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模式在妊娠高血压孕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17-05-12 08:18李建芬
关键词:医学教育胎儿孕妇

李建芬

(唐山市协和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4)

医学教育模式在妊娠高血压孕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李建芬

(唐山市协和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4)

目的探讨医学教育模式应用于妊娠高血压孕妇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孕妇14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各73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医学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孕妇的自护能力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自护能力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羊水过多、早产儿、胎儿畸形、胎膜早破及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医学教育模式对妊娠高血压孕妇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对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妊娠高血压;健康教育;医学教育模式

妊娠期高血压是临床上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偏大、伴有不良心理、体重偏胖、有高血压家族史的经产妇[1]。由于机体细小动脉发生痉挛、收缩,直接造成孕妇血液循环障碍,且不利于胎盘血运障碍影响胎儿营养供给,导致剖宫产、早产儿、胎儿畸形、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大大增高[2]。除药物治疗外,提高孕妇自我管理能力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作用。本研究将医学教育模式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孕妇146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孕20~28周,临床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病[3];③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认知、行为正常。排除标准: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②听力、视力功能存在异常;③依从性较低的患者。按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各73例。观察组:年龄24~46岁,平均(29.15±6.32)岁,初产妇43例,经产妇30例;对照组:年龄23~45岁,平均(29.63±4.72)岁,初产妇41例,经产妇32例。两组患者年龄、产次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产妇均建档,每月产检一次,记录孕周、身高、体重、血压、血常规、尿常规、宫高、腹围、胎心等。对照组患者由专职护士进行传统模式高血压健康教育,包括:妊娠高血压发病机制、危害、药物、饮食、运动治疗重要性和血压检测的方法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医学教育模式,包括:

1.2.1 强化孕妇自我护理理念

向孕妇讲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及疾病自我护理的重要性,使其顺利的从被照顾者角色向疾病管理者角色转变,指导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在能力范围内自我护理,病情变化时,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1.2.2 建立良好的医学观念

在“一对一”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微信平台、宣传视频、手册等多元化模式,对产妇进行科学用药、合理饮食、运动干预的指导。

1.2.3 消除不良心理

定期评估产妇心理状态,了解产妇出现不良心理的原因,尽早消除其不良心理;定期开展孕妇讲座,解答孕妇内心疑惑,稳定产妇情绪,增强其分娩信心。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剖宫产、早产儿、胎儿畸形、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及胎儿窘迫的发生率。使用自我护理能测量量表(ESCA)从健康知识、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和自护技能4个维度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比较(±s,分)

组别 n 健康知识 自护责任感 自我概念 自护技能观察组 73 47.14±4.12 19.56±3.18 26.35±3.46 16.24±2.62对照组 73 42.32±3.85 17.63±3.32 22.73±2.45 14.74±1.33 t 7.303 3.587 7.295 4.362 P<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产妇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羊水过多、早产儿、胎儿畸形、胎膜早破及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妊娠结局比较 [n(%)]

3 讨 论

医学教育模式是通过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帮助患者建立严格的用药、饮食、运动习惯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最简易、高效的手段。结果显示,单一的药物治疗无法达到血压控制最佳水平,但通过传统模式常常采用“填鸭式”的健康教育,很难给孕妇感官认识,更不能满足孕妇在实践中的复杂需要。因此,我们在传统饮食教育的基础上,将医学教育模式应用于妊娠高血压患者中,提高患者自身主观能动性,使健康教育更加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有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中药物、饮食、运动管理。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自护能力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羊水过多、早产儿、胎儿畸形、胎膜早破及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采用医学教育模式对妊娠高血压孕妇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孕妇自我护理能力,对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1] 黄丽媛,芦文丽,孙 忠.我国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Meta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2,13(3):225-227.

[2] 姚 烨,洪金玲,陈 琪,等.妊娠期高血压对新生儿脑损伤及脑发育影响的研究[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5(4):306-311.

[3] 彭裕文.妇产科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67.

本文编辑:赵小龙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04.86.02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胎儿孕妇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孕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