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PDCA模式进行产后出血的管理

2017-05-12 08:18张辉珍
关键词:产科孕产妇科室

张辉珍,李 翠

(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广东 广州 510000)

运用PDCA模式进行产后出血的管理

张辉珍,李 翠

(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广东 广州 510000)

将PDCA循环管理方法应用到产科产后出血管理上,从而降低产后出血率,提高产科医疗质量。在产科成立了质量控制小组,并按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步骤,从而制定了系统的产后出血预防管理制度及措施。PDCA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法,在产科临床中应用具有多方面作用,首先可以促使工作人员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评估,还可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在工作中产科护理工作人员通过PDCA模式的实施可以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最终能够起到保障母婴安全的重要作用。

PDAC循环法;产后出血;安全

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PDCA循环法在实践应用中主要分为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四个步骤。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内医学管理观念的不断更新,PDCA循环法在产科中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且得到众多研究的一致肯定[1,2]。我病区自2016年国家二孩政策开放以来,分娩量急剧增加,二孩妊娠及高危孕产妇明显增加,其中疤痕子宫、高龄及合并症的孕产妇较多,收治有出血倾向的孕产妇较多,本病区的产后出血率上升。因此将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于控制产后出血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医院妇产科2016年1月~3月共分娩814例,经统计可以发现共有24例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95%。第二季度(4月~6月)我院产科总分娩939例,发生产后出血44例。平均发生率4.69%。2015年的我院总分娩量3670例,发生产后出血95例,平均发生率2.59%。

1.2 方法

1.2.1 本次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开展负责人为医院科室主任及护士长,小组成员有高年资产科医师、产科护理人员等,共同监督该循环管理模式的实施,并且协同完成质量检查的环节。

1.2.2 计划阶段

通过对本次2016年第1季度本科室分娩的814例孕产妇进行调查,并对24例发生产后出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发生产科出血的危险因素归结如下:①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粘连滞留以及凝血功能异常等疾病均可引发产后出血;②危急重症产妇管理力度有待加强,应急人员岗位仍存在空缺情况;③临床医生经验不足,助产人员操作不够娴熟,对于存在高危因素者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及时的干预,且护理人员专科知识水平仍较低,科室人员紧缺导致劳动力不足等;④缺乏演练和完善的考核制度。

1.2.3 实施阶段

在本阶段,PDCA小组的通过对上述导致产后出血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以下改善策略:①首先组织科室全体护理成员开展医学护理大会,使所有工作人员均意识到对产后出血采取全面预防措施的重要性,深化意识;②鼓励科室全体护理成员加强业务学习,尤其是对于助产技术、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等专科知识的学习,此外还应当鼓励多了解研究前沿相关知识,学会对产前、产时和产后等不同阶段孕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进行准确评估;③完善科室管理制度,将存在薄弱的环节废除,替换管理强度更高的制度,并通过小组成员讨论方式确定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和考核制度;④从小组人员方面进行调整,鼓励小组成员合理搭班,尤其是加强对产后出血的监护和巡回;⑤责任到人,一旦出现异常或者事故问题,则需要追究到人。

1.2.4 检查阶段

在本阶段质控组年资较高的成员需要对孕产妇的数量、发生出血的情况及出血量、手术过程中的特殊处理手段以及分娩后并发症等方面的相关质量进行把控,保证小组成员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范的流程对孕产妇提供服务。另外高年资成员还应当对产后出血相关情况进行检查,明确是否给予及时处理、病人及家属情绪安抚中存在的问题及预后情况。

1.2.5 处理阶段

小组成员需要每个月针对上述环节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确定解决方案后严格按照进行操作和管理,保证每个环节护理服务质量均得到持续不断的改进。

2 结 果

季度 分娩量 产后出血人次 产后出血率(%)第一季度 814 24 2.95第二季度 939 44 4.96第三季度 1185 43 3.63第四季度 1338 28 2.09

3 讨 论

一般来说,产后出血的情况比较严重,部分病例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并发生休克,甚至有产后出血死亡的情况发生。由此可知对产科工作人员开展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提升其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并且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对产后恢复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PDCA循环法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在临床中应用通过从现实出发制定一系列的解决措施并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进行改进,最终能够明确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并保证产后出血情况的减少。另外,该管理模式的实践应用还能够保证发生产后出血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患者和家属的情绪也能够得到安抚和疏导,为改善预后情况奠定基础。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产后出血的发生情况显著减少,由此可知,在产科工作人员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产后出血方面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还可提升护理成员的安全服务意识、保障母婴安全和产后快速恢复,显示出良好的大范围推广和应用价值。

[1] 李继平.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5-187.

[2] Hassler C,Brnier M,Circadian variations in blood pressure:Implications for choronotherapeutics[J].Am J Cardiovasc Drugs,2005,5(1):7-15.

[3] 上官志毅,陈冬梅,黄婷婷,等.PDCA循环在我国护理领域应用的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9):26-28.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04.76.02

猜你喜欢
产科孕产妇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