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本环境下的学校德育

2017-05-11 20:29卢春荣
教育界·上旬 2016年6期

卢春荣

[摘要]在当今教育改革下,学校德育工作要树立起德育生本理念,使德育内容和教育方式能真正地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立学习,实现德育生本教育。

[关键词]德育生本 底线教育 体验教育 多元价值取向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环境下,学校的德育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德育内容大而空,教育方式的“坐而论道”,造成了学生心口不一、言行不一,观念与行动分离。因此,要走出德育的困境,必须树立起德育生本的理念。

一、生本下的德育要以创导底线教育为前提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下的德育工作重心似乎遵循着这样一种顺序:幼儿园着重进行的是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小学进行的是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中学进行的遵纪守法教育;大学进行的是文明礼貌习惯的教育。这样的德育其内容顺序是不是有点颠倒?这样的德育其作用是不是难以真正融化在学生的血液中,落实在学生的行动上?不难看出,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从启蒙教育开始,就要求每一个学生树雄心、立大志,要求每一个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要求每一个学生树立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的集体主义观念。要求每一个学生在思想行为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忽视了一些底线道德教育,特别是在人之初,我们的德育要求太高以至于忽视儿童的心理成熟度,造成了德育“高耗低效”,到大学后却为文明习惯“补课”。倡导“底线道德”,开展“底线道德”教育,就要从基础道德抓起。比如,当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要求他们从爱自己身边的人——老师、父母、同学及邻居等做起,这是爱的底线,再逐步升华到爱国。又如,我们要教育学生为他人义务服务、为学校义务劳动时,可以从学生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做起。

倡导底线教育,并非拒绝崇高,而是强调分清教育的层次,防止思想道德教育的架空和伪化。应该还给学生以人之为人的精神世界,应该以人性、人格、人品作为最基本的底线,应该以培养善良、正直、诚信、同情、宽容、谦逊、合作等关键的品质作为最起码的目标,并由此生成学生的道德自律和道德自觉。

二、德育生本要以体验教育为主渠道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德育似乎就是“灌输”。从中国的传统教育来看,自古以来就是这种封建家长式的教育,为学生者只有老老实实听话、守规矩的份,哪有自己思考、自己体验的说法。这种教育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体验教育重视学生自求自得,亲身经历,以其真实的自我展示在教师与同学们面前,促使教育目标落到实处。学生的行为规范、道德规范等等,只有转化为他们自己的东西之后才会被他们自觉地去遵守和执行,这就是内化。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以学生的社会认知为前提,这就是说,学生必须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由于学生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合作过程中需要承担和扮演种种社会角色,也就是需要协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各种关系,这就使他们不得不去习得某些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在复杂的道德情境中学会对是非善恶做出判断推理,形成對自己、对他人、对集体乃至对世界的认知。因此,内化必须经过体验,反复的体验活动才能调动学生的内心活动,使道德素质成为个性的一部分,形成较稳定的特征。实践证明,一切的教育,只有让受教育者去体验,才能产生应有的教育效果。

三、德育生本要坚持多元价值取向

某国有一教育代表团曾到我国的一所学校进行教育考察,听了一节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问题情境是:一群猴子被拿枪的猎人紧紧追赶时,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边只有两只小船,一下子容纳不了这群猴子。谁先过?同学们几乎是不加思索地说:让别人先过。多么闪光的思想啊!课上得很成功,孩子们的崇高品格更让人感动。课后,代表团代表提出质疑:为什么答案只有一种?难道就不可以有其他的回答吗?要是我们的学生他们可能会说:我先过,我将来要当总统;我先过,我将来会成为教育家;我先过……他们的价值怎么跟“我”比呢?

上面这个案例,体现了东西方教育不同的理念和思维。或许,我们会批评该国学生太自私,担心该国的教育导向会教坏孩子,但是,我们的一元化教育是否已陷人一种思维定式?是否是产生校园假性认知现象的症结所在?也许,多元的价值取向更有助于实现孩子们心灵上的真正自由,更有助于孩子个性的真实表达,更有助于消除双重人格,更有助于教育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