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留白”艺术初探

2017-05-09 01:08彭莹
速读·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留白孔乙己想象

彭莹

元代诗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予人以想象之余地,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中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想象能力,因此“留白”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實际教学中怎样的留白才能让他们沉浸于语文学习当中呢?

一、在时间上“留白”,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现

一节课几十分钟,我们很难保证学生的精力不流失,心理学也告诉我们,人的心理,如果整日都被各种各样的东西塞得满满的,过不了多久,人就会有窒息的感觉,精神上乃至身体上都会产生种种不适。因此,在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人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大的现代社会,经常注意给自己的心理留出一定的空白是颇为必要的。在学生精力感到疲倦之前,可否思考在不同的时间段留下时间,给学生自主整理、自主分析的时间空间,让学生有一个舒缓的节点,这样既可以保持学生集中学习的精力,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比如我们试行在课堂结束时留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填写“冥思单”,来反思课堂的内容,整理知识点,梳理问题,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让语文的思维向课外延伸。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师生沟通的渠道更畅通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变化,自主学习的意识有所增强。

事实上,每个人对自己要做的事情,都有努力去完成的倾向,但如果被外力中断,就会产生一种心理张力,迫使自己不断采取各种方式,去完成最初的目标。不过,这相对于懒惰或做事马虎的人来说,不会造成丝毫影响;而对于有积极追求、有勤奋学习态度的学生来说,就应该多考虑,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合情合理地给他们留点空白,从而最大限度地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情节上“留白”,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充分发挥

接受美学原理认为“作品的美学价值是作者在创造过程中和读者在接收过程中共同创造的,这创造的基础就是作品的空白。”语文教材中不少文学作品只是提供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中有不少情节一笔带过或者省略不写,抓住这些情节的空白,让学生去调动思维,去充分发挥想象,从而对作品的思想内容有更深的体会。

例如在鲁迅的《孔乙己》中,作者对孔乙己最后的命运没有明确写出来,这正是鲁迅先生让读者细细体会的地方。我让学生根据文本的内容去想象孔乙己最后的命运。有的写孔乙己就在喝完酒回去的路上被横冲直撞的有钱人的马车撞死了。有的写孔乙己在破庙中被一群乞丐抢走了身上仅有的破长衫,最后冻死了。还有的写孔乙己想要自食其力找工作,却由于身体的残疾找不到,最后由于生活的艰难,由于众人的嘲笑而自杀了……听到不同同学对孔乙己最后命运的想象,教室里的气氛异常沉重,同学们都对孔乙己的命运唏嘘不已,充分体会到了孔乙己所在的那个时代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

三、在情感上“留白”,让学生的真情实感充分流露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披文入情,由情入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和感受,在情感和认知活动中获得自然而真切的感悟。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悟不单单表现为感情强弱的变化,更表现为各种不同感情的转换和变化,如激昂、平静、愉快、悲哀、悠闲、愤恨、同情等,这种种感情的变化形成课堂教学的感情节奏,使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育效果得到充分实现。就总体而言,无论教什么样式的语文课,课堂的感情节奏应和文章的感情相吻合,当喜则喜,当怒则怒,不如此,则难以“披文入情”,难以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留出情感体验的空白,把最甜的甘蔗让学生去品尝。一首诗,一篇散文,一个充满真情催人泪下的故事,朗读完或听录音、观录像结束,教师不必急于讲解。须知,“此时无声胜有声”,生硬的剖析会成为多余。只有如此教与学才能达到同频共振,情感才能自然流露,才会有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台湾作家琦君的《春酒》时,教师设置音乐背景,创设一种淡淡的略带伤感的情感氛围,让学生配乐朗读全文,巧妙地激发起学生的情感,掀起了情感变化的第一浪。当学生读到课文结尾“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时,他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的氛围中,深深融入到作者浓得化不开的思乡之情中,体会到了作者对于“八宝酒”的深深怀念。记得有名家说过“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就像苹果汁一样”。因此,教学的原则就是引导学生感悟,在这样的审美性学习中学生才能去品尝到那甜美的果汁和升华到美的境界。

四、在内容上“留白”,让学生的知识体系得以构建

语文知识包括语法、表现手法、文学常识等知识。为了帮助理解课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去查找资料或学习,但不必进行系统的语法等知识教学,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些知识。因为我们的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的,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新课标2012)。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割裂开来讲语文知识,难以让学生在情感上接受,更别说灵活运用了。

五、在结尾处“留白”,让学生内心世界受到强烈震撼

有些课文的结尾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此时此刻让学生续写情节,补充结局,对深化理解原文,培养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颇有益处。

如《爱之链》,一首爱的赞歌。通过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乔依这两件事情,说明爱是可以延续,可以传递的。文章结尾这样写道: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的,亲爱的,乔依……”课文到这意犹未尽,很多学生有感触要表达,我引导他们以“乔依醒来……”展开想象,写一段话。乔依的惊讶、感动、感触在学生们的续写中延续着精彩,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些学生用很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自己最深的感动: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我们的世界会更加美好。

总之,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运用留白艺术,将促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化,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且学生得到的将是思想、情感、知识和实际能力的全面升华。留白艺术所追求的效果,正是新课程改革要践行和达到的目标。

猜你喜欢
留白孔乙己想象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快乐的想象
一生
孔乙己(下)
孔乙己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想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