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中段英语课堂中核心素养的渗透

2017-05-09 17:58叶贤花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叶贤花

【摘 要】小学生英语学科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这四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课堂这一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探究知识的场所。形式多样,方法不一,有效的英语课堂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及文化情感意识。

【关键词】核心素养 四年级英语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16-01

近年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有人说“核心素养是课程设计的DNA”。 袁振国教授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在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这个概念。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既包括传统的知识与能力的学习,更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特别关注人与社会的统一和协调发展。

在英语学科中,核心素养主要有四大方面,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

小学中段英语有了初段的入门基础,英语学习内容开始逐渐增多,开始涉足简单的语法和语音,但依然穿插许多歌曲游戏,是培养孩子们英语学习兴趣及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阶段,注重发展的是孩子健康的身心、激发饱满的学习激情、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养成科学的英语学习习惯,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英语学科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对于大部分中国学生来说,学习英语目的就是交流和考试,以便日后的生活工作中使用。除此之外,英语学习仿佛并没有其他作用。因此,也有人认为英语学科可有可无,并不需要重视。然而,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更是一门育人的学科。

为了更好理解,我们不妨想想我们的母语,除了交流就没有其他作用了吗?显而易见并不是如此,母语还是我们思维的工具,并且语言文字作为文化的承载,还有传播文化的作用。同理,英语不仅是人们日常交流的工具,也是一种思维的工具,并且联系着英语国家的文化。学习英语,是学生接触其他文化,形成跨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方式。

以下是本人在小学中段英语课堂中围绕着孩子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开展教育教学的几点点做法。

1、课堂上利用番茄时钟法,着重培养孩子语言能力。

英语教学,老生常谈便是多读多背,每个英语老师的目标都是让学生开口说。然而背诵是开口说话的前提,疯狂英语的李阳老师教给大家一个很有效的背诵法,就是用最准确、最大声、最快速的“三最法”背诵,然而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让学生花一节课背诵,课后背诵又总是有偷懒的学生让老师头疼。 因而番茄时钟法是个非常好的时间管理方法,例如一课书,几句话,教师规定他们在两分钟内背诵,然后开始计时,因为时间紧迫和同学之间的竞争比赛,学生会更加投入背诵,确保每一秒都专注地花在了背诵上。 时间虽短,效果却意外地好。孩子能快速流利地把英语课文背诵出来,无形中增加了对自我的信心。英语脱口而出是自然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从中获得的快乐和成就感,这是持续保持学习英语兴趣的法宝。

2、课堂上利用趣味游戏,着重培养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

游戏和比赛都是最能强化记忆的操练手段,也是最能激起孩子的激情和活跃课堂气氛的方法,是小学低中段英语课中常用的手段。然而课堂游戏不是为了游戏而游戏,需要有目的性,培养学生们不同的能力,从而为课堂学习目标服务。如:flash game(快闪游戏), 认知能力的训练可以用快闪单词游戏; 语音辨别能力的训练可以用猜嘴型游戏;记忆能力的训练可以用“Whats missing”(缺 了 谁 );训练动手和反应能力的可以用 “Do and say(做 和 说 )”的比赛。游戏不仅需要每个同学的参与,小组竞赛更是需要合作完成。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个独立的个体,也是团体中的一分子,更要理解整体不仅是每个个体简单的相加。每一个游戏都尽可能用简洁指令,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参与,充分调动课堂气氛。例如在祈使句学习中,本人采取了do and say的游戏,用简单的指令让学生迅速做动作,并采用比赛模式,每个学生都紧张又专注地听和做。

3、利用多媒体,充分挖掘教材,着重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小学中段的英语教材,课文趣味性较强,歌曲、歌谣、故事比较多,可操作性强。 充分挖掘教材就会发现,每段课文对话不仅仅是表面看到的重点句型和词汇的训练,背后更是隐藏着人文背景知识,以及情感教育。 例如,教材中关于时间的对话,when do you finish class? 中西方学习规定不同,大部分学生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全部人都是五点半放学。 然而课堂上教师利用ppt,视频等方式直观学生展示学习之后,学生们就发现仅仅是放学时间这么一件小事,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规定,世界不是一样的,理解到差异。 教师也会注意向他们灌输求同存异的意识,尊重他人文化。 又例如教材中story time的小故事,不仅有本单元的重点句型,更是对孩子们情感教育素材。其中有一个故事是zoom收拾书包,结果把猫带去课堂了。 上课的时候,教师会提问他们晚上是否有自己收拾书包的好习惯? 每天的书本,作业是否带齐? 要求学生学完story time时, 试着说说自己的一些感想,培养好的行为习惯。 这样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还将延伸至课堂之外。 这样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知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更可以促进他们主动发掘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以及面对复杂的世界时有自己基本的是非能力观判断。

4、师生共同自编歌谣,着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对于中段年级学生而言,把所学的英语句子编成歌谣是学习英语最好的方法,歌曲朗朗上口,而且记忆终身。 几乎每一节课的内容都可以用歌谣的形式展示给孩子们。 但教会学生歌谣并不是教师的主要目的, 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们怎样自己套用歌曲和自己编歌谣,培养孩子联想思维能力,以及总结重难点的能力,活学活用。 例如:在my classroom这个单元中,利用Whats in the classroom?这一重点句型,以及四会单词编了一个简短易替换的chant让学生们进行替换操练,不仅复习了重难点词汇句型,且让学生利用了联想类比的方法开阔思维,让知识得到延伸。

5、利用有效课堂评价,着重培养学生自我价值感和学习动机。

在课堂上及时利用多種有效的课堂评价,能让学生对知识掌握得到及时的反馈,并且能帮助学生自我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例如运用自我评价法,小组评价法,教师评价法,或是过程性评价的方法。在课堂课程进行中直到课程结束后,教师都能随时把握学生的动态,及时做出相关反应和调整。学生也能更好地通过自我评价,同学相互评价以及教师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反思不足,保持发扬成绩,增强自信心。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每一种手段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虽然以上几种方法都着重于某一素养,但是在其他能力的培养上都有所涉及。因为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简单组成部分。 教师教学时更应整体把握教学,用整体观去构思教学,在每一堂课中渗透核心素养,这样效果会更加明显。

小学中段英语教育学习,最主要的是课堂教学。 课堂上核心素养的渗透,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培养核心素养。 同时,老师自身也应改变把英语作为一门工具学科的观念,只注重教听说读写技能应付考试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应该注重终身学习,培养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 [J].全球教育展望,2016,1(45):1-7.

[2]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 [J].中国教育报,2015,4(7):1-3.

[3]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 [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3.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