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2017-05-09 01:09聂凯
速读·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环节课文思维

聂凯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几乎是所有教师都会采用的而且频率极高的重要手段。事实证明,提问在揭示矛盾、引起思考、判断是非、唤起注意、交流信息、调节教学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和作用。但提问要讲究艺术,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好的提问不仅能帮助学生走进新课程,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可以达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呢?

一、精心创设情境,把握提问火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充分说明了提问火候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突出教学重难点,常常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细心选择课堂提问时机。教学实践证明:提问时机过早,学生因对教材认识缺乏准备,只会使教师启而不发;时机过迟,问题已解决,提问成了马后炮。提问火候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提问的课堂时机,包括创设问题情境;二是提问后的等候时间。

把握提问的契机,体现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情”的变化,随时捕捉提问的机会,因势利导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我在教《惠崇<春江晚景>》时,由学生根据课文注释提出问题:“河豚快要浮上水面,那不成了死鱼吗?”这是我始料不及的,也与课堂教学无多大的关系。但我灵机一动,向全体学生提出了问题:“这是一首题画诗,它应该紧扣画面内容,那么,画面究竟有没有河豚呢?”一下子如同把盐花撒进了油锅,学生也活跃了起来,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一致认为画面上没有也不必要出现河豚,这一句正是苏轼此首题画诗的匠心所在——它既拓宽了画面的意境,也教给了我们欣赏画面的本领想象。现在想来,我根据学生质疑而提出的问题,既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序性(避免了在鱼的死活问题上的纠缠),也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取得了超过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优化提问方式,提高提问实效

就阅读教学而言,教学一篇课文一般要经历揭示课题、初读感知、精读理解、总结评价四个环节,每个教学环节都有不同的要求。我认为,哪一环节采用怎样的提问方式应该是有规律可循的。

(1)揭示标题,采用引发性提问。这一环节的提问,就是通过引发性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引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为教学做好心理上的铺垫。提问的重点是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利用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求知动机。

(2)初读感知,采用疏导性提问。这一环节的教学重點是引导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理清文章的脉络,为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做好准备。

(3)精读理解,采用启发式提问。这一环节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分析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为此,可设计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4)总结评价,采用发散性提问。这一教学环节重点是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展开联想,谈感想,说体会,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此,可设计一些发散性的提问。

三、围绕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

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重点内容对全篇课文来说牵一发动全文,是阅读教材中能体现中心思想的点睛之笔。阅读短文中有“题眼”,诗歌中有“诗眼”,教学中教师抓住“文眼”,再分析全文,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是理解的重点,同时也是理解难点,它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师若只让学生联系前两句诗所提供的意境说出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可能效果不好,学生就不会知道它流传至今的原因。但若就此诗句提问:“读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你的脑海里出现怎样的情景?”“这两句诗除了字面意思以外还有没有更深的意思呢?”就可能激起学生探究与思考的热望,他们通过丰富的想象,仿佛看到园内林木葱茏,繁花似锦,红杏灼灼,灿若云霞。从而进一步感受到新生的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它总会冲破阻力向前发展。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直接把目光投向文章关键处,不仅让学生领会诗意,而且感悟了诗的意境,深刻领悟诗中耐人寻味的深刻哲理,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问题难易适中,坚持因人提问

课堂提问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具有一定的台阶。问题的难易程度确定得不适当,是收不到提问的预期效果的。太深,学生绝对茫然,无法回答,他们往往是愁眉苦脸,百思不得其解,日久天长,他们的学习热情会剧降,积极性遭受严重打击,他们的思维也逐步被钝化。

如有些老师在新课开篇就问“你知道这篇文章的主题与当时的背景有什么关系?”“与上一课比较本文写作特色是什么?”等,学生们虽然对课文做了预习,但还没有完全地认识,实属为难。太浅,学生随口可答,泯灭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像有的老师喜欢问:“春风杨柳怎么样啊?”学生答:“万千条。”这样两者都达不到启迪思维的目标,同时也失去了培养学生思维的最佳时机。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提问应当从基础问起,逐层推进,由浅入深,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基础。另外,我们要承认并尊重学习个体之间的各种差异,顾及到每位学生,要依人设问,因问找人,使得每位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或学习都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达成各自的学习目标,使他们都有所进步,都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实和“摘取”的快乐。这也就要求我们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现有的水平,同时对他们的学习能力作准确的评估,以此为基础把握问题的难易度,恰到好处地设问,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课堂提问要讲究技巧,教师的提问要像一颗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湖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精心设计一堂语文课的提问,学生的潜能将在课堂上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将会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和人文的魅力。让课堂提问成为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摇篮,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要在提问艺术的殿堂里潜心钻研,设计出新型的、具有可发展性的问题,千方百计去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

猜你喜欢
环节课文思维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