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属国企文化建设现状及思路

2017-05-10 11:55郑恩强
企业文明 2017年4期
关键词:省属建设文化

郑恩强

陕西省省属国有企业的发展状况,越来越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春节来陕视察,对陕西提出了“追赶超越”的殷切期望。目前,陕西省国资委监管的国有企业42户,总资产已突破2万亿元,在陕西省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研究陕西省省属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现状,督促和指导企业提升文化建设水平,对于促进企业管理上台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陕西省省属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

基本做法

近年来,省属国有企业立足实践,突出实效,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创新、打造企业品牌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涌现出了以延长石油、陕煤化、陕西能源、陕西有色、陕西建工、西部机场等知名企业为代表的优秀企业文化群体和名牌集群,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对推动国有企业做优做强做大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15年优秀企业文化成果展的总体情况来看,参展的32户企业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各个层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注重顶层设计,筑牢推动文化建设的发展之基。从国资委监管角度分析,2004年陕西省国资委成立以来,就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进行着不停的探索,2007年制定《关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整体推动监管企业的文化建设;2008年对25户省属国有企业及其86户子企业进行了文化建设工作调研,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2009年、2011年分别召开了监管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和系统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2012年在系统企业中开展文化建设示范点评选活动,同时修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见》;2015年举办陕西省省属国有企业优秀文化成果展,对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进行集中对外展示,在陕西乃至全国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展览活动还获得陕西省委宣传部年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2016年编辑出版《铸魂追梦——陕西省省属国有企业文化成果集萃》,完善顶层设计,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加快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形成完整的工作思路。

从企业集团层面来看,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各企业始终坚持把建设优秀文化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有效保证和强大动力,自觉把文化建设纳入企业长远战略发展规划范畴。延长石油、陕煤化、陕西能源、陕西有色、西部机场等企业都制定了文化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绝大多数企业建立了以党群部门为主、其他部门積极参与、全体员工共同推进的文化建设运行机制,既保证了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的一致性,又对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实施过程进行了规范指导,对文化建设有效推进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

加强典型引领,夯实推动文化建设的舆论环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企业文化只有得到广大员工的一致认同并转化成自觉的实践,才能使其成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各企业运用多种形式,大力宣贯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等文化理念,使企业文化的触角延伸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走进每一位员工的心中。2012年,陕西省国资委在系统企业中开展企业文化示范点评选活动,先后评选出12户企业作为系统企业的文化建设示范点,经验材料在全系统进行推广宣传。2015年,在全系统开展“四德”先进人物评比活动并组织报告团到企业巡回宣讲;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文明家庭标兵陈若星等“四德”好人、陕西好人层出不穷。2016年,陕西省国资委在法士特集团举办曹晶同志先进事迹新闻发布会,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延长石油、地方电力、陕西建工、陕汽集团、法士特集团等企业通过公司歌曲、在企业媒体开辟企业文化专栏、制作发放企业文化手册等多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全方位、多角度地大力宣传企业精神、文化理念、核心价值观等,做到使企业文化入心入脑,耳熟能详,为推进和创新企业文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突出行业特色,铸就具有个性特征的品牌文化。2015年省属国有企业优秀文化展结果表明,企业普遍能够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建设,初步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和企业个性的文化建设体系。延长石油“埋头苦干”的企业文化薪火相传,油田公司的党建文化走进央企课堂,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陕煤化集团紧紧围绕“一体多元,彰显个性;和而不同,共存共荣”的“十六字”文化建设方针,制定集团《视觉识别系统手册》《企业文化手册》和《安全文化手册》,用制度整体推进文化建设融合,统一规范使用视觉识别系统。所属企业的“5+5”岗位管理文化品牌、“三型六化”企业品牌、“北元模式”等等,为集团公司实现“打造中国一流安全节能环保能源化工企业”发展愿景提供文化支撑,2015年集团顺利入围“世界500强企业”行列。陕西有色坚持“集而能团、和众聚生”的品牌文化哲学,唱响“让资源更有价值”的品牌口号,所属宝钛集团积极实践“智慧金属钛时代”品牌文化。原西部机场集团总裁何喜奎著书《文化成就企业》,铸就企业长远发展之魂;“陕国投”突出金融服务行业特色,成功打造“受人之托、诚信理财”文化理念,已成为中国信托业和资本市场著名品牌。

融入企业管理,带动企业创新发展上台阶。实践证明,文化建设只有紧扣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近年来,延长石油集团“埋头苦干”精神、“让每一滴油更有价值”的文化理念,陕西能源集团“君子文化”、陕西地电集团“光谱文化”,陕建集团从上到下开展“贯标”活动,以文化建设引领“千亿陕建”目标实现;西部机场集团把企业精神和价值观融入到企业战略、安全、人事等八大管理与控制体系之中,较好地促进了企业发展。“十二五”时期末,已发展拥有19个控(参)股公司,旅客吞吐量突破3 000万人次,同时提出了“十三五”末旅客吞吐量突破5 000万人次的远期目标。陕煤化集团铜川、韩城、蒲白、黄陵等二级子企业借鉴ISO9000、6S等国际通行管理标准,制定和完善符合企业价值理念,把文化建设的基本理念贯穿到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陕汽控股集团践行“德”文化,以“德”取胜,“徳赢天下”,为企业生产经营开辟了巨大的上升通道。

坚持以人为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新形势下,陕西企业普遍用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企业打造了一把开启活力和谐之门的钥匙。陕国投“十条”理念,引导员工从学会宽容、学会赞美、学会坚韧、学会尊重、学会感激等十个方面下工夫,促进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陕西医药集团立足“情”字做文章,“把员工的心当作企业的根”,培育员工忠诚度;陕西燃气集团“幸福文化”,助推“家”文化落地延伸。延长石油、陕西有色、电子信息、农垦集团等企业深入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积极参与“爱心助学”“慈善捐款”“抗震救灾”等社会公益事业,延长石油、陕煤化、陕西能源、陕西燃气、陕西金控等企业,向陕西省慈善协会集体捐赠,设立慈善捐助基金,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形象。

陕西省省属国有企业文化建设

存在的问题

面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陕西省省属国有企业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等方面做了许多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还有一些长期困扰国企发展的问题,影响着全面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的发展,不容忽视。

文化建设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现实生活中,有些企业领导人员由于年龄到期、组织需要等因素离职、调任,认为文化是个“虚活”,费心思、耗精力、花大钱、见效慢,解决不了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企业只需要美化一下环境、搞搞文体活动就行了。文化建设长期处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被动应付状态。因此,一些企业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一旦遭遇市场变化、政策调控等影响,管理就漏洞百出,影响到发展。导致这些问题的出现,除了企业领导干部“坐不住”“静不下”,游离于企业管理之外,还表现在重经营、轻战略,重眼前、轻长远,缺乏对企业发展的正确认识,不会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知道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却不知道如何去增强软实力,从而阻碍了企业文化建设,“一手硬”“一手软”,企业难于持续健康发展。

文化建设认知难以达到高度统一。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急功近利,或者模仿套用,或者机构帮忙,缺乏与本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底蕴,就文化建设文化,一味追求文化系统和结构的完美,对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挖掘和提炼缺乏深度,难接地气,文化建设缺乏个性特征和生命力。究其原因,就是这些企业把文化建设当作项目来做,长官意志,只知投入,不知积淀,没有很好地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没有掌握文化建设的规律和方法,对文化建设仍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不知道文化建设是一项贯穿企业发展始终、实践性很强的管理学问。一些企业提出了很好的愿景、理念、精神,但不注重日常“宣贯”“落地”,一味认为,这样就算到位了,文化理念难以入脑入心,缺乏认同感,在实施企业战略中难以达到上下一致,形不成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相脱节。从总体情况来看,有些企业文化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提出的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与企业改革发展要求结合不够紧密,有的企业精神没有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有的文化建设停留在企业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标识设计等浅层次上,与企业生产经营“两张皮”,在实践中失去了应用价值。究其原因,就是把文化建设与企业的经营管理隔离或对立起来,文化建设的内容与企业使命宗旨、愿景目标和发展战略不相融合,沒有真正形成企业的品牌和优势。

文化建设部门壁垒难于破除。实践中,文化建设普遍被认为是企业党群部门的一项日常工作,被政工化、部门化、无序化,难以形成统一共识、全员参与、上下互动,难以形成工作合力。在企业中,党群部门往往是一个花钱“务虚”的部门,业绩很难显现,如果得不到领导重视,或者对文化建设的认知达不到高度认可,文化建设往往会流于形式,处处被动。企业领导应该是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先行者、实践者,部门壁垒的拆除者。只有这样,文化建设才能蒸蒸日上,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日常管理。

文化建设发展尚不平衡。就企业发展的历程来说,企业之间文化建设发展普遍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从文化建设本身来看,有些企业在实践中见物不见人,只注重形象标识构建,不注重企业精神的提炼;有的集团公司是在原有企业的基础上组建的,文化建设整体滞后于子企业,该企业内部也存在着不平衡现象。究其原因,是近年来给企业按照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和未来可能形成主导产业的领域集中、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集中的总体发展思路,地方政府顺应历史发展大势,进行资产整合、组建大集团大公司造成的。目前,陕西国企文化建设整体对外的合力已初步形成,“一带一路”陕西形象的树立,区域经济力量的崛起,都将会促进陕西国企文化建设迈上健康发展之路。

陕西省省属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路径分析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文化建设对企业生存、发展尤其是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坚持思想解放,树立文化建设的新理念。当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困难局面,企业文化建设也遭遇了空前的挑战。如何弘扬继承发展国有企业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陕西省国资委作为省属国有企业的出资人,将进一步提升统一领导干部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让企业领导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人格化,是其事业心和责任感、人生追求、价值取向等的综合反映;企业领导应该用自身形象、核心价值引领文化建设方向,不断赋予企业文化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妥善处理好集团文化与子文化的关系,推进文化融合,努力形成“对外一面旗,对内百花开”的良好局面;把文化建设作为促进企业保值增值的重要内容,加大工作指导力度,不断提高地方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水平。

紧跟形势需要,树立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时期,文化建设要更好地担负起统一员工思想、凝聚企业力量、规范企业行为和推动企业发展的重任。2007年、2012年,省国资委先后印发《关于加强监管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系统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见》;2008年对所监管企业文化现状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2015年举办省属企业优秀文化成果展,这些均对促进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障。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贯彻和落实《意见》精神,是省属企业正确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意义、建设先进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任务。

注重人才培养,奠定文化建设的新魅力。从全局出发,提升企业全体人员的素质,是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建立和完善培训制度,培养企业领导人员对民族对企业负责的文化情怀,全方位确保企业领导真正适应经济和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以宽阔的眼界和高度的文化自觉去认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文化氛围,最大限度地挖掘领导人员及党群文化部门的自身潜能,为文化创新做好知识储备;引导国企发挥政治优势,寓思想政治教育于重塑企业形象、培育企业精神和调整员工文化心理之中,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来增强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从而使企业文化得到新员工认同和接受。

创新体制机制,构建文化建设的新格局。当前,经济形势很不确定,深改任务正在深入推进。陕西省国资委高度重视企业形象宣传和品牌塑造,充分发挥管理、组织和人才资源优势,主动搭建交流平台,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指导企业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比较成功的经验,组建专门机构,调动党委、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建立党组织领导、董事会决策、管理者主导、专业部门负责、其他部门紧密配合、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的文化建设组织体制和责任体系;结合年度目标责任“双百分制”考核,将文化建设纳入党建考核范畴,使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环境和经营管理体制相适应,更好地推动企业科学发展。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全体员工只有自觉践行、形成习惯,工作技能、工作作风、职业道德、言谈举止、精神状态全面提升,企业的学习力、创新力、竞争力才会明显增强,企业文化才能被真正建设成为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责任编辑:陈海峰)

猜你喜欢
省属建设文化
2023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启动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三季度陕西省属企业营收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40家省属企业捐款1000万元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