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唤醒爱

2017-05-09 11:35谢良毅
关键词:奖励机制转化管理

谢良毅

【摘 要】德育管理中的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就是“学困生”问题。这部分学困生扎堆在一起,容易形成一个特别的群体,管理的难度就更大了。笔者从年段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学困生个案的引导和管理,探寻学困生群体转化的有效方法,力求实现德育渗透的最大化。

【关键词】学困生群体 奖励机制 管理 转化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244-02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其基本出发点就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但是,令人忧虑的是“学困生”问题始终是教育工作者比较棘手的问题,它不但是制约教育质量提高的痼疾,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直得潜心研究的课题。“学困生”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呢?“学困生”路在何方?笔者经过细致研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考究,结合年段管理的一些想法,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学困生的影响

对于学困生群体,如果关注不到位,管理不及时,就会出现本人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现象,更为严重的会导致整个班级的纪律散漫,出现混乱。分布在各班的后进生往往会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小群体,他们互相影响,等到影响面会越来越大的时候,甚至有可能在校内形成一股不小的力量,干扰教育教学秩序,影响班风校风。

二、学困生群体学情分析、成因分析

初中生处在认知能力的形成期,心理上是极不稳定的:易兴奋、发怒,、烦躁,情绪难以自控,而且又正处在性生理发育成熟期,受社会环境影响特别大。随着信息时代发展,互联网遍布各地,网络信息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学生上课带手机,放学玩手机、睡觉还抱着手机的现象比比皆是。加之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不足,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两级分化,学困生到了初三,已经成型,往往很难改造,自己管不住,老师没有时间管,久而久之,学困生学习越来越困难,老师离这部分学生越来越远。学困生群体的教育和转化工作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结合日常工作中后进生管理的具体案例和引导方法,笔者谈谈在转化后进生群体方面的一些努力和效果。

三、走进学困生

教育学家杜威说过:你可以将一匹马牵到河边,但你绝不可以按着马头让它饮水。想要让后进生群体跟着你走,跟着你去过河、饮水,一定要在河和水上做足功夫。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把源头治理好,教育工作者的热爱之心至关重要。下面,我谈谈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日常管理上引进“奖励单“机制。即:通过发放“奖励单”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品行发展进行具体、即时、有效的评价,学生的行为只要是正能量的,有助于班级管理的,我们都要求老师以奖励单的形式鼓励学生,挖掘学生的潜力,带动学生的表现欲。这一做法对于班级的后进生极为有效。每个星期每个月进行一次总结,表彰奖励单的佼佼者,鼓励奖励单的落后者,抓段风树学风的同时立学志。这样就让学困生融入班级的管理,不掉队不离队。

初三(11)班的陈怡静同学平常学习不太好,但比较乐于在班级的一些活动中表现自己,但由于学习基础薄弱加之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考试成绩一直很不理想,使之幼小的心灵深处产生了沉重的挫败感,随之而来的是强烈的厌学情绪。奖励单政策之后,陈怡静同学勇于表现的特点被很好的展示出来,出黑板报,捡垃圾,协调出操队伍……语数英等基础学科由于之前的惰性已经成型,很难有突破,陈怡静励志在其他等级学科发奋图强,本学期她的等级学科有三科突破原有水平,均拿到85以上的好成绩。加之老师们发放奖励单也更加科学和人性化,各方面有进步的同学都拿到了更多的奖励单,陈怡静在后期的“奖励单”排行版上乘胜追击,获得了“进步奖”的称号。用她的话说:这是我初中学习以来获得的最高奖项。正是目标管理以“奖励单”的形式客观而形象地反映出陈怡静同学的进步、成就及其问题,增强了她的自信心,带动了班级沉寂的一部分。后进生本人在班级中是有存在价值的,更是有义务有责任为班级做出贡献的,做好自己就是对班级最大的贡献,他们会自觉主动的留在这个认可、需要他们的班级体中。稳定压倒一切,这是毕业班管理的大方向。正如第斯多惠的教育名言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和鼓舞。”差生缺少的是鼓励和肯定,使他的自信心有个落脚的根。奖励单无疑给了这种根脉雨水般的滋润。

(二)整体塑造与个体跟踪相结合、抱拳出击与各个击破相辅相成,树典型的同时找“典型”。

奖励单评价机制大大改善了各班后进生的学习状态,后进生的队伍也能基本稳定。但学困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也不都是个个向上的,总有一些“带头大哥”。他们标榜自由,以强大后进生队伍为荣,沾染了一些社会上的不良习性,很难改造。对于这一部分特殊群体,我们采取了“整体塑造与个体跟踪相结合、抱拳出击与各个击破相辅相成”的工作思路。

众所周知,成绩落后不等于能力落后,成绩落后的学生身上蕴藏着丰富的创造力。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还是以积极引导为主,放低学业要求,增强其道德品质的闪光点。初三(11)班有位同学叫陈茹静,小学父母离异之后,各自都组建了新的家庭。可以说她是一直被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的。初一开始厌学,对同学之间的鸡毛蒜皮的事情津津乐道,我总是有空就和她聊聊同学的事情,借此了解班级同学的矛盾与纷争,把很多可能发生的不良结果提早解决在萌芽阶段,“她既是年段的及时雨,又是年段的安全方向盘”,我总是只有形容她。初二阶段,她开始和社会上的一些女生混在一起,学会了化妆,我总是不厌其烦的说:化的就像猴子屁股,此话糙理不糙。她总是不以为然,为此我伤透脑筋。直到有一天,有位女生在论坛上说她的总总不是,结果和她一起玩的女生也发酵般的对她的化妆技巧评头论足,陈茹芊静忍无可忍,找了几个社会上的女生寻求帮助。事后,陈茹芊被带到德育处,家长们在相互道歉中结束了这场闹剧。陈茹静为了“保守秘密”,独自承担了相关责任,可是帮她出面教训同学的好友再也没有理过她。从陈茹静爷爷家出来的那一刻,我简直怀疑自己的能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结果。过了些天,陈茹静单独找我,她换了新的发型,素颜淡淡,聊天的时候哭了,当时当地她说出的话,我至今印象深刻:老师,我很后悔自己为什么出现在这个世界,当我在德育处的时候,出现在我面前的是别人口中的爸爸和妈妈,我心中的父母离我而去却把我丢给自己;我想真诚的对待身边的朋友,却发现所谓的朋友只是临阵逃脱的违心姐妹而已。一个14岁的少女说出这样的绝望,我不禁也眼红心痛。我安慰她说学校是你的心灵港湾,老师是你的心灵舵手,我们会让你温暖起来的。家庭改变不了再也回不去了,有可能改变她的就是她的校园。事后我改变了很多对她的看法与做法,更多的是关心和关爱陈茹静。我特意把年段的博客建设手把手的交給她,取了个名字:快乐起航。一有时间我就会让她帮忙。每每做完一篇报道,一个图片,一段暖心的文字,我总是第一时间留言下方;利用班会课的时候展示给全年段的同学,最后还要补充说明年段的博客都是经陈茹静之手,一个多月之后,她又成了年段的名人,不过是“博客达人”。

三、于无声处唤醒爱

实践出真知,只有老师真正深入学生,关爱学生,感化学生,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才能从实质上起到成效。教师用一时的爱换回学生一刻的转变,老师用持续的爱换回学生一生的转变,教育的意义就在于此。用爱换爱,用真心挚爱换回原始初心,我认为这是管理和转化后进生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中学实用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高万年.更新教育观念报告集.[R] 教育部基础教育编 ,2001年。

[4]杨廷英.浅谈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M]东南民族师专学报,1999年第四期。

[5]魏书生 教育工作漫谈 译林出版社 2013年

猜你喜欢
奖励机制转化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地方高校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的管理机制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