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影响

2017-05-12 08:18
关键词:置管成功率导管

肖 倩

(宜兴市人民医院,江苏 宜兴 214200)

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影响

肖 倩

(宜兴市人民医院,江苏 宜兴 214200)

目的探讨并分析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均采取B超引导下塞丁技术PICC置管术化疗,其中80例为观察组,术后化疗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另80例为对照组,术后化疗接受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的置管的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分析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高达97.50%,对照组穿刺成功率88.75%,两组比较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显著更高(P<0.05)。并且观察组发生的并发症比例显著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达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能更好的保护患者的血管和周围组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化疗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护理干预;乳腺癌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化疗

乳腺癌是临床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尽管乳腺对于人体并不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但是乳腺癌细胞由于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导致细胞之间的连接变得松散容易脱落,癌细胞在脱落后会随着淋巴液或者血液在全身散播,导致癌细胞发生转移,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1]。现阶段,临床上关于此病的治疗方式仍以手术为主,传统的术后化疗方式容易导致液体外渗,破坏患者的皮肤以及血管,给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化疗进程带来严重影响。本次研究分析了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160例进行本次研究,所有患者术后均采取B超引导下塞丁技术PICC置管术化疗,其中80例为观察组,术后化疗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另80例为对照组,术后化疗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年龄39~68岁,平均年龄(54.4±3.2)岁,其中单侧发病32例,双侧发病24例;对照组中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52.4±3.8)岁,其中单侧发病30例,双侧发病2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发病部位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符合乳腺癌的诊断标准,排除患有风湿以及大动脉炎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4 d左右实施化疗。本次研究的展开须取得所有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并签订书面协议后方可进行。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术后均采取B超引导下塞丁技术PICC置管术化疗,同时对患者实施护理。

1.2.1 对照组

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包括告知患者化疗方法、目的、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提高患者对化疗的配合;注意化疗后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给予患者疼痛护理,管道护理等。

1.2.2 观察组

(1)置管前护理:正确合理的置管前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置管成功率。具体包括:①心理护理:及时告知患者行PICC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置管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降低患者对置管的紧张不安、抵触的心理不良情绪,使患者能积极配合置管;②认真做好签字制度:护士在行置管术前,要将留置PICC的优缺点耐心地讲解给患者,让其知晓PICC置管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及处理的方法,在患者确定知道之后,对患者作出的选择行签字制度,与知情同意书一起存入患者的医疗档案中;③健侧肢体血管护理:近期要避免在健侧肢体进行输液、抽血等,尽可能的在第一次化疗前实施PICC置管,同时注意减少使用对血管有刺激作用的药物[2];④操作前人员的准备:PICC置管术对护理操作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各在执行该操作的护理人员均需接受过严格的技术培训,并取得PICC操作证书的护理人员[3]。(2)置管中的护理:置管中的护理严重关系到患者的身心健康,故在这过程中需格外严肃认真。具体操作包括:①血管选择:在对血管进行选择时要根据患者肘部、上臂静脉解剖特点来决定;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要安排动作娴熟、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置管部位的常规消毒、铺巾,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消毒的范围要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在10 cm以上),穿刺操作成功后,采取正确的操作使导管“飘进”血管里,执行该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切勿过快或者强行送入;送管成功后,用透气性较好的透明伤口敷料将穿刺点覆盖,既可以起到加压止血的功效,还能及时观察患者出血的状况[4]。(3)置管后的护理:置管后护理工作主要涉及到:①做好登记工作,包括详细的置管时间、置管长度、穿刺具体血管、穿刺成功次数、化疗药物的使用情况、是否出现并发症等;②局部护理:在术后24 h要将贴膜更换1次,然后每周对贴膜更换2次,贴膜更换时要自下而上,做好严格地消毒,并且要注意穿刺点是否出现渗血情况[5]。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并发症现象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法对所有患者采取不记名调查法取得的,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并发症现象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中仅出现2例穿刺失误现象,穿刺成功率高达97.50%(78/80);对照组中出现穿刺失误9例,穿刺成功率88.75%(71/80);两组比较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显著更高(x2=4.78,P<0.05)。并且观察组发生的并发症比例显著比对照组更低(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 [n(%)]

2.2 护理满意度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的有31例,满意的有43例,不满意的有6例,满意度高达92.5%(74/80)。对照组非常满意的有22例,满意的有46例,不满意的有12例,满意度为85.0%(68/8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x2=4.25,P<0.05)。

3 讨 论

PICC是经上肢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的导管,国外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地应用。PICC在化疗治疗中尤为受到重视,这是因为PICC所建立的静脉通道一方面可以减轻患者因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化疗药物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与对外周静脉造成的破坏,进而可以确保治疗方案可以安全、有效、准确无误地执行[6]。乳腺癌患者由于无法对患肢静脉实施穿刺输液,加上可以选择的静脉通道有限,因此在乳腺癌的化疗治疗中PICC技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操作,同时对患者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则有利于延长置管的时间,减少多次穿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还由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本次研究显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患者,穿刺成功率高达97.5%(78/80),且未见严重不良事件,发生3例机械静脉炎、3例导管异位等现象,均采取及时有效护理措施后,并未对患者病情有较大影响;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也高达92.5%(74/80),充分证明了护理干预的良好的预后作用。综上所述,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能更好的保护患者的血管和周围组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化疗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1] 王祎瑾.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PICC的影响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0):221-222.

[2] 吴菊芬,邱珍珠.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23(06):744-746.

[3] 陈 玲,平 荣,申文荣,等.乳腺癌术后患者PICC置管主要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03):1-4.

[4] 丁艳妮,贾宁霞,邓智平.乳腺癌患者术后首次化疗PICC置管率城乡差异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08):112-113.

[5] 王临英.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PICC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1,32(26):5549-5550.

[6] 汪艳萍.PICC置管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J].淮海医药,2013,31(02):175-176.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04.104.02

猜你喜欢
置管成功率导管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