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看图听力分类教学

2017-05-09 22:21宋薇
关键词:日语

宋薇

【摘 要】听力教学在外语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现阶段日语教学,总是很容易侧重于单词和语法,忽视听力教学。在充分考虑现有教学设施和学生学情的基础上,针对日语初级听力教学中的看图听力部分,我从教材的选择,授课模式等方面,谈一些自己的做法与感受。

【关键词】日语 看图听力 分类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08-02

1.引言

美国语言学家Wilga M.Rivers认为,听说读写在外语学习中所占的比重分别45%、30%、16%、9%,可以说听力学习是外语学习的根本。但是,在日语教学中听力教学往往被忽视。日本语能力测试改革之后,听力所占比重加大,由原来的1/4变成了1/3,并且有了单项得分不得低于19分的限制,听力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2.日语看图听力分类教学的教材选择

2.1听力教材的分类

就听力教材而言,我认为可以分为主教材和副教材两种,两者的主次关系明确---主教材是重点,是听力教学的依据,而副教材则是辅助,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2.2 现有听力教材分析

我考察了多种现存教材并进行了分析,发现现有教材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第一,缺乏时效性。例如,在看图听力中依然存在着录音机、胶卷等内容,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问题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第二,现有教材多是以回数为区分进行编写,并没有按照内容进行分类,学生只能盲目的听,针对性较差。

2.3教材的选择依据

我使用的主教材是自己编写而成,分为《练习篇》和《进阶篇》,而副教材则比较多样,下文会有介绍。

在编写主教材时,我从几十种听力教材中选取精华部分,将其进行汇总,形成了听力分类教学使用的校本教材,每节课以讲义的形式发给学生。在选择时,我主要遵从以下原则。

第一,注重真实性。这里所说的真实性包括内容的真实性和语言本身的真实性。内容的真实性是指,听力涉及的场景必须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语言的真实性,是指原文的发音必须是纯正的日语发音,这样有利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听觉反应。

第二,在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内容。听力教学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练习和进阶。在练习阶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听解方法,所以教材要选择典型性强的内容,以便于学生把握方法。在进阶阶段,则要体现出难易梯度,促进学生提高。

第三,听力教学资源的多样性。我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副教材的概念,教材的多样性就体现在这里。我们准备了听歌学日语,日语电视对白等内容,引入了一些小的课堂竞赛和游戏。这是歌曲和对白都是我们按照学生的语言水平选择剪辑的,内容都会涉及到当堂课的专题,其使用形式也很多样化,以此来达到活跃课堂和练习专项词汇的双重目的。

2.4教材编写的分类

将选定的材料进行分类,是本次分类教学尝试的一个大工程。在分析了历年听力真题以后,我将看图听力大致分为了六类,并在每个类别之下进行了细化,具体分类如下。

3.授课方式

关于听力课的授课方式,我根据自己的日常教学,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3.1“战前不磨刀,直接上战场”

“战前不磨刀,直接上战场”,就是指杜绝课前听力预习。对此,我做两方面的解释。

第一,从应试角度而言,在拿到考卷之前,谁都不会知道试题中会出现什么,如果有预习习惯的学生在考场上发现了自己无法预知的问题,过度紧张会影响其发挥。

第二,课前预习不利于学生良好听力习惯的养成。我主张在听力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记录习惯,在事先预习胸有成竹的情况下,学生根本无意记录有用信息,这对于听力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3.2“看了又看,听了再听,想了还想”

在看图听力的课堂教学阶段,主要遵循“看了又看,听了再听,想了还想”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

“看了又看”是指,在拿到听力图片之后,先反复看图,进行启发,找出图片的相同与不同,通常相同点可以忽略,而不同点则是重要信息。看完之后,引导学生思考预测,也就是通过对图的观察,你觉得题目会问什么?使学生通过预测,做到心中有数。

“听了又听”,则是对精听和泛听的统一。泛听是指针对原文,只听大意。精听则是逐字逐句,无一漏网。从应试角度而言,泛听是比较适用的,但是对于整体听力能力的提升来说,精听也很重要,所以在练习阶段选择两者结合的方式。

“想了还想”是指,在听力前,教师已经启发过学生对一些重要的日语表达加以总结。那么在题目结束之后,大家可以讨论一下这一类题目中可能出现的表达形式,比起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内容才更利于记忆,所以这一环节以小组讨论发表的形式进行,教师进行总结补充。

另外,这三个环节并不是独立进行的,虽然看起来在次序上存在先后,但是三者其实是互相交叉进行的,看中有想,听中有看,边看边想,边听边看,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听力循环过程。

3.3与听力相结合的口语练习

我认为听力教学的另外一个重点,就是打破听说读写四项“互不相干”的模式,以交流和应用为目的,将听力和口语训练结合起来。

4.结束语

听力无论是在语言交流还是日常学习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取决于方法。因此,与其教会学生某道题,不如帮助学生学会某类题。方法的选择对于语言学习者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也会继续努力探索,将听力教學进一步细化,争取找到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猜你喜欢
日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中国日语学习者日语清浊塞音发音探究——以VOT和GAP为中心
如何翻越日语学习道路上的第一座大山
日语被动态的构成及翻译方法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成人教育日语论文写作中的问题与指导
民国时期日语教材初探——以《高等日本语读本》为例
日常日语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