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东北农村冬季体育教学的策略

2017-05-09 01:43孟庆利李峰
速读·下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见习生运动量体育课

孟庆利++李峰

东北的冬季酷寒,但是农村冬季体育教学囿于体育学科的自身特点和农村体育教学设施与教学条件的现状,我们必须在室外完成教学任务。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我探索出如下东北农村冬季体育教学策略:

一、加强宣传,营造体育教学氛围

冬季,冰天雪地、天寒地冻,学生的“惰”性也随之加强,变得懒惰不愿活动,天天躲在温暖的教室,足不出户,不愿走出教室到操场上课。这时,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首先做好对学生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明白冬季体育锻炼对身体的益处、作用;教育学生冬季户外活动,不仅可以多接触阳光,呼吸新鲜空气,增加热量,加快血液循环,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而且可以锻炼人们的勇敢精神和顽强意志。通过“舆论造势”和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热望和兴趣,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学好体育知识,增强运动能力,从而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二、激发兴趣,做好体育课前准备活动

冬季天寒地冻,表皮血管收缩使肌肉僵硬,关节粘滞性增强,内脏器官的惰性较大。因此,教师应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有兴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练习情绪,充分地做好准备活动。冬天做准备活动时间要长,运动量要大。准备活动量太小,身体活动不开,无法进行下面的正式练习;运动量太大,能量消耗过多,中枢神经系统容易疲劳,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准备活动要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而且准备活动的量应适当。在我们一节40分钟的课中,在其准备活动时间在冬天一般占8-10 分钟为宜。学生的心跳频率每分钟在120次;因为心跳频率在120次每分钟,这个数字是进行练习阶段的最佳时机。体育课准备活动忌公式化、忌教条化:准备活动总是学生先跑几圈、做做徒手操。僵化、单调、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在寒冷的冬季就不会起到很好的作用,而且周而复始、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单调,甚至产生厌烦心理,这样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以及活跃课堂气氛都是不利的,同时也降低了准备活动的作用,容易引发运动损伤。

三、勤更衣裤,确保运动前后保暖

东北的冬季室外气温低,还常伴有大风,可是学生不会保护自己。体育课上,学生在剧烈的活动后,身体发热、出汗,这时,学生习惯性的把身上的衣服脱下,这样极易使学生伤风、感冒。所以在体育课堂上,锻炼前后及中途休息时的保暧非常重要。科学的方法是:练习前换上运动长衣裤,练出微汗时,脱掉部分衣服;中途休息时,及时披上外衣保暖,以减少热量的散失;练习结束,擦干汗水,马上穿好外衣。冬天,应根据户外寒冷变化来增减衣服,对暴露在外的手、脸、鼻和耳朵等部位,应经常搓、擦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冻伤。教师要勤督促,叮嘱学生根据锻炼强度与温度变化及时更换运动服,以确保身体健康。

四、拓展范围,认真选择体育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内容适合了学生的胃口,就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则会抑制学生兴趣的激发。所以,在严寒的冬季,体育课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可以进行随机的进行调整,并不需要僵化依照相关要求,一成不变的去执行,我们可以结合本地区的气候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调整,还可以加入一些适合本地区的地方课程、传统项目等内容。比如:在寒冷的冬季体育课的内容,我们可以选择运动量较大和对抗性较强的体育活动,如活动性游戏、耐久跑、足球、跳绳、踢毽子等。也就是说,拓展教学内容,使体育课校本化。

五、因地制宜,选好运动场地

冬季天寒地冻,砂石土跑道也变得非常坚硬。学生从温暖的教室来到操场,表皮血管收缩使肌肉僵硬,关节粘滞性增强,做准备活动时,容易造成学生的踝、膝等关节伤害,出现伤害事故。所以我们在寒冷的冬季,做准备活动时应选择地面较松软的地方来做。比如:尽量选择无风或风小的地方、操场中有草坪的地方、沙坑等相对较松软的地方来进行活动。选好运动场才能上好体育课。

六、灵活变通,合理安排见习生上课

在我们的体育课上,经常有部分学生因身体或生理原因不能参加体育活动需要见习。体育教师要妥善安排见习生,切不可把他们放置一边不管不问。寒冬,如果让见习生长久的伫立在寒冷的风中,很容易使他们产生感冒、伤风等疾病。因此,教师可以在活动的过程中,让他们充当啦啦队;在考核中充当教师的帮手做做小裁判;帮助教师进行场地布置、调动队伍等;另外,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给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小游戏、运动量较小的活动等。这样,既关注了全体学生,又解決了见习生上课问题。

七、训练适度,科学安排学生运动量

冬季到户外参加体育活动,学生的抗寒能力因生理反应而明显增强。所以,在冬天上体育课,运动量一般要比天暖季节大些。准备活动后应及时转向基本项目练习,不要较长停练,以致于使得学生长久的伫立在寒冷的风中;讲解示范要简明扼要,不过多地重复,把充分的时间留给学生,使学生多练多动;在活动中分组轮换不要过于的频繁,如果的确需要时,要抓紧与练习的衔接。科学安排运动量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八、率先垂范,教师积极参与运动

在我们的体育课堂上,教师的加入往往会给我们的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在寒冷的冬季,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一定要做到。因为,中学阶段的孩子“可塑”性、“模仿”能力都很强,他们适应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快。在校园内,学生因为“亲其师,信其道”,喜欢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因此,体育老师应当以自己健康的体魄、优美的动作、坚强的意志来吸引学生,使其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树立起“健康第一”的理念。在课堂上教师应积极的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以自己坚强的意志、优美的动作、熟练的技术,促使学生由羡慕想学到培养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时而进行讲解、指导,时而和学生一起练习,一起游戏,师生同做,师生同乐,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这样体育教学质量将会大大提高。

猜你喜欢
见习生运动量体育课
PBL结合C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大树的日常
运动量
运用OPO模式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见习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每天基本运动量:走4000步
体育课
标准化新生儿模型结合PBL教学法在新生儿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
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对胸心外科见习生进行带教的效果对比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