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2017-05-11 23:54宋德明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社会行为习惯家庭

宋德明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孩子长身体、长知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对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认真剖析了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分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各自应发挥的作用,提出了应对措施,对农村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家庭;学校;社会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如果学生能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影响非常大,也可以说是终身受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农村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在教育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对孩子既要有责任心,更要有耐心。

一、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

1.家庭的不良影响

农民家长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导致观念陈旧,方法简单,甚至无法可教。有一些父母,将孩子生出来,认为给孩子吃饱、给孩子穿暖,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就算完成任务,其它事情就顺其自然或者完全推给老师;还有一部分家长迫于生活压力,需要长期在外打工来维持家用,孩子的教育问题就落在了隔代监护人肩上,这些人要么没有能力管,要么更加溺爱,导致孩子的不良习惯越来越多。

2.学校的不良影响

一些农村老师,受现行考试制度的影响,他们不注意育人目标的完成情况,只关注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就是说他们只注重学生的学习,而忽略了对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有些年龄大的农村教师,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教育理念、方法相对落后,能力有限,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部分年轻教师,没有在农村干一辈子的打算,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不愿意在孩子们身上花费更多的精力。

3.社会的不良影响

许多学生的活动范围比较广泛,他们非常渴望步入社会,因为复杂多变的社会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一些格调低下的书刊画报充斥市场,在网络上也是屡见不鲜;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大人不好的行为一旦被他们看见,就会变成他们自己的不良行为。人可以改变环境,同样环境也可以改变人,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对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

二、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应对措施

1.家庭教育应发挥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家教、家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要提高家教水平,就要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更新;父母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家长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家长要拉近和孩子的距离,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加强和孩子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父母要关心孩子,要和孩子交朋友,以免孩子对自己产生抵触情绪,这样做有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家长除了要经常与子女沟通交流外,更应注重以自己良好的行为为子女树立典范。比如:要孩子举止文明,你自己就不能说粗话;要孩子穿着整齐,你自己就不能穿着邋遢,要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孩子的前途,家长尽量不外出打工,经常陪在孩子身边。如果非要出去打工,那一定要把孩子安排好。

2.学校教育应发挥的作用

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挖掘学校的各种资源,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利用校园文化陶冶孩子们的情操,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应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严格遵守,坚持不懈,慢慢地制度要求就变成了学生自觉的行动,形成习惯;班主任老师要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内容要仅仅围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设计,在活动中熏陶,在实践中感悟;每个教师都要以身作则,表里如一,从平时的小事中,用自己的行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当你走进教室,只要发现地面上有纸屑,就随手把它捡起来,亲自扔到垃圾箱里,学生看在眼里,更会记在心里,时间久了,学生就会模仿老师那样去做。每个教师都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在政治觉悟、思想品质、道德修养等方面都应成为学生的榜样。教师自身的表率作用,就像一丝春雨,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3.社會教育应发挥的作用

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而社会化的过程会伴随着人的一生。在这个过程中,人只有在体验、实践以后,才会知道遵纪守法给自己和社会带来的益处。因此,全社会都要关心孩子们的成长,抓好精神明文建设,净化学校周边环境,阻断学生接触不良思想的源头,为学生创造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社会环境。学校要善于与周边的村镇、单位取得联系,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活动,充分利用社会为我们提供的丰富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全新的感受,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行。

三、小结

小学阶段是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黄金时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这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难的过程,甚至会出现反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信心、有恒心、有耐心,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猜你喜欢
社会行为习惯家庭
家庭“煮”夫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恋练有词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