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育人—转化后进生

2017-05-09 11:15冯建军
关键词:学习成绩关心后进生

冯建军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80-01

后进生通常指那些在思想品德和学习上表现比较落后或缺点较多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是一个令老师、家长和社会伤脑筋的群体,他们共同的缺点是:缺乏学习欲望、学习成绩差、意志薄弱、不愿吃苦、自卑感強,有的还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和是非观,不良习气严重。在班级集体的比例较小,但影响甚大,教师若不及时教育或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当,会影响到整个班级集体,使班风不正、纪律涣散,甚至影响正常的教育工作,还会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不良后果。对此,为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就后进生行为心理特征,成因及教育转化谈谈肤浅的体会。

一、后进生的行为表现及成因

后进生由于思想品德和学习上的落后,以及周围环境对他们的看法造成了他们一些特有的行为,一般表现为:厌恶学习,惰性大,纪律散漫,惹是生非,说谎欺骗,有的甚至旷课,小偷小摸,打架斗殴,对此,如果教育不当或不力,则会经常扰乱教学秩序,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后果极为严重,分析后进生行为表现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影响

有的后进生家长自身素质较差,教育孩子的能力、方法欠缺;有的对子女娇宠溺爱,有的粗暴武断,动辄打骂,有的家庭不和睦,使子女失去家庭温暖,生活无着落,精神无依托,有的家长对子女极不关心,对子女思想、学习不闻不问,有的家长思想首先败坏,使子女“近墨者黑”。

2、社会环境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社会环境越发复杂,信息越发繁多,某些社会丑恶现象对青少年起着潜移默化的腐蚀作用,如金钱交易,权力交易及社会文化中不健康因素都在毒害着青少年,而后进生易受周围环境左右,消极的社会因素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个性品质的健康发展。

3、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不再适应当前“多元化”“多色彩”的特征,加上有的老师教育方式不当,教育要求过高过严,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自身行为的不规范和处理问题的不公正,都会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有的学校教育工作不力,秩序混乱,也会导致后进生的形成。

4、学生自身的不良心理障碍

现在的学生经常是生理营养过剩,成熟较早,心理营养严重不足,意志比较薄弱,经不起挫折,而这些在后进生身上更为突出,他所难以分清是非、善恶、美丑、极易上当受骗,误入歧途。有的学生逆反心理严重,不愿意接受师长的正面教育,思想品德低下,以丑为美,知错不改,执迷不悟,胡作非为,后进生往往存在着认识、意识、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心理障碍。

由此看来,后进生的形成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环境所造成的,他们的行为往往不仅是思想问题,更多的是心理问题,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或环节没把握好,思想认识跟不上,一度落后。由此,他们在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失败体验,受到的多是冷眼、斥责,以致意志消沉,自暴自弃,但是他们也有其自然善良的内心世界,他们渴望成功,渴望受到尊重,因此,只要教育得当,付出艰辛,就一定能转化他们。

二、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基本途经和方法

从后进生行为表现的成因分析中,可以看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他们的教育转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认为,其对策应该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其体会是:

1、动之以情,深于母爱,晓之以理,细如雨丝

后进生往往生活在此受人歧视和嫌弃的阴影里,他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关心,久而久之,就与同学和老师在心理上产生对立情绪。但后进生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在他们未成年之际,需要我们的指教,点拨,我也曾经从关心爱护他们出发,了解他们的校内外表现,与他们交流谈心,必要时登门家访,努力为后进生创造一种宽松、平等、和谐的精神氛围,不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同时向他们讲明道理,让他们做自我剖析,认识自己的不足,循循善诱,对他提出一定的行为要求,使他们乐意去改正缺点,接受老师的教育。我认为,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名优秀生是同等重要的。

2、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唤醒他们的上进心

我认为,一个人在生活中往往会由于某个重要人物不恰当的评价而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学生来说,老师就是重要人物,如果我们经常地批评后进学生,否定他们,以训斥或挖苦的态度对待他们,那么后进生就感到自己笨,从而影响自信心,产生自卑心理。反之,如果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鼓励,就能从中获得信任感,产生自信心。因此,我平时比较注意对后进生的态度和评价,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他们,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有针对性地做好转化工作,如有的后进生成绩较差,不守纪律,但打扫卫生十分卖劲,我发现后,不失时机地加以肯定和表扬,并希望他在其他方面也做得更好一些。之后,这位学生确实进步很大,学习成绩也有了起色,纪律也比以前遵守得好多了。

3、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学习是学生的第一任务,成绩是学生的第一面子,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学生的心理变化息息相关,作为后进生,他们渴望在学习上有所提高,但由于基础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在学习上难度很大,所以教师必须因势利导,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随着成绩的提高和知识的丰富,他们的是非观念逐渐明朗,不良习气就容易克服。当他们有了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转化工作就会顺利进行,在帮助后进生提高成绩方面,我从不操这过急,也不对他们要求太高,而是关心其学习过程,关注在学习中付出的努力,不只是关心成绩提高了多少,而是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尽量少进行横向比较。特别是要注意他们付出努力而一时未见成绩时,要及时鼓励他们,为他们创造激发学习兴趣的条件,给予他们更多的体验成功的快乐的机会,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他们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

4、组织课外活动,了解后进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通过集体的力量来感化他们

对后进生的转化离不开集体的力量,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华,通过集体观念和纪律来约束他们,还可以使其学会吃苦耐劳,如何团结合作和关心爱护别人,集体的这种潜移默化作用给转化后进生思想带来有利条件。

5、了解出现反复的原因,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后进生要摆脱不良道德行为的束缚,提高自己思想觉悟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转化工作不能一劳永逸,要深入了解出现反复的原因,要正确对待,常抓不懈,耐心细致地引导他们,总结经验教训,减少反复次数和程度。因此,必须把这一工作做到前头,抓住苗头,防患于未然。

三、小结

总之,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方面,教师不能对后进生存在任何偏见,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可爱之处,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投入到该项工作中去,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光有良好的动机而缺乏科学的方法难以达到预想的目标,必须不断加深自身修养,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加之科学理论的指导,才能使后进生早日实现质的飞跃,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猜你喜欢
学习成绩关心后进生
开心与关心
如何对待后进生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
掐断欲望的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