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复习

2017-05-09 22:17李自金
速读·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阶段题目

李自金

摘 要:初中阶段学习的数学知识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有一部分是为了扩展知识面而学习,有大部分的内容是为了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而进行学习的。在进行数学复习时,任课教师需要结合相关的考试内容大纲和考点为学生进行具体知识点的重难点划分,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和复习内容。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复习;数学基础在安排数学复习教学时,任课教师要明确复习的目的和方向,为学生做好复习指导工作。初中数学复习主要是让学生将所学内容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清楚数学章节之间的脉络和联系,巩固学习的知识,增强对知识点和定义、定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创新的数学思维,增强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数学学习的基本素养,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为今后的考试和学习培养能力、奠定基础。接下来,本文将针对初中数学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复习展开讨论。

一、对复习的不同内容和阶段进行分类

数学复习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记忆、练习、测试和总结。每一个阶段都有对应阶段应该完成的目标和任务,每一个阶段之间的内容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但是一旦错过了就会影响整体的复习效果,并且没有从头再来的机会。因此,在每一个阶段,任课教师都必须针对学生的不同进度和复习的特点,安排适当的任务和目标,从而保证复习效果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记忆阶段

记忆阶段,顾名思义,就是将之前所学习的基础的数学定义、定理等概念性的知识点熟记下来。但是这里的熟记不是指让学生死记硬背,也不是囫囵吞枣,而是学生能够系统性的、有计划的、有逻辑的进行记忆和背诵。在这一阶段,任课教师需要对课本学习的章节和内容进行总结,为学生罗列出一个大概的逻辑框架,引导学生根据思维逻辑的顺序进行知识点的归纳,在此基础上进行记忆和背诵。

这种效果不同于学生自己进行死记硬背的效果,在学生总结归纳后记忆的知识点往往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可以从一个知识点牵连到另一个知识点中,让学生可以举一反三。每一个任课教师在分析考试试卷中都能够发现,现在的考试题型已经越来越灵活,越来越趋近于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点的能力,而不是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同时,在考试题型方面,每一个题目考查的内容一定不是孤立的、单一的,而是能够将很多相关的内容进行串联,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果学生只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单独的记忆和练习,那么在综合运用知识点时,学生往往没有能力将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整合然后答题。因此,在复习阶段任课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发现每一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且能够根据他们之间的联系进行记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在考试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

(二)练习阶段

复习期间的练习与日常学习基础知识时的练习不同,日常学习基础知识的练习主要以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学会运用、增强记忆为主,而复习期间的练习首先在难度方面就有所提升,其次在题目的复杂性方面也要有所突破。另外,复习的目的也主要是以学生能够充分应对考试为主,因此在时间训练、正确率训练和步骤完整性训练方面也要有所侧重。

在数学考试中,每一个知识点的考查内容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在出题的内容上也会有其独特的题型和考查范围。只要能够有类型题的出现,其知识点的解答步骤和方法一定可以通过总结、归纳找到必然的答题规律。但是很多学生在日常的复习中,关注点只在自己是否正确完成了一道题,而忽视了对相关知识点的答题技巧的总结。在考试中,学生不会遇到原本的题目,只会遇到相关的类型题,但是学生还是不会,因此,在练习时充分总结和归纳类型题的答题方法和答题技巧十分重要。

虽然在考试中,一张卷子浓缩的知识点非常冗杂,需要学生加强对综合题的训练,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和综合题都需要学生大量的训练。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进度都不相同,各自的长处和弱项也有所不同,任课教师在安排任务时,应当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具体能力和复习效果,有梯度的对不同能力和进度的学生安排任务。

也就是说,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学习效率较高,能够跟得上任课教师的步骤和节奏,任课教师可以为这一部分的学生安排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进行训练;而学习成绩处于中游水平的学生在学习和复习方面勉强跟得上任课教师的进度和步骤,任课教师可以尽量安排一些基础性较强、综合性一般的题目进行训练,这部分的学生在复习期间要保证训练过的类型题目不会丢分、基础性的知识掌握牢固、难度较大的题目可以根据步骤的推算进行得分即可,这样也能够在数学复习阶段有进一步的提升。对于那些中等成绩偏下的学生来说,他们很难跟得上任课教师的进度,任课教师在这一阶段不仅要关注学生成绩的进步,还要关注学生心理上的变化,因此,在安排任务方面,任课教师可以尽量安排一些基础性较强、难度较小的题目进行训练,在保证他们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三)测试阶段

前期大量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在考试中能够获得较好的成绩,但在考试中,决定考生成绩的不只有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有学生的考试心态等因素。而且越临近考试,学生的心态波动幅度就会越大,任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复习阶段都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心态变化,并采取积极地方式为学生进行心态的训练。无论是日常的训练还是临近考试时的模拟测试,学生都要时刻保持着一种正式考试的心态来面对,在不断的测试中提升自己的答题能力,调整自己应对考试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真实的测试出在真正考试中自己到底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从而让自己在考试前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调整和弥补。

数学这门学科更加注重对学生心态的考查,考试时影响初中学生对数学题目的作答情况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前面一场考试的答题情况和难易程度也会影响到数学考试的发挥,同时,数学题目的难易程度如果超过了学生的预期,学生在考场上的发挥也会受到影响。在测试阶段,任课教师可以采用模拟考试的方式,在不断地测试中提升学生从容应对考试的能力。

(四)总结阶段

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前面三个阶段所学习到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其实在前面三个阶段进行时期,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及时根据每一个阶段的复习情况及时的进行总结和复习,根据自己的真正实力进行調整和弥补,力求使自己的能力达到最大。

在总结阶段,不要求学生再进行大量的练习,要及时对以前的总结和归纳进行再复习,这样才能加深印象,保证自己之后不会再出现错误。在总结阶段,学生可以充分研究自己出现错误的具体原因并加以更正,保证自己在考试中不会再出现错误,同时也能够针对不同复习阶段学习到的内容进行归纳,使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不断进行提高。

二、在复习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关注学生自信心的变化

初中数学学习的内容虽然较为基础,但是在复习、练习和考试阶段都会有适当难度的题目出现,有一部分学生在平时学习十分的努力,但是做题时出现很多错误和漏洞,他就会认为自己在数学学习方面不是很擅长,从而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此时任课教师在日常布置题目任务时,就需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考察,还要根据学生学习的进度安排学生对难度不同的题目进行训练。不能让学生只训练基础的题目,要多范围涉猎,才能让学生有充足的能力和信心面对考试。

(二)关注学生的成绩变化

数学这门学科考试的成绩并不能决定学生的努力程度,只能反映学生对某一套类型题的掌握情况,整个考试的过程中不仅对学生的知识点进行考查,还有对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的考查。当学生的成绩发生变化时,导致学生成绩起伏的原因有很多,任课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心态和生活的变化,对他们的行为及时做出疏导和调整,让学生在复习和考试时能够从容应对。

综上所述,初中主要是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的阶段,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安排基础性训练,也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提高进行适当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阶段题目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班主任要做好任课教师的推介工作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联手经营 形成合力
班级管理中任课教师的积极作用
追根求源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