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17-05-09 12:55张迪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供给侧

【摘 要】供给侧改革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的方向,现阶段人才培养的难题就是供大于求,但是高端人才和实用型、综合型、复合型人才紧缺,高职学生们毕业就失业的状况层出不穷,解决高职学生毕业就业问题,必须研究供给侧改革带来的社会需求变化,研究高职学生的需求。从现阶段高职创新创业状态入手研究,研究供给侧改革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高职院校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供给侧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29-02

引言:

传统经济理论中,一般注重需求侧,即通过扩大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这不可避免地要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入手。不同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同,造成了学校培养目标的失衡,现阶段供给侧改革,高职院校要注重供给,强调学校特色,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教授学生创新创业知识、锻炼学生创新创业经验。提高供给水平和能力。

一、现阶段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在全民创业的热潮中,高职学生参与的较少,以辽宁省5所高职院校为例,统计2016届毕业生自己创业的人数只占到百分之零点三。目前的创新和创业教育大多拘泥于理论教学和课堂教学为主,教授创新创业课程的老师创业经验不足,很对真实的创新创业提供宝贵意见。创新创业教育没有体现高职学院学生的优势,与社会其他人员创新创业相互混淆,创新创业课程设置较少,一般为学院选修课,很多同学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创新创业观念不够成熟。现阶段供给侧改革给高职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契机,高职院校应该增加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

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内容

(一)以供给侧改革为前提,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氛围

在供给侧改革中,解决学生培养供大于求成为改革的重要任务,因此学生自主创新、自主创业就成为重中之重,我们国家还处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若是大量的學生毕业就失业,会产生重大的社会问题,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创新和创业势在必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高职学生展开创新创业调研,针对对创新创业有热情的高职学生开展课堂教育,把学生分为类培养,针对想创新创业的学生把创新创业写入人才培养计划,邀请成功人士走入课堂,针对学生创新创业问题逐一解答,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理念,引导学生学习创新创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教师归纳总结创新创业经验,讲授创新创业理论,学校按照可行性提供创新创业条件和场地,创造全校创新创业氛围。

(二)改变观念,改革创新创业课程

以往的高职教学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选修课,辅助课,仅供一小部分人学习,但是现阶段供给侧改革,要求每个学生都有高技能,都有闪光点。高职院校要满足供给侧改革的需求,在办学之初就要体现自己的特色。高校需要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知识普及和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改变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加快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把实践作为检验课程学习情况的标准。改革教材,更新教育观念,形成一课一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教材。改革评分标准,把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作为衡量考核标准。建立完整的创新创业培训体系,把创新创业与专业学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专业的基础上创新创业,学以致用,不脱离专业课,不脱离高职学习内容的创新创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创业。

高职学习的的目的是学习学习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应该由大一开始,对学生进行分流,对创新创业学生的培养是分三个阶段的,第一阶段,培养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发现问题。大一开设创新创业启蒙辅导班,由专业教师传授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大二开设创新创业研究班,研究专业课知识和实际操作问题,由专业老师讲授创新创业理念和实践案例,逐个分析创新创业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掌握创新创业实践知识。大三开设创新创业实践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聘请著名专家、学者、成功人士切身解决学生创新创业中遇到的问题。

(三)根据供给侧改革,培养专家型创新创业教师

实践能力强、知识结构合理的专家型教师是高职院校供给侧改革的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对教师的理论水平、知识结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由学校到学校的教师结构亟待调整,高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对教学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教师队伍的培养是长期的、艰巨的,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合,由企业派出有经验的创新队伍与学校创新教师队伍组合成新型的教育学队伍和师资力量,定期派出教师队伍到企事业单位学习参观,保证教师队伍的创新精神。聘请企业家到学校进行成功演说,帮助学生解决创新创业中存在的问题。

(四)以供给侧改革为前提,校企共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

需求侧改革的理念和思路,使高职院校有足够的市场,从而掩盖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虽然现阶段高职学生就业空前巨大,但是高职院校还有政府做依靠,但是自从供给侧改革以来,高职院校才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和学生就业的出口,创新创业是解决现阶段人才市场供需平衡的根本。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科学化的、个性化的,应该把创新创业教育写入人才培养计划,而不是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门课,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体系,它是与专业课程相辅相成存在的,创新创业教育要融入专业课教学体系中,高职院校要体现其专业性,每所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点,创新创业教育也要体现学校、学院的办学特色,与企业联合提出共同的培养方案。

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例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在供给侧改革的经济大环境下,提出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改革创新创业选拔机制,把建筑艺术系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实行试点。

(一)改革创新创业课程

以往的创新创业课程为全校选修课,注重创新创业基础理论知识,而现阶段改革后的创新创业课程为系部选修课,学生在选修之前进行创新创业知识评估,只有评估合格的同学才能选修创新创业课程,课程的学习由被动到主动转化,全系选修课更注重专业性,系内选修课更有针对性,创新创业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学习,离开高职所学专业的创新创业,是无根的创新创业,很难长久,在创新创业课程中加入了很多本专业的创新知识,加入了建筑艺术专业创新创业成功案例,更有说服力,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比例有所增加,与供给侧改革相关的内容更受欢迎,学生学习的目标性和动力更大,调动了全系创新创业热情。

(二)改革创新创业教材

创新创业教材老套,传授知识点老化,很多新的知识,例如供给侧改革对创新创业的影响、互联网+对创新创业的影响、税费改革对创新创业的影响等等在老版的教材中没有提及,现阶段教材主要是以教学大纲的形式出现,本来创新创业就应该体现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课程在建筑艺术系进行试点过程中的教材,是上课前教师在学校远程教育平台、教育教学平台、微信教育平台上发布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提前预习和阅读,留言提问,回答课前问题。学生也可以在上课时所要纸质资料,翻阅查看。创新创业教材改革包括了很多热点问题的解析,社会创新创业问题、专业创新创业问题、创新创业与经济发展等。

(三)改革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以前的创新创业教育只是单独的一门课程,没有连贯性,课程学习的考核为知识问答,但是创新创业绝不是一时头脑发热,也不是三分钟热情,更不是一纸答卷就能定成绩的,创新创业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力量,建筑艺术系重点改革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筑艺术系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创新创业基础知识及创新创业突破点的讲授。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创新创业相关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配合其他创新创业者完成创新创业工作,具备创新创业理论能力。第二个层次,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如何转化。包括创新创业如何实现、创新创业资金如何申请、创新创业的立足点、创新创业项目如何开展等一系列问题,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创新创业基本流程和实施过程如何实现,具备开始创新创业能力。第三个层次,创新创业热点问题及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的难点在于如何创新创业,立足点和项目的选择是创新创业的开始,热点问题有利于我们看清经济发展方向,有利于我们摆正创新创业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已经能够开始创新创业实践。第四个层次,创新创业经典实例与创新创业实践问题如何解决。创新创业是个系统的工程,针对开始创新创业的学生,系统专业的指导,有利于创新创业项目顺利开展,学生通过学习已经有解决创新创业问题的能力。建筑艺术系学生入学一年级选修第一和第二层次,分为上下学期,大二、大三学习第三第四层次,毕业前夕除了毕业答辩,还有专场的创新创业问题总结大会,由专家、学者、企业成功人士专门解答创新创业知识和创新创业难题。学生通过专业的三年学校学习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素养、掌握了创新创业知识。

(四)改革创新创业教师队伍

除第一个层次由学校专门的教师讲授创新创业基础知识及创新创业突破点之外,其他层次的老师由学校聘请专业的教师队伍进行教学,学校送创新创业教师到外国高职院校学习先进的教学知识、到创新创业企业学习创新创业经验、到行业龙头企业体验创新过程,建筑艺术系与沈阳市、辽阳市等建筑装饰企业搭建校企共建平台,一方面接受高职学生实习实训,一个方面接受老师创新创业学习。外聘的專家队伍由专家、学者、企业领军人物组成,更好的调动了学校的创新创业氛围充实了创新创业教师力量,创新创业是高职教学的动力,高职院校一定要注重专业教师的培养,合格和优秀的教师人才是学校发展的坚实力量。

四、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多年,但是收效甚微,究其根本是改革不够彻底,辽宁建筑职业学院以建筑艺术系为试点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迎合供给侧改革提出的有力措施,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有力举措,在当今经济社会环境下,改革创新创业教育问题,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析[N].中国高等教育,2011.10

[2]张超武,胡月英.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

[3]秦殿军.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3.56-75

[4]浦卫忠,姜闽虹.大学生创业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23-26

[5]蒋德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0

作者简介:

张迪(1981-),女,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培养供给侧
供给侧改革下营销创新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创新性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