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探讨

2017-05-09 18:00曹兴英
速读·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英语听力听力语言

曹兴英

摘 要:培养新世纪的人才是当前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语言教学也不例外。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促进思维发展的工具,学习英语不能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就好像鹦鹉学舌,只能说别人的话了。要想表达清晰,就要听清楚人们跟你说的是什么。所以,学会“听”就成为学习语言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对英语听力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听力已经成为了英语中考的重点。在当前形势下,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提升听力教學质量,便成为重中之重。

一、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

1.文化差异,知识储备少

由于汉语与英语表达的不同,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的差异,这就给英语的听力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初中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较薄弱,知识储备少。例如:学生的语音知识(音节、重音、连读,失去爆破等),辨音能力差,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语篇完整意义的理解,从而影响听力的教学效果。

2.听力教学缺乏适当的引导

很多教师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很少有意识到提醒学生,怎样根据代词、语气、语调推测或判断人物的关系,如何从上下文猜测生词等。学生处在被测试的紧张状态下,偏重关注答案,而教师却忽视相关听力策略的点拨和训练。长期以来,有的教师受一些传统英语听力教学观念及教科书的影响,一直把听力看成是被动的,接受语言输入技能,以为学生只要多听,教师无需要太多作为,这无异于放弃了教师在听力教学中应有的指导和促进学生英语听力技能发展的作用,这反映了部分教师对英语听力微技能教学目标的意识淡薄,在听力教学中缺乏正确的引导。

3.未能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与技巧

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未能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缺乏必要的听力技巧。例如:抓关键词,猜测词义等,不是整体地去理解听力材料,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个别单词句子,甚至把听到的单词、句子在大脑中过滤,译成汉语,从而使其无法跟上后面听力的信息。另外,由于汉语与英语的表达差异,即使学生能把听到的信息调整过来,也无法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所要加工的信息。只听不讲许多教师在听力教学时,提供听力材料录音后,只要答案找出就可以,没有相应的讲解与指导,学生听力很难得到提高,听力教学效果必然很差。

二、改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措施

1.重视反复练习

英语听力教学的首要方法就是反复练习,在反复练习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在进行初中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听力训练方法设计是一门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帮助初中生进行英语听力学习效率提升的根本所在。在这样的背景下,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此同时,针对英语听力学科对于英文基础知识要求高、思维分析能力要求高的特点,要求英语教师让学生在进行初中英语听力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初中生通过自己思考总结,完成对于复杂的英语听力知识的总结归类,促进自身英语听力知识能力提升。例如,在进行对学生的听力训练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根据听力训练的不同阶段,进行对于听力教学方法的设计(听前阶段(pre-listenZing),听时阶段(while-listening),听后阶段(postlistening)),让学生充分的总结出听力的核心内容在习题中的分布情况,从各个阶段进行对于听力重点的联系。在听前阶段(pre-listening),让学生掌握快速阅读听力题干的能力,在听时阶段(while-listening),让学生掌握住快速筛选核心内容的能力,在听后阶段(post-listening),要教会学生迅速做出判断,掌握好记忆时间的黄金期,促进初中用于听力教学效率的提升。

2.调动学生英语听力训练的主动性

在促进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效率提升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提升学生英语听力分析能力为根本目标,建立一种以学生教学中心的新型英语听力教育模式,走出传统英语听力教学困境。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能够和教师平等的进行交流沟通,并通过交流学习,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听力知识学习,并通过建立自身的思维分析模式,取得良好的英语听力成绩。例如,在进行听力练习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挖掘听力训练方法的重要性。进行听力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形成英语听力的辩证思维,让学生可以有逻辑性的进行问题的分析,准确的得到问题的答案。

3、融合训练,着力提升听力技能

初中英语教材以话题为主线进行编排,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因此,除了听力障碍的扫除和听力技巧的掌握,听后阶段的强化巩固必不可少。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当鼓励学生通过自主体验探究和合作讨论的方式,来实现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综合发展。”由此可见,“四能”培养的重要性。学生的英语能力是个整体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在听力教学中,教师不应只单纯地局限于书面知识的传授,而应侧重于“四能”的综合培养,采取听、说、读、写的融合训练,多角度、多渠道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四能并进,着力提升听力水平。

三、创造语境,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语言

学习离不开语言环境,造成“聋哑英语”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听说的条件和机会。但令人鼓舞的是,当前多媒体实用化和频繁的国际交往,为外语听力学习提供了几年前都不可想象的真实或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我们必须认识到利用这种良好的语言环境是一场听力学习的革命,因为它首先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其次又提供了普通学习者都能得到的接触手段。众多的听说成功者的经验证明,利用好语言环境就能练好听说。笔者认为,根本的问题是如何优化利用。如多到英语角、若有机会和外国人接触,克服怕羞、怕错心理等,另外教师要指导课后听力材料选择、适当布置一些连贯性的联系,使学生利用其语言学习环境。

英语听力教学策略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笔者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到不断的完善。我们应客观、正确地对待听力教学中的制约因素,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构建自己的教育观念,寻求对策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1]朱晓燕.英语课堂教学策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2]郑方红.实践英语听力微技能的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英语听力听力语言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图式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初探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