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2017-05-09 10:44徐菁
速读·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书籍软件探究

徐菁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为现代教育引入了一种新的技术形态,相比于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形态,移动互联网的便捷性、动态性更为突出,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催生的各类智能设备,提供了多元化的硬件体系。

基于上述创新教学思想,国内外很多学者业已展开了相关的研究,例如,近年来盛行的微课教学模式、慕课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微博教学模式等,都是在“移动网络+智能设备”基础上,不断衍生出的新型教育模式,而实践也证明,上述模式营造了一种无缝、即时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利用琐碎时间,随时随地教授和学习。本文则以高中地理学科为对象,结合本人教学实践,探究了一种“移动网络+IPAD”的新型教学模式,现将具体的教学策略分享如下。

一、“IPAD+Meteosphere”模式,营造视听动态课堂

IPAD是苹果公司推出的一款智能平板电脑设备,而苹果公司在设计IPAD的同时,也创设了APP Store这一资源应用平台,用户可登录平台,输入注册的账号密码,下载所需的各类应用软件。根据笔者统计,截至2016年3月份,APP Store商店中上线的APP数量已接近100万,下载量超过500亿次,上述应用软件中,涉及地理教育类的软件十分众多,例如,Solar Walk、Park Guide、地理拼图、Meteosphere等,其中,Meteosphere是一款天气类软件,它能够根据全世界850个气象站的监测数据,对未来48小时内的天气进行预报,预报的项目包括:降水概率、气流情况、风势走向、等压线、万米高空气流等,且上述信息都能够以三维动画方式呈现,动态而直观。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便尝试了应用Meteosphere软件,设计教学活动的具体策略。例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上的大气》章节内容中,包含气压带、风带、常见天气系统、全球气候变化等诸多与气象有关的内容,在教学时,我便引入了Meteosphere软件,营造了视听动态化的课堂。譬如,在《气压带和风带》这一节内容讲授时,首先,我将IPAD与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连接起来,为学生展示了软件中动态、三维的全球气候变化图,软件上真实、实时的大气运动图像,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引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我结合软件,设计了几个任务与问题,例如,根据教材中的气候等压线图,结合Meteosphere软件中的等压线,找出南太平洋和西印度洋上空的主要气压中心?结合软件观察,探究实际的大气环流与理论的三圈环流有何异同?……上述问题布置完后,剩下的任务便交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中心,最后,当所有小组探究完成后,我便组织他们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学习总结。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很好地利用Meteosphere软件,设计了视听一体化的教学场景,由于软件的三维效果十分逼真,该种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探究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价值,相比于传统模式下,采用静态挂图或PPT为学生展示大气变化知识的教学形式而言,上述模式的信息化、三维化、动态化程度更高,教学实效性必然更强。

二、“IPAD+IBOOK”模式,构建探究分享课堂

探究与分享,是地理学习的精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并教会他们进行展示分享,应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在将IPAD引入地理课堂,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设计并尝试了一种基于“IPAD+IBOOK”模式的教学流程。总所周知,苹果APP Store中拥有很多与地理教学有关的书籍,例如《华夏地理》《中国国家地理》《高中地理轻松学》《高中地理》等,以《中国国家地理》为例,该书籍为IPAD应用IBOOK上的一款经典地理教学书籍,汇聚了大量的中国地理文字、图片信息,且具有独特的LBS位置定位功能,用户通过阅读书籍,不仅能够获取地理知识,还能够随时定位想要到达的地理区域,并通过社交软件进行分享。

我在教学中,便利用IPAD构建了IBOOK资源探究分享型课堂,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一课结束后,我便引导班上学生,利用IBOOK下载《中国国家地理》这本书籍,查找我国各地著名风景景区的交通旅游图,并通过班级的公共微博,进行分享,大家兴趣满满,通过探究实践,纷纷将自己心目中的旅游胜地图片、文字资料分享至微博平台上,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当然,在IBOOK应用中,类似的地理教学软件不胜枚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善于利用IPAD发现更为新颖的地理书籍,并教會学生以一种崭新的学习方法,去汲取地理学科的知识养分,让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变得更为有趣、先进和高效。

三、结语

IPAD作为一种新兴的智能产品,内含丰富的地理教学资源,包括地理软件、电子书、电子教材等,有效利用上述教学资源,构建全新的,生动的,现代化的高中地理课堂,有着十分现实的可行性。当然,基于条件所限,国内很多中学在日常教学中,还不能提供足够的资金,为学生人手配备一个IPAD作为学习用具,但家中拥有IPAD的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兴趣小组或以课外选修的形式,深入挖掘其中的学习功能,以此作为地理创新教学的突破口,逐渐打造一种别具一格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程少华.基于iPad的教学改革初探[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12.

[2]蔚蓝.美国将iPad应用于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

猜你喜欢
书籍软件探究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设问引导探究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有趣的识花软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书籍与少年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丰富多彩的Android软件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