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思考

2017-05-09 02:23李仁春
关键词:成员交流同学

李仁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85-01

人人主动参与、善于互助合作、乐于探究发现,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理念。于是,原本“安静”的课堂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各种学习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如先学后教、尝试教学等,而以小组合作为代表的合作学习方式被多数教师广泛采用。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不一致,往往能够想到的,由于知识的局限而不一定能准确全面地表达出来,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他们会更积极地去思考问题,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他们不再会因为回答错误而害怕老师的指责,也不会再担心自己回答错误而受到同学的讥讽,就会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他们就会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善于倾听他人发言,乐于陈述自己想法的习惯;更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互助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分析

由于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理论研究深度不够、又缺乏专家团队的正确引导,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普遍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比如:一些老师在公开课上组织的合作学习,由于平时并没有这方面的训练,只是为了公开课而组织的合作学习而临时拼凑,在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小组的合作学习则成了学优生表现才能的舞台,而相对而言的学困生则往往被忽视,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一切有学优生,久而久之养成懒惰的学习习惯;有些小组合作学习,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准备,小组合作次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毫无头绪;有些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浪费课堂时间;课堂中只听或看一位好学生的操作或发言,没有学生间的互动;学生间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只有形式上的小组活动,没有实质的合作。又特别是小学一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小,不听话,不分享,不能自我约束。没有组织的合作学习很容易成为“自由市场”,教师难驾驭,学生无收获,合作学习成效低。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1、组建团队,明确职责

教師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性格等差异情况进行合理的搭配,即异质分组。我所任教班级有48个学生,男女比例平均,于是在分组时我便对学生的座位进行了有意识的编排。从多方面考虑,既要兼顾男女、身高的搭配,又要兼顾学生性格的搭配,还要兼顾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搭配。我把学生编排成两人一桌为一小小组,再前后两桌的4 个同学为一小组。组建后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见、民主平等。然后由教师和同学共同推选出小组组长,负责监督小组内同学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再由教师和同学一起给小组取名,提出组训。如我根据我们班的情况和同学们最近爱看的动画片,师生共同商定以十二生肖给小组命名,如多来米组、霹雳虎组等。

2、问题适中,方式灵活

问题过于容易,“不用跳,就摘到”,学生就会感到没劲;问题太难,“跳一跳,摘不到”,学生就难以感受到成功;问题难度适中,“跳一跳,摘得到”,学生就会感到有劲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课堂提问要以学生为本,兼顾全体学生。所谓深者得之深,浅者得之浅,均有所收获。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求教师在筹划课堂提问时必须抓住教材的整体要求,结合学生认知水平,使提出的问题按知识点的难易级差递升,体现一定的坡度和有序性。④教学时,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当,并根据问题的难易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如稍微简单一点的问题就让同桌讨论,同桌小小组互相说的时候,先左边同学说再右边同学说,同学说的时候认真听,汇报时可以让同学汇报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也可以让同学说他的同桌是怎么说的,你对他的发言还有什么要补充的,这样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同时也培养孩子动脑分析、发现问题的好习惯。稍难一点的问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小组内发言时依次发言,某位同学发言不全面不准确时,同组的同学还可以进行补充,培养、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

3、善表善听,合作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都享受到热烈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⑤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学会倾听,处理好踊跃发言与虚心听取的关系。很多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比较多地注意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而不重视同学的发言。⑥在面对具有不同意见的问题时教师应让合作学习者学会倾听,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让其他合作学习者信服。要在听取其他小组合作成员论点论据的基础上进行有的放矢的争论,并在吸收小组合作成员已有认识的基础上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⑦教学中当遇到值得合作探讨的问题时,我就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小小组里交流,然后组织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由于一年级学生小,还不是很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所以往往针对一个问题,其中一个同学提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他的同学就不会注意听了,为提高学习效率,我要求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倾听别人的发言,当一个同学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后,我会叫其他同学来复述刚才同学的发言,如果不认真听当然就不能复述了。所以每个学生都要时刻注意倾听。所以,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逼迫每个学生都学会关注别人,倾听别人的发言。小组交流完毕后,组长要及时对小组成员的发言进行整理,对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予以总结,准备在全班学习时进行交流(这个要求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点难)。这样环环相扣,层层把关,就保证了小组学习的时效性。这样培养学生之间团结、互助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互助竞争,共同进步

为了提高小组成员的参与积极性,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成员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男女同学的互换,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比如组长轮流做。即组长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组员的表现适时调换。如果一段时间某位同学的学习劲头足,课堂表现好,就可以晋升为副组长或组长;反之,如果组长表现退步,小组成员对其不满意,则可以把其降为组员,如果某位同学学习表现差,又不接受同学的帮助,还可以向教师提出将之撵出该组;再如由小组长和组员进行互动评价,对表现差评价差的组员提出警告或逐出小组,也可以聘请表现好的同学加入自己小组。这样,每个小组成员就会心中有希望,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进步。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5、适时评价,树立信心

无论什么样的课堂,评价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⑧评价的语言表述必须客观、公正、中肯。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如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当一个问题讨论交流完,我会根据小组的表现对小组进行积极的评价,也会对每组中最佳学员进行鼓励,对学生的汇报也会充分的肯定。如在小组合作中表现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要加以赞扬,给予肯定;当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时,语气平缓,把握好措词的分寸;对小组提希望或建议时,用富有激励性、鼓动性的语言。这样组员之间、组与组之间形成竞争,维持他们的学习动机,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帮助学生卸下了通常师生个别问答中非常容易产生的思想包袱,使思维灵活开阔起来,学生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同时,也为学生创设了民主、平等、互帮互学的学习氛围,进一步完善学生健康的人格。在以后的教学中,在“自学互帮导学法”理念指导下,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并探讨有效性地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 我相信,只要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我们的课堂一定会越来越精彩!

猜你喜欢
成员交流同学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