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发力,让整本书阅读渐趋生本

2017-05-09 10:00张超伟
关键词:好书整本书同伴

张超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74-01

心理学研究显示,人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其同类或同伴的影响。如果人们发现某种行为已经成为其同类的一种流行行为,他们往往也就会跟着做,心理学家们将这种影响称为“同伴影响力”(peer influence)。一位学者在研究中发现,同伴影响力已经不仅仅是社会学或心理学问题,对于企业管理也有重要的启发价值。同时,心理学研究显示,人的年龄越低,认知能力越弱,这种向他心理就越强。基于此,笔者借助“同伴影响力”,在整本书阅读推荐、交流等环节进行了积极尝试。

1.借助“同伴影响力”,带动学生广泛阅读

学生课下会流动自己喜欢的书,比如《阿衰全集》《植物大战僵尸》《查理九世》等等,只是他们的品味与老师的预期有差距而已。为了让学生读上“好书”,在分享中更有成就感,笔者在语文课上开辟了一个专栏,称之为“好书大家享”。为了保证推荐质量,笔者要求学生,只有说出充分的推荐理由才有资格站在讲台分享。实施中,笔者发现学生特别乐于向别人推荐,与他人分享。有些学生经常围到笔者身边,争嚷着推荐自己的新书。每一期“好书大家享”分享会上,都有十来人走上讲台。他们推荐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小说,有童话;有绘本,也有桥梁书和文字书;有从内容方面推荐的,有从个人感悟方面推荐的,还有从获得的写作方法层面推荐的……

课内的推荐会自然而然地延伸至课外。学生在日记中真实记录了“同伴影响力”下火爆的“推书”场面:

抢书大战

姜奕博

今天我带了《猫头鹰王国》系列图书,它的人气很旺哦!同学们见我搬着这么多书走就向教室,都七嘴八舌了起来。

“姜奕博,啥书啊?”

“借我看一本行吗?”

……

“算了,给你们吧!谁要《暗算》(一)?”

“我要!”陈紫晗抢到了书。“我以前看过《险途》(二)。”她补充道。

“现在谁想要《扰乱》(五)?”我高声问道。

“我!”“我!”“我!”无数个声音犹如惊涛骇浪般涌进了我的耳朵。

我出去上了个厕所,回来一看,最精彩的一部——《决战》(十五)竟然不见了。我在班里东晃晃,西逛逛。最终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周午晟。

“周午晟,把书给我交出来!”

“好的。”周午晟居然露出了一副很不情愿的模样。接着他从桌肚里缓缓掏出了两本书:《决战》(十五)和《金树》(十二)。这个家伙,好看的尽被他一个人拿走了,别人还怎么能看到呢?自私自利!

只要是我们家的书,本本都是顶呱呱的。下次,我一定会带更多更好的书来供你们疯抢的!

如此不再把好书推荐、阅读漂流当成是老师课堂上的专权,积极鼓励学生上台推荐,更鼓励学生课外自发推荐,逐渐形成“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教师引导”这样一种良性循环,广泛阅读、持久阅读就能得到保障。笔者认为,借助“同伴影响力”下的整本书阅读推荐,至少解决了以下问题:

(1)弥补了老师推荐面窄的问题。

(2)解决了学生阅读兴趣與老师推荐不吻合问题。

(3)弥补学生阅读取向单一的问题。

(4)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5)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发展和口语交际。

(6)享受了分享的快乐。

2.借助“同伴影响力”,推动学生深度阅读

问题单是整本书阅读交流中常用的工具,能为学生提供学习抓手,帮助其明确学习目标,带动其深度阅读思考等等。但是,靠老师事先预设好问题单,某种程度上就是老师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抛开这本书的交流,换一本书,学生依然难以深度思考。何以如此?与学生没直接参与有莫大的关系,为什么不尝试让学生同伴合作自主设计问题单呢?

在班级共读《哈莉特的野兔》一书时,学生提出了许多好问题。可以说,这些问题并不亚于老师预设的问题:小巫还会来地球与哈莉特相会吗?小巫“送”给哈莉特多少惊喜?小巫的学生长大后会像小巫一样会变吗?帕斯星球真的存在吗?除了地球,有没有星球真的有生命……

当然,这些问题是零散的,甚至也不乏一些质量低下的,如何取舍利用和实施?

(1)以小组为单位,聚沙成塔

小组统整本组内问题,讨论问题的有效与否,剔除无效问题,合并、优化相近问题,重新排列有逻辑关系的问题。

(2)以班级为平台,聚焦核心

各小组汇报问题单,保留全班最感兴趣的问题,老师对需要继续延伸、补充的话题进行优化,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引领作用,毕竟学生的某些问题认识深度有限,尤其是阅读策略和文学素养方面的问题,学生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甚至无人问津,需要老师在必要时推一把。

(3)以问题为核心,深入探究

围绕学生自主形成的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探究。

同伴的问题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他们会很自然地体会到,同伴可以设计这样的好问题,我为什么不能?他们不会带着仰视甚至畏惧老师的问题那样看待同伴的问题。这,就是同伴影响力。试想,这样不断优化、重整的问题来自学生,深度阅读还遥远吗?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在整本书阅读推动中,为师者也应该认识到,阅读者——学生才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阅读的根本力量。从阅读推动的意义和最终目的上来说,学生是本位的。充分发挥同伴影响力,正是激发学生活跃起来的重要策略,也是实现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持久阅读、深度阅读的有效形式。因此,笔者呼吁:应当借助“同伴影响力”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力”,让整本书阅读直抵生本。

猜你喜欢
好书整本书同伴
推荐一本好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好书共享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