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

2017-05-09 12:57王治校王洁何茜王义彦王崇

王治校++王洁++何茜++王义彦++王崇全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体育教学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以及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展望,有望能为今后的高校体育教学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人性化视野 高校体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32-02

传统应试教育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学一直处于尴尬的局面,体育教学难以真正被称为体育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高校体育教学同中小学体育教学相比条件更加优越,再加上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已初步形成,面对体育的选择时有着自己的诉求。因此,作为学生时期体育教学的最后阶段,大学体育应当充分尊重学生自身的需求,实施人性化的体育教学,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1.人性化体育教学的基本定义

人性,顾名思义,指的是人固有的本性。人性化也就是人和事物相协调的一种状况,使得事物的发展围绕人的发展[1]。人性化教育其实最终要的就是要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怀,以人性为出发点开展符合人自身发展的特点、成长规律的教育活动。建立在人性化教育基础上的体育教学,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突出人性化教育,按照人性的发展特点来开展体育教学[2]。

2.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

2.1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带来的成果

首先,体育课程在内容的设置上逐渐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施后,各大高校的体育课程陆续增加,体育课程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既有田径,又有球类运动,还有实用性的健身运动等,甚至好多高校还开设了体育舞蹈课,并且一些民间体育如舞龙舞狮、散打、瑜伽等运动也被增添到体育课程的内容中,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又或者是民族的和世界的,各种体育活动项目共存,体育内容已经有了非常好的扩充,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对体育活动项目的不同需求。

其次,人性化教学思想逐渐被接受应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之后,体育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各种教学思想不断出现,如快乐教育、生命教育、终身教育等,极大地补充了现有的教育理念,让教育理念更加丰富,并且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重新审视了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使得教学理念更加人性化,不但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3]。

2.2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导致的问题

首先,研究成果和实际教学存在较大差距。必须承认的是,“以生为本”的人性化教育理念确实在得到大家的接受和认可,但是纵观各大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的情况来看,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导致理论和实际不挂钩,从而间接造成了教学研究应用在实践过程中出现问题。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观意识仍然非常强,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怎么教、如何教自己说了算,过分地凸显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而未能够充分尊重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地位,因此老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纯粹就是机械化的、应付式的完成。

其次,课程的评价方式相对较为落后。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考核方式或者评价方式如何,直接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就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传统的教学评价千篇一律地看重学生学习结果,忽视了学习过程的表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人性化的教学理念下,教学评价应当让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相结合,拓展评价的面,优化评价的方式。所以今后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应当淡化甄别和选拔功能,强化教学评价的发现功能和教育功能。

3.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改革的展望

3.1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不可否认,伴随着国家的强大,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会体现得更加明显,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会不断推进,高校体育教学将会由注理论轻实践向理论和实践并举转变,由探讨阶段向深入推进阶段转变,从而真正实现人性化的体育教学,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相必,人性化教学一定必然会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3.2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模式

随着课程资源的不断开发,高校开设的体育课程项目将会越来越多,涉及到的内容也将越来越广,人性化的理念将会越来越强,体育课程的设置将会越来越符合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此外,区域之间的高校体育教学将会走向资源共享道路,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在教学实践研究方面,在人性化教学理念的影响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实践研究将会越来越多,并逐渐呈现出向课外延伸的趋势。

3.3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策略

第一, 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老师自身的职业素质。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主导者和参与者,应当具备浓厚的服务意识,拥有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因此,高校必须针对体育教师开展一定数量的教育活动,以研讨会的形式让教師真正理解师生平等,使得教师能够加强同学生的沟通交流,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引导学生。

第二, 设立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成功要想得到保障和凸显,就必须依赖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高校在传统的考核评价基础上,以人性化理念为指导,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考察,从而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 创建人性化的教学环境。无论从硬件层面,还是软件层面,高校体育教师一定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营造人性化的教学氛围,实施人性化的教学活动,充分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提倡师生平等、生生平等,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式。

4.结语

总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人性化教学理念必将是今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开设更多的教学课程,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式,不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实施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敏,陈英军,李亚莉.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J]. 体育学刊, 2015, 12(05): 78-81.

[2]刘伟东.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24(03): 221-222.

[3]杨俊.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途径研究[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 12(08): 154-155.

[4]李丹.人性化视野下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评《体育教学策略与设计》[J]. 中国教育学刊, 2016, 24(09): 139-13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