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县黑水河乡土地流转状况调研报告

2017-05-09 17:20吴思梦马立宝
速读·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荒山柿子土地

吴思梦+++马立宝

一、实践背景

(一)实践主题

土地流转·生态经济

(二)实践地点

元氏县黑水河乡

(三)实践日期

2016年1月24日—2016年1月28日,共5天

(四)实践形式

座谈

(五)实践背景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成為稳定完善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

(六)实践目的

近年来随着农业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社会化服务不断增强,对土地经营规模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些都为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建立健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下乡村深入了解土地流转的具体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为土地流转的发展做出微薄贡献。

二、元氏县黑水河乡概况

黑水河乡位于元氏县西部,全部为山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有元氏“西藏”之称。西与井陉县苍岩山镇接壤,元氏县最高峰磨寨山位于本乡境内,海拔1136米。全乡辖12个行政村,行政区域60平方公里,人口有14000人,3300户,耕地20000余亩,旱地18000亩,水绕地2000多亩,属于干旱缺水地区。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十年九旱降水集中在7、8、9三个月份。

虽然地处偏远,土地贫瘠,但全乡上下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鼓舞下,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经济和社会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下面从经济、社会两大方面做一介绍:

(一)经济方面

黑水河乡主导产业是农业,基本无工业,属于典型的农业乡。黑水河乡的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大农业。

1.种植业

种植业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小麦;经济作物为红薯,花生,油菜,谷子,豆类。亩均纯收入,外加国家粮食直补每亩84元,可达到700元。

2.林果业

大红袍柿子是黑水河乡的一大特产。柿子一品质细腻,甘甜可口,营养丰富而著称,曾多次代表市县参加省市农副产品博览会并且获奖。特别是前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来过黑水河乡的明秀村,并对柿子给予高度评价而远近闻名。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曾大量出口日本。柿子收入曾经是农民收入的大部分。近年来黑水河乡林果业得到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优势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3.养殖业

全乡养殖业以养鸡为主,鸡蛋存栏80万只,年纯收入1600万元。

当然,其他经济来源还包括外出务工人员,农产品和食品的加工,汽车运输等等。

(二)社会发展状况

1.人文资源

黑水河乡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它是战争年代的革命老区,抗日县政府曾在此驻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黑水河会议在此召开,并由邓小平同志主持;在抗战时期义勇军和八路军并肩战斗,印证了中朝友谊,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立“抗战文学碑”以示纪念,现任中国文联主席的铁凝参加了揭碑仪式。

2.社会事业发展

在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良好。黑水河乡中考同同类相比名列第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新农合参合率为94%,计划生育率92%。

基础设施发展较快。公路实现村村通,街道硬化位居全县前列,沼气拥有量600座,20%的农户使用清洁能源。售电量(前仙供电所提供不含马岭村)2008年249万元,比2007年提高7%,电器化水平明显增高。农业机械化基本取代畜力耕作的主导地位,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

三、黑水河土地流转状况

近年来,黑水河乡从区域实际出发,明确“生态立乡、旅游兴乡、林果富乡、科技强乡”的发展思路,在鼓励农民大力发展林果产业的同时,动员、引导土地经营零散、劳动能力不足、资金开发困难的农民向企业大户流转集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农村外出打工人员往城市转移率上升。黑水河乡有一万四千居民,有劳动力水平者占百分之四十。其中有两千多人外出打工。外出打工人员一般都在四十岁以下。在黑水河乡将土地租出去的大部分为留守妇女。目前,全乡累计流转土地荒山面积达到2.7万余亩,土地流转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现将黑水河乡土地流转状况及利用发展前景综述如下。

(一)黑水河乡资源优劣势分析

1.优势

(1)黑水河乡山场资源丰富,低价低廉。全乡荒山面积40000余亩,具有十分可观的开发潜力。

(2)自然生态特征明显,空气和水源质量良好,有“天然氧吧”之称。十分适合旅游开发,发展生态农业,组织林果采摘等活动。

(3)黑水河乡矿产资源丰富,铁矿品位高,储量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劣势

(1)黑水河乡境内只有两条公路穿过,等级不高,交通比较闭塞。

(2)水资源稀缺是制约各行业发展的瓶颈。

(二)土地流转现状

1.土地流转现状

土地流转主要区域集中在南沙滩、三道坡、王家庄、大寺峪生态旅游开发区一级荒山承包区叉花地。截至目前,流转土地面积约3000余亩。其中,南沙滩尚然设施农业,优质苹果优质酸枣基地1100亩;王家庄九寨庄园、正国庄园、爱国庄园等940亩;大寺峪生态旅游开发区300亩;三道坡城子岗核桃基地300亩,其他荒山叉花地400亩。

2.荒山流转现状

荒山流转自2000年后开始已基本形成常态化、据初步统计,荒山流转面积达到2.4万亩,荒山面积49%。其中大寺峪生态农业旅游开发4000亩、佃户营杏花峪生态旅游开发区4000亩。胡家庄村长舞生态农业开发区,百存庄园、龙江沟、岚子西沟、涝片、老河岩达4500亩、旷村红石嘴,寨子沟,三叉沟4000亩,南沙滩西山、库区4000亩、北沙滩九牛寨1000亩,三道坡照铺、四架山1000亩,王家庄、明秀村、黑水河、北村庄等荒山2000亩。

黑水河乡在土地流转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努力做到“三个统一”和“三个分户”。三个统一为:统一规划,统一苗木购置和统一技术指导。三个分户分别为:分户栽植,分户管理和分户收益。

事实证明,土地流转不仅可以使原承包户从中获利,而且也给开发企业(大户),提供了发展空间,并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其中:南沙滩“河北尚然设施农业开发公司”,土地租赁年年资金双八百,不仅使失地农民收入有保障,而且企业建设设施大棚200亩,已经发展蔬菜、果树达10多个品种,取得了明显成效,被石家庄市农业局授予“千亩设施农业示范区”。大寺峪、杏花峪两大生态旅游开发项目也被元氏县列入“十大攻坚”重点项目。近年来,全乡引进北京、吉林、河南、石家庄市周边县以及本乡籍在外企业家、离退休干部的企业达到24家。全乡共建成标准化庄园28座,且基础建设实现了水、电、路三通,发展核桃、苹果、樱桃、寿桃、柿子、石榴、美国红李等果树12种,初步具备接待能力。综合近年来土地状况,,总体上发展态势良好,发展规模及形势为今后土地规模适度经营,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打下了良好基础,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土地流转形势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四、黑水河乡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观念的束缚严重阻碍了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受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影响,农民主要依靠土地生存,而且绝大部分的收入也都是来源于土地,这就使得农民对土地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在很多农民的认识中,土地就是他们的最后一道保障。在黑水河乡,由于该乡全部位于山区,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更是可想而知。该乡的一部分人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对土地流转缺乏正确的认识,思想意识保守陈旧,认为土地流转后自己就会失去土地的经营权和使用权,宁可土地半耕半荒也不愿意流转给别人。这种传统的思想观念给当地的土地流转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二)规模经营主体发展缓慢

受缺乏资金、农业比较效益低、投资风险大等因素影响,黑水河乡的土地流转发展缓慢。土地流转的主要项目集中在荒山的开发和承包上。从1984年起,该乡将荒山的开发承包下放给个人,但是荒山开发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原承包户特别是经济条件差的农户,“常年治理不见效,常年栽树不见收”,多年来未能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以柿子的种植为例,黑水河乡是大红袍柿子的故乡,柿子以品质细腻,甘甜可口,营养丰富而著称,曾多次代表市县参加省市农副产品博览会并获奖,特别是前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曾去黑水河乡明秀村,并对当地的柿子给予了高度评价。但是大红袍柿子的种植并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一家一户的种植方式使得柿子的品质、产量下降,农民的收入降低,生产积极性不高,老树逐年减少,新树的种植跟不上,再加上柿子本身运输难的特点,使得当地的柿子没有在市场上形成竞争力。

(三)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长期以来,黑水河乡的土地和荒山的流转都在村集体的内部进行,流转信息完全靠熟人社会的自然状态传递。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农民离开农村到城市里务工,据了解,黑水河乡有14000多人,每年进城打工的有1700~1800人,使得农村劳动力相对不足,由此而产生了农民之间自发的流转形式。在近几年的土地流转过程中,随着基层领导组织的介入,黑水河乡的土地流转形成了一种“双八百”模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土地流转进程有了明显加快。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的土地政策不断走向市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作为财产权的一种体现越来越为农民所知晓,农民对流转中介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县、乡农业管理体系日趋弱化,在引导土地流转、提供信息服务、化解矛盾纠纷方面的能力存在明显不足。

(四)财政扶持力度不足,难以形成完善的市场机制

通过在黑水河乡的调研发现,不论是基层组织干部还是土地流转农户、土地流入户都希望在土地的流转过程中能够得到优惠的财政措施。从农民方面看,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成千上萬的农民从农村土地上解放出来成为城市务工人员,他们有很强的土地流转意愿,但是土地流转的价格过低,很多的农户宁愿选择土地空闲,这就严重制约了当地土地流转的进程。而从土地流入户方面看,前期大规模的经营投资已经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加上后期规模化经营的管理投入,如果没有对应的财政补贴,黑水河乡长期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很难实现。

五、黑水河乡土地流转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宣传领导工作,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土地流转工作的前提是遵循自愿的原则。受传统思想和自然条件的影响,黑水河乡土地流转工作必须做好宣传工作,强化农民的流转意识。可以采取广播、宣传海报等方式向农民呈现土地流转的意义及相关法律的规定,普及一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面的基础知识,使他们对土地流转有一些基本认识。另外还可以对性的宣传国家的法规政策,特别是《农村土地承包法》,让农民明白国家对农村土地的关注及国家对农民生活的关心,打消他们认为土地流转只是短期的这一误解。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意识到进行土地流转能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收益。针对这一点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成功例子对他们进行引导,让他们的思想得到最根本的改变,让他们看到大规模经营的好处,这样他们就会主动参与到土地流转中来,从而提高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二)大力培育新型主题,加快土地规模化经营

培育新型的种植大户,将一些专业大户的经验当做典型进行大力推广,选择有发展前景的专业大户作为试点,对其进行支持和鼓励,努力建立大规模的农、畜生产养殖基地,进行规模经营。在黑水河乡主要的粮食种植区域南沙滩、三道坡、王家庄、大寺峪等,已完成流转土地面积约3000余亩,主要的粮食作物玉米、小麦,经济作物红薯、油菜、豆子、谷类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要大力鼓励企业开发,允许龙头企业以租赁的方式流转农户承包地,发挥资源和产业优势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统一布局、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加快新产品、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达到规模经营的目的。在以后的土地流转工作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传播作用,把具有代表区域的地标优势和成果向社会展示,吸取更多的外来企业开发以及入股加盟。同时鼓励本乡外在退休干部、职工、民营企业家运用自身优势投资家乡建设。

(三)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保证土地市场信息畅通

黑水河乡目前的土地流转很大程度上依靠基层组织的引导,缺乏专业的土地流转中介机构,这就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土地流转信息的传播,因此,要在中介组织的建设方面加大力度,使土地流转信息达到最大公开化,保证土地流转信息畅通,避免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象主要集中在熟人、亲戚朋友和本村人之间,狭小的流转范围会导致了农地流转市场信息的闭塞,使得“买主找不到卖主,卖主找不到买主”的现象频繁发生,因此利用各种渠道手段来公开土地流转信息成为重要的举措。在当前,科学技术发达,信息网络普及,除了利用电视和纸质媒体来公开土地流转信息,网络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项工具。

(四)加强土地流转政策扶持力度,做好组织领导工作

有力的政策扶植,会推动土地流转的发展。我们在黑水河乡调研中发现,该乡的土地流转工作中形成了许多成功的做法,例如“三统三分”(统一规划,统一苗木购置,统一技术指导,分户栽植,分户管理,分户收益),土地流转“双八百”以及该乡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山当地种,树当粮管,山地兼做,以林为主”的工作方针,这些成功的经验应积极践行。地方党委政府还应该把土地流转作为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要加强这方面的组织领导,从企业开发占地、用工、建设给与全方位的支持,为黑水河乡的经济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通过对元氏县黑水河乡土地流转状况的调研,不难发现该乡在农村土地流转方面存在着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高,山区土地碎化等阻碍土地的规模经营的问题。我们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希望可以促进该乡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作者简介:

吴思梦(1991.5—),女,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河北经贸大学,伦理学专业,研究生。

马立宝(1991.4—),男,河北省保定人,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研究生。

猜你喜欢
荒山柿子土地
把荒山打造成4A景区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秋落柿子红(油画)
捡柿子
来自柿子的烦恼
荒山植树造林新技术应用研究
自己熟的柿子
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分析
小猴栽树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