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现分层次教学模式

2017-05-09 01:05周承旺
速读·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分层次高中物理素质教育

周承旺

摘 要:在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等教学理念的影响下,结合教学大环境衍生出了多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分层次教学就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本文主要以高中物理教学为例,具体剖析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分层次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物理;素质教育;分层次;教学模式

物理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科目,所涉及的内容相对于语文、数学这一类传统科目来说,教育起步的台阶要相对较高,这就导致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接受和学习能力的有限性,未将其纳入正式学习科目中。初中才纳入正式学习科目中,对于教师来说,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刚开始接触物理这门学科时就能从兴趣、学习方法等各个方面建立起相应的知识学习思维和体系,从而在未来更高层次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做到不掉队。

随着素质教育教学体制的开展,学校教育更较注重尊重学生个性的发挥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且在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等新兴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实际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新型的教学体系,例如分层次教学、探究式教学等。而在我看来分层次教学在缩小班级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差距,以及最大限度满足班级整体学生学习需要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最佳,也就更加适合作为像高中物理这一类学生初步接触的学科的教学模式。因此,下文中我将结合在高中物理日常教学过程中得出的经验,具体谈谈分层次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分析

教师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的过程中,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对学生在某一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缺陷所在要更加明确,这样才能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从备课、上课直到课下巩固等多个方面,做到对症下药。

首先,在教学伊始教师要对班级学生个体和整体的学习能力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虽然对于高中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增的科目,没办法从以往的学习成绩上衡量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但对于学生来说知识学习存在一定的共同性,物理和数学在一定程度上都划归为客观性占主导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入学伊始,教师可以参照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初步推断出学生在物理知识学习方面的效率和知识吸收能力。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进行学生信息的收集。毕竟结合其他相近学科所预测出的结果依旧存在不确定性,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一开始以周或者月为单位统一分析学生一段时间内的知识学习能力和吸收效率来判断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的潜力和能力。另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来收集学生的知识学习信息,因为高中阶段每堂课基本上都要进行新的内容的学科,而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性的准备不同难度的问题,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和学生展开交流和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能够非常明确的观察出,每一节课学生的知识吸收情况,从而为下一步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实施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分层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在某一门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都会因为天赋或者兴趣等方面的原因存在知识吸收方面的差异性。尤其是对于数理化这一类注重思维逻辑的学科来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差距,甚至在班级中形成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进而导致班级整体教学秩序的失衡,教师不论是备课还是授课往往只能倾向于某一类型的学生。而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出现则对于缩小学生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两极分化现象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首先,教师在知识准备过程中要做到“差异性”。当然教师首先要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以基础知识为主进行教学内容的策划,虽然教学大纲未明确规定,但考试中明确要求的隐性知识内容教师就要做到充分的分层次教学。例如在对新知识的课前准备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针对相同的知识点准备两种难度的例题,在授课过程中以最为简单的立体为主,进行思维逻辑和解题方法的传输,然后将知识难度较大的例题作为授课补充。这样在授课过程中既能够满足学习能力相对较为薄弱的学生的物理知识吸收要求,还能够满足知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的知识学习需求,一举两得。

其次,在课堂互动过程中教师也要做到“区别对待”。基本上在课前准备过程中教师会结合以往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水平来预先推断新知识的吸收效率,从而根据预先判断设置课堂互动问题。结合课前预判和课堂教学过程中收集到的学生听课反馈进行综合分析,在提问过程中针对不同难度的问题,找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回答,这样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会积极开动脑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维的活跃,还能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获得物理知识学习上的满足感,继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对物理的兴趣和动力,实现物理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三、课下巩固分层次

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众多,仅仅依靠有限的课上时间很难完全消化掉所学的知识内容,所以对于高中生来说课下复习非常关键。而不同学生在物理这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问题不同,对于教师来说在课下作业布置的过程中也要做到分层次,从而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利用课下时间补齐短板。

首先,课下作业要以基础知识为主,毕竟对于物理这门学科来说,高中阶段重在打基础,培养学生最为根本的知识思维,搭建学习框架和体系,所以课下作业要以基础性内容为主,围绕当天所学或者掺杂几道近期内学习的知识内容,讓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学过的知识内容。

其次,布置的课下作业要对症下药。在课堂教学和问题互动中,每个学习层次的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问题都能够得到最为直观的呈现,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可以重点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问题的部分。当然这种纠正和巩固为主的课下作业不在量多而在于质精,让学生通过一两道题就能够深刻的掌握所学知识内容,从而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及时补齐物理学习中的短板或漏洞。

分层次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尽可能地保证全体学生在初步接触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打牢基础,降低严重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总之,随着素质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入性实施,结合教学大环境所产生的更为科学灵活的教学方法也会不断涌现,作为教师的我们能够做的就是顺应潮流,及时改变思想,创新教学模式,从而实现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分层次高中物理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初中语文分层次布置作业的实践与研究
探讨中职学校学生英语分层次教学法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