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体育趣味化教学策略

2017-05-09 15:40赵彩霞
关键词:趣味化小学体育

赵彩霞

【摘 要】小学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时段之一,同时还是学生实现成长进步的有效基础。小学体育教学不仅要顺利实现教学目标,而且要提高学生整体身体综合素质。重视体育的趣昧性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每一个体育教师应当不断追求的目标,也是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

【关键词】小学 体育 趣味化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211-01

小学体育教学承担着小学生素质提升的重任,体育教师在教学时,既要注重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增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是一门以运动为主的学科,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在实际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在趣味的引导下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这样的体育课也会更具生机与活力。

体育既能强身健体,而且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能反映国家的综合实力。纵观当下,肥胖、近视的儿童越来越多,情况也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体育锻炼时间太少,体育形式比较枯燥无味,很难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如何激励学生主动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一直是我们考虑的问题。而创新性地进行体育趣味教学,则是本篇文章需要探讨的话题。

一、增加趣味性的方法

首先要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习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要想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习氛围变得更加和谐,教师首先需要调整的就是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上课之前,多和学生交流,多观察,总结出学生最喜欢的运动,在体育课上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此外,也要建立有序的课堂,要提高教师言辞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让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

其次,开展竞赛活动,增强学生兴趣。尽管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但是他们的好胜心都比较强,喜欢去竞争。体育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体育课上适当开展竞赛活动,使课堂气氛更为活跃。这样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还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在设置竞赛活动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寻找出适合他们的竞技项目,并且给予创新,让学生们都能在竞技活动中感受到体育精神。

二、加强思想教育,启发思维能力

游戏最大的特点就是思想性很强,将游戏贯彻其中也是利于创设趣味性教学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小孩子在开展活动时需要以游戏为基本的。”由此可知,小学体育课也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积极利用周围环境与社区资源,关注课程各领域的有机整合,以此来促进校学生整体、和谐、主动、健康发展。

小学体育课程游戏化的提出,也让教师在如何整合课程资源、整合各领域的最佳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实践。游戏教学也有利于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智力。例如,在教学《冲过火刀网》这一游戏时,多启发学生想一想,如何投中活动目标,如何有效躲避投来的球。这些应变活动都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在锻炼学生们的智力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三、利用体育器材保证学生有效参与体育课堂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爱玩,但是忍耐性差。尤其是传统的以“跑、跳、投”竞技体育为内容的教学模式,既枯燥无味,又会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抵触。基于此,体育教师要和学生们一起活动,用小学生理解的言语与他们展开交谈,多设计一些既有参与性,又有乐趣的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都能体会到运动的快乐。比方说,多引导学生做一些与之相关的运动与锻炼,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体育课堂上真正有所学、有所用,有效了解,并且掌握相关的学习内容,创建有效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器材的练习与锻炼当中,让学生在体育器材的有效辅助下都能进行锻炼,这样也能保证学生的有效参与和实践,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多种锻炼方法,又调动了他们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培养小学生的锻炼意识。

四、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竞赛,进而提高学生合作、竞争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好动、贪玩等特点,而且也喜欢争强好胜,所以,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适当引入竞争,以此来推进教学进程。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能够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设置和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符的竞技体育项目,指导学生展开活动竞赛,营造好的竞争教学氛围,鼓励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教师也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问题,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当中,让学生都能深刻去感受体育学科的魅力,进而树立自信,在今后的生活、学习当中都有勇气去克服困难,在活动中还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三组赛跑”,以两人为一小组,让学生用绳子将相邻的两条腿绑扎起来,在五十米跑道上赛跑,最先到达终点的小组则为获胜方。教师在这一活动中,要分配好任务,选出一部分学生负责计时工作,另一部分学生要维持活动的秩序,保證竞赛活动能够顺利进行。通过建立这种教学方式,既能活跃体育课的教学氛围,又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既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又能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小学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时段之一,同时还是学生实现成长进步的有效基础。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要积极创新,多创设一些趣味性足的模式,让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堂处处充满活力,充满欢乐,让小学生都能在学习时得到欢乐,在增强体质的同时,还能锻炼身体,加强体育锻炼意识。体育课趣味化教学模式的建立是每一位师生共同努力的方向。在此,笔者相信,只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作为指导,一定能真正实现小学体育课的趣味化教学。

参考文献:

[1]秦红波,齐慧;小学体育简易器材课堂教学运用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3)

[2]张杰;教学游戏化——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绿色通道[J];基础教育研究;2015(22)

猜你喜欢
趣味化小学体育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一次对文言知识的创意教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