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结尾艺术的探索

2017-05-11 18:58吴彩容
教育界·上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课文设计教学

吴彩容

课堂上,引人入胜的开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但是设计好一个耐人寻味、启发探究的结尾,对于帮助学生总结重点、理清脉络、加深记忆、巩固知识,更是余味无穷。因此,掌握和运用课堂结尾的艺术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优秀的教学结尾,是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最佳时机,是衔接新旧知识、贯通前后内容的纽带,是从课内到课外、由知识向能力过渡的金桥,是启迪思考、开发智力的良机,能收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之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设计优秀的结尾,本人尝试了以下的几种方法。

一、提问总结法

设计一两个能揭示课文重点内容的问题或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热点,引导学生以准确、简练的语言归纳、概括课文的思想内容与写作特色,可以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例如学习《跳水》以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这场人追猴、猴逗人的生死游戏中,睿智的船长挽救了这场危机,成了英雄胜利者。你对这突发事件有什么想说的吗?”生1:“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因为顽皮、逞能去做一些危险的事。”生2:“船长在这一突发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机智真令人佩服。”生3:“船长举枪逼儿子跳海是最佳的方案。”生4:“我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有个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虽然这个问题是浅层次的,但却使学生经历了走进文本,从文本里吸收各类信息,与自己头脑里储存的相似模块进行匹配后去感悟的一个过程。这个问题带领学生走出文本、走出课堂,延伸到社会的广阔天地里去。运用这种“多元理解”和“独特感受”正是本文所要追求的,也是新课程重要的理念之一。学完课文,随着理解的深入,往往会产生新的疑问,打破砂锅问到底是学生学习兴趣的表现形式,但如果缺乏引导,这种兴趣是极易变动和衰退的,所以教师有必要利用一堂课最后的几分钟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给予点拨,把兴趣延续下去,推动学习的进程。

二、回昧激情法

一堂课的起始和高潮,往往需要教师以其丰富的感情积累和知识底蕴纵情渲染,从而为课堂创设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情境,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筑路架桥。结尾时教师能把握好时机,用发自内心的情感,围绕课文的内容创设情境,就能激发学生情感,收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例如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在结尾部分我做了如下处理,我问:“课文最后一句‘我忘不了那一天指哪一天?

‘我永远忘不了什么?”此时,我出示了邱少云的大幅挂图,用苍松翠柏衬托着墓碑文,一边播放着《英雄曲》的激昂调子,一边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说:“同学们,在‘391高地夺下不久,朝鲜人民在那里竖起了刻有“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的墓碑!',这样的结局,设计了音响、图片,化静为动,挖掘内涵,符合“儿童用声音、色彩、形象来思维”的心理特点,不仅教给了学生知识,发展了学生能力,还给学生以灵魂的洗涤,学生感到回味无穷。也就是说,讲读一篇课文,不光要有“凤头”似的人手点,“猪肚”似的着力点,还要有“豹尾”似的结局点。

三、延伸激趣法

语文教材内容广泛,有文学、历史、地理、科学等,几乎涉及古今中外各个领域。如果我们就文教文,不作任何延伸,势必局限在十分狭小的天地里,学生所知甚少,不能引发他们的兴趣;如果我们注意因文制宜,适当沟通学生的生活积累和阅读所及,扩充领域,开阔视野,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种延伸式可以结合讲解进行,也可以在课终进行完成。

例如《少年闰土》一文,它是根据鲁迅的小说《故乡》节选出来的,课文描写了一个健壮朴实、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结束教学时,我把学生引导到课外阅读领域,指导他们去找《故乡》争取阅读,了解全貌。又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指导学生写读后感,使同学们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对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无比痛恨。再如《金色的鱼钩》一文,课后我布置同学们以6~8人为小组排演课文剧,在班上表演,并选出优秀的一队,老师再做辅导,无论从道具到音响,还是舞台设计等,都做精心编排,让他们为全校师生作汇报表演,此举轰动了全校,同学们通过朗诵表演,使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四、欣赏式结尾法

在课文教学完后,借助于录音、录像等电教手段,让学生进行课文听读欣赏。欣赏文章精妙之处,是对知识的消化,又是智能的转化,它既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欣赏能力,同时也不乏趣味性。例如《荷花》一课的结尾,让学生在轻音乐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自己就是一朵洁白的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培养审美情趣和熱爱大自然的感情。

五、想象画画结尾法

通过学习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联想,激发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思维,借助联想的方式把自己的认识通过图画表现出来,来深化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如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结尾,在让学生说说怎样才能把小山村变美的基础上,让他们把变美的小山村画下来。同学们在村庄周围画了许多的树和花,说明学生对课文内容已经理解了,并且明白了不能乱砍滥伐、要植树造林的道理。又如《黄山奇石》一文中景物的描写十分明晰,让学生按课文的描写,画一画黄山的奇石图,并当小导游,训练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也是一个不错的结尾。

总之,课的结尾虽然没有固定不变的形式,但是必须遵循言简意赅的原则,结尾不是对课文详细的解说和分析,语言要简洁,同时又要具有概括性和全面性;结尾要遵循情绪高昂的原则,教师只有用慷慨激昂的话语,真正发自肺腑的言语,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结尾要遵循方法灵活的原则,我们要因人、因文、因时、因地制宜,教学的形式是灵活而多变的,千万不要生搬硬套,依葫芦画瓢。

猜你喜欢
课文设计教学
BUBA台灯设计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端午节的来历
有种设计叫而专
背课文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