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育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017-05-09 11:32蒋榕婷
关键词:培养研究中职教学艺术教育

蒋榕婷

【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素质教育以及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育实现改革发展的核心所在。我国教育领域中,作为素质教育体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的中等职业学校,就肩负着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责,这不仅是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同时更是时代提出的需求。但是与之相反的是,现阶段,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育却面临着极其严重的发展危机,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教师就要积极地引入创新教学,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应试教育思想,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突破口,来为学校谋取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此,本文就将以如何更好的在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主要内容,进行相应的策略探究。

【关键词】中职教学 艺术教育 创新意识 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68-01

当前,我国中职艺术教育正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为了更好的达成这一转变目标,教师就要将实现转变的关键因素——“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引入课堂。众所周知的是,我国社会正在向经济大国的方向发展,知识经济的核心就是创新,为了更好的新课改的教学需求、顺利时代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便成为了一种必然。

一、树立正确观念,尊重学生艺术创新个性

首先,正确认识艺术教育。不少中职学校都认为艺术教育只是相关艺术专业的学生所需要学习的课程,而其它专业则没有必要开展,可以说,学校只将艺术教育当成了补充学科和艺术专业的独有课程。在这种错误认识的指引下,许多中职学校就只在与艺术专业相关的专业中开设艺术教育,即将原本就有限的艺术教师这一师资力量全部投入到了这方面的专业上,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其它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还会抑制艺术教育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已被逐渐提上了日程,而作为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艺术教育如果没有跟上步伐,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阻碍这一目标的实现,为此,中职学校就要积极地将艺术教育划分为普及艺术教育与专业艺术教育,即让每个学生都能有获取学习艺术的机会、都能在艺术教育中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其次,树立创新变化的职业观。可以说,对职业观的认识会直接影响到中职学校的教学方向和发展前景。传统中职学校中所树立的职业观是“要有一技之长”,这在现代社会中是难以满足现实社会的发展需求的。未来是不断变化的,职业观也应当如此。在经济、信息、政治、文化快速發展的当下,一个人是难以只凭一技之长就在社会中立足的,换句话说就是,中职学校不仅要教给学生技术,同时还要让学生切实地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实现创新意识的提升。当学生具备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时候,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因素就不能够成为阻碍学生发展的拦路虎,而会变成其发展的垫脚石。所以,在中职学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要从艺术教育的角度出发,同时还要从职业的层面考虑,使学生在真正形成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之后,得以为将来其所就职的工作的发展服务。

二、改革中职教育,重建职业艺术教育课程

首先,从改革和重建内容上来讲。第一,改革课程模式。课程模式可以说是决定教学内容和课程内容的关键所在,为此,教师就要积极地变原本艺术专业独有的艺术教育为共有的,将艺术教育划分为普及技术教育和专业艺术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艺术教育的引导下实现创新意识的提升;变单一的艺术教育模式为学科教育、综合教学、活动教育等种类丰富的课程模式,突出中职学校教学的实用性、技能性特点。第二,建立课程选修制度。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中职学校就可以适当的压缩必须科目,建设选修制度,即将艺术教育设置为选修课程,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有计划、有选择的学习。在艺术教育课程的设计上,教师还必须要以学生、以实际教学要求为准,积极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创设有利于学生提升创新意识的艺术教育课程。第三,结合艺术教育与人文教学。艺术教育并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艺术知识,同时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审美能力和想象力,为了更好的达成这一点,教师就可以将人文教学融入其中,借助人文教学中的育人功能,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引导学生重视艺术教育,进而在学生开始重视艺术教育的同时,促使学生实现创新意识的提升。其次,从改革和重建原则上来说。第一,实用与发展相协调原则。一些中职学校过于重视市场的需求,而一味培养学生的技能,忽视艺术教育与专业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结果,在短期的时间内,学生可能技艺高超,但是从长远来看,却是后劲不足。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积极实施创新教育和艺术教育,在重视基础学科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艺术精神和创新意识。第二,基础与适应并重原则。简单的说就是在进行教学时,教师不能只靠一味的讲解,而要融入艺术教育、创新教育,实现基础专业教学上的去杂存精。

三、完善评价模式,重视过程、发展和创新

中职学校中传统教学评价模式的格式化,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的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种模式与现阶段教育领域中所提倡的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为中心的观念相违背,为此,教师就要积极地改变艺术教育中的这种评价考核模式,从开发学生潜能、挖掘学生个性的角度出发,制定新型评价模式,将重视过程、发展和创新真正的突显出来。首先,定位“以生为本”的评价标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对象,可以说,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而存在的,由此可见学生的重要性。所以,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中职学校的教学、评价等环节都必须要建立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并将“一切为了孩子”的理念贯穿整个评价环节中,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才能真正的实现创新意识的提升。其次,突出评价的开放性。中职艺术教育评价应当要突出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即随时随地关注学生,将评价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去。开放性的评价模式强调评价的情境性、真实性,并要求以此为基础来帮助学生更好的领悟生活,提升学生的创新、理解能力。开放性评价将评价看作是了艺术教育中有机的构成环节,能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鼓励和肯定中形成创新能力、提高学习的热情。

小结:

总而言之,要想在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就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因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真正的将创新同艺术教育结合在一起,才能切实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推进课程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坤. 新中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4.

[2]徐森. 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与现状[J]. 中国校外教育,2013,(23):139.

[3]熊隆友.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D].湖南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培养研究中职教学艺术教育
多措并举让语文学习兴趣“浓起来”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