛促教,综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教育部自2010年开始举办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旨在通过大赛推出一批大赛成果,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用信息化大赛带动教育现代化。每个赛项都有针对性的考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不同方面,从而有效的提高参赛教师个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1)大赛提升了参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2)大赛推动教师可持续发展。

(3)参赛教师共享经验,带动团队发展。

(五)依托精品课程建设,打造优质资源库

要想进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就要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重新整合、开发。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依托精品课程的建设。精品课程可以是某一学科的独立单元或模块的内容建设,也可以是围绕教材进行的课程建设,它包括了系统的教案、课件、教学视频、微课、试题库、练习库,教师就要重新审视、整理现有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补充。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有利于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使每一门课程都有一套完整的成体系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

中职课堂信息化教学,需要时间来一步一步推进与完善,同时还需要上级部门的支持与指导。应当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提高教学效率,提出有益于信息化发展的对策,更好地推动中职课堂信息化教学的实施与发展。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说谎大赛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