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7-05-12 08:18姚丽坤高红岩
关键词:综合性阻塞性常规

李 伟,姚丽坤,高红岩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人民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综合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李 伟,姚丽坤,高红岩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人民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各72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综合组行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结果综合组情感职能、社会关系、生理机能、心理状态等评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可显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改善其生活质量,临床可将其作为理想护理方法积极使用和推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活质量;综合性护理

COPD在老年人群中并不少见,其亦是临床常见病,具有病程长、迁延不愈、治疗难度大、预后差等特点。常规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对病情严重者效果不佳,随着病情不断发展和加重,患者会出现氧分压降低、CO2聚集、Ⅱ型呼吸衰竭等情况,其对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极大。相关研究发现[1],COPD患者的死亡率高达35%左右。因此临床必需对该病的科学有效治疗给与高度重视。临床实践证实[2],系统全面的护理对提高COPD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现进行如下分析和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完全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COPD的临床诊断标准[3];②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签署相关协议书。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血液疾病或脑梗死者;②先天性心脏病、肝肾功能障碍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各72例。常规组男40例,女32例,年龄49~75岁,平均年龄(60.8±7.5)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6.9±2.6)年。综合组男38例,女34例,年龄50~74岁,平均年龄(61.1±7.3)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6.8±2.5)年。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实施止咳化痰、平喘、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对患者生命体征相关指标(脉搏、血压等)定时进行监测;发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症状时及时予以鼻氧管吸氧,控制好输液速度,加强饮食指导。综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行综合性护理,具体内容:①健康宣教:将COPD病理知识、注意事项等介绍给患者,提高其认知能力,嘱其及时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禁忌烟酒,坚决抵制对身体健康不利的行为。逐渐增加健康宣教的频率,创建健康教育专业小组或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展示等方式强化宣教内容。②环境指导:提供干净、卫生、舒适的病房环境,定期进行消毒杀菌,防止细菌定制,降低感叹发生率。做好口腔卫生清洁,定期为其吸痰,确保呼吸道畅通。③心理干预:患者住院期间要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密切观察,增进医患间的交流沟通,尽量满足患者各方面的合理需求。对其家庭情况、文化程度、社会背景等进行充分了解,制定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重视缺少家庭关爱的老年患者的心理感受,消除其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④行为指导:对患者强化行为干预,依据其具体情况,由护理组长和责任护士共同制定适合患者的活动计划。嘱其保持规律休息,劳逸结合,控制好饮食。⑤出院健康指导:医护人员在患者出院时需要为其制定针对性康复方案,定期进行随访,嘱患者准时回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对其病情变化全面掌握,加快病情康复速度。

1.3 观察指标

系等4方面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综合组心理状态、生理机能、社会关系、情感职能评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分析并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s,分)

表1 分析并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s,分)

组别 情感职能 生理机能 社会关系 心理状态常规组(n=72) 14.5±0.6 14.4±1.7 14.3±0.8 14.7±0.6综合组(n=72) 19.9±0.8 17.8±2.2 20.4±1.0 20.3±0.4 t 45.8205 15.3553 40.4179 40.7459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 讨 论

相关研究发现[4],老年COPD患者中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在25%左右。鉴于COPD病情反复发作、病程周期长以及经济压力大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极易出现不良心理状态,从而对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综合性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休养环境,并通过心理干预、健康宣教等减轻了患者的精神压力,提高了其治疗依从性,行为干预等又显著增强了患者的配合能力,增进医患之间的良好沟通。相比于常规护理,其优势更为明显[5]。

本组研究发现,综合组的心理状态、生理机能、社会关系、情感职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综合性护理可显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改善其生活质量,临床可将其作为理想护理方法积极使用和推广。

[1] 马 萍,朱 聪,陈 敏,等.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36(22):133-136.

[2] 陈思梦,王莉莉.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34-36.

[3] 张爱华.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5,45(19):135-135.

[4] 范如柳.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保健文汇,2016,52(3):86-86.

[5] 罗天秀.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01(19):83,89.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04.47.02

猜你喜欢
综合性阻塞性常规
常规之外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别受限于常规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