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构成与提升途径研究

2017-05-09 21:35马琴
速读·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高职信息化专业

摘 要:本文对高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其构成,有针对性提出提升我国高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措施,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和高职教师在信息化条件下提升其自身专业素质提供参考。关键词:高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随着全球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及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在我国高校的广泛应用,多数高职专业教师缺乏适应网络时代和信息化社会需要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能,高职专业教师的是否具备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和教学能力已成为影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含义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教育教学中所占比重日益加大,这就要求高职专业教师完成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角色转变,既要成为教育教学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又要成为学生学习素材的提供者。高职专业教师为了快速地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应该不断地提升专业技能,而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各位老师必须坚持以现代教育为指导思想,在教学活动中合理地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高职专业教师把教育现代信息化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的关键所在,在我国的素质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新的教学理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信息化教学能力指的是什么呢?一方面,是指高职专业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解决教育教学中有关问题的能力,如终身学习能力、良好信息素养、科学研究能力等。另一方面,是指高职专业教师在现代信息化下完成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及评价所应该具备的个体心理特征和以现代信息化为基础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高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构成

(一)信息技术和专业课程相结合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本学科课程教育体系,使其成为教学工作中重要的教学媒体。换句话说,高职专业教师应该将信息技术、资源、方法和相关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更好地完成本学科课程的教学,以达到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学习的目的。

(二)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依照教学目标,遵循信息化教学规律,认真权衡教学各个要素的现实状态和动态关联,运用现代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及系统科学等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将信息技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利用,将使高职教育的教育环境、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发生重大变化。因此,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是高职专业教师的必备能力之一。

(三)设计和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网络等多种现代信息化手段,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创设知识性、趣味性及形象化的情境。高职专业教师需要利用教育技术手段进行信息化环境的课件制作,熟悉PPT、FLASH、PHOTOSHOP等软件的使用,运用这些软件处理专业课程教材的内容,将课本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与社会接轨的现代化人才,所以设计和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也是构成信息化教学能力之一。

(四)实施信息化教学的能力

信息化教学的实施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要求高职教师具备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及教学设备的使用、对自己授课和学生课堂学习有效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要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对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活动方法和能力方面把握和开展,这符合新时代下对人才的要求,同时也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必经过程。

(五)监控信息化教学的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视教学活动为意识对象,对教育教学过程不断地进行计划、检查、评价、效果反馈、效果控制和质量调节的能力。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对高职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监控能力的要求更高,高职专业教师应当树立自觉的意识,对教育教学的每个过程、每个要素进行全面监控,以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三、提升高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途径

(一)提高学校对教师信息化教学工作的重视度

教学质量为学校的的立校之本,而教学水平则是高职专业教师的立业之本,各大高校应将教学工作置于头等重要的地位。学校的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全校形成领导重视教学,教师钻研教学的良好风尚。同时,高校应该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持和软件环境,如建设校园网络基础支撑平台,实现校园数字化,增大数据库容量及学科涵盖面,使数字化校园在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上发挥最大的作用。另外,高校应该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使用其他多种专业化的信息化教学平台,调动广大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自觉的提高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

(二)开展相关的培训

为了提升全高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水平,学校应开展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培训内容和形式。培训的内容尽可能广泛,涵盖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现代学习理论、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及现代信息技术等。培训形式应该具有针对性,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努力做到使现代信息化技术与不同学科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事半功倍的提升高职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三)高职专业教师加强自身学习

在知识信息化和全球教育资源共享的今天,高职专业教师应具有时代紧迫感,培养终身学习现代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緊跟本学科发展前沿;加强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及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知识的学习,为自身专业发展和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为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天龙,马丽.大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构成要素探析[J].当代教师教育,2013.

[2]胡晓玲.大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

[3]申继亮,王凯荣.论教师的教学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

[4]全宏瑞,温守轰,姚惠伶.论教师信息素养及其培养方法[J].教育探索,2010.

[5]秦莉.大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构成与提升[J].中国成人教育,2015.

作者简介:

马琴(1979—),女,重庆人,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基金项目:2015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信息化视阈下高职专业教师素质提升研究,项目编号15SKG265。

猜你喜欢
高职信息化专业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月“睹”教育信息化
部分专业介绍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