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行为的干预方法总结分析

2017-05-12 08:18梁芳萍
关键词:锐器供应规范

梁芳萍

(广西柳州市柳城县妇幼保健院,广西 柳州 545200)

・护理管理・

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行为的干预方法总结分析

梁芳萍

(广西柳州市柳城县妇幼保健院,广西 柳州 545200)

目的分析总结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行为的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供应室工作的工作人员4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方式,了解供应室中心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职业暴露防护行为干预措施,并进行干预,评价干预前后的相关效果。结果干预后4名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知晓得分分别为38分,40分,38分,40分;职业暴露防护行为得分均显著提高。结论对供应室工作人员采取积极地干预措施,对降低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提高其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降低职业暴露感染有积极作用。

供应室;职业暴露;干预方法;效果

供应室是医院医疗垃圾集中地,也是各种病原体最集中的场所,它承担着医疗器械、医疗设备的清洗、回收、消毒、灭菌、发放等重要职责[1]。因此,减少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危害是降低交叉感染的关键。本研究探讨了我院对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防护行为的干预方法,并分析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供应室工作的工作人员4名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30~45岁,平均41岁,工作年限2~20年,平均15年,文化程度:中专2名,大专1名,本科1名。研究对象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暴露感染危险状况。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及干预措施的制定

我院自行制定关于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暴露现状调查问卷,并查阅相关文献,结合本供应室调查问卷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干预措施。

1.2.2 干预措施的实施

(1)健全管理制度。由供应科主任牵头,成立职业暴露防护行为工作监督小组。分析总结本科室目前存在的关于职业暴露行为危险状况,制定并完善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操作规范,在此基础上,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防护措施。任命1名主管护士为职业暴露感染防护质量监督员,对全体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针对所发现的错误操作或不合格行为要给予及时指出并指导其进行改正。(2)加强职业防护专项培训。发放职业防护知识手册,定期针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组织成员学习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职业暴露的危害,并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防护措施、医院消毒技术规范、急救处理规范、传染病防治方法等。同时加入案例分析和操作示范,以提高工作人员对供应室职业暴露危险性的认识和防护意识,自觉主动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工作,执行防护措施。同时培训后进行考核,通过实践操作、工作考核、模拟考核等多种形式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及技能的考核,以强化工作人员学习成果[2]。(3)规范操作行为。①规范防护用具的操作。供应室护理人员要在操作中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防护用具的穿戴,如口罩、帽子、手套等要提前佩戴好,要使用专用回收车进行医疗器械及相关物品的回收,回收物品要放入专用整理箱中,在运送过程中要保持密闭,并在专门区域进行集中处理。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物品处理前,按要求佩戴好口罩、帽子、护目镜、手套等,对回收的物品进行分类处置,复用器械要严格按照规范和流程进行清洗、消毒[3]。②妥善处理锐器。要用镊子或血管钳夹取未及时处理的针头、刀片、缝针等器具,尽可能采用全自动清洗机进行锐器清洗,针对可复用锐器,清点确认后包装好并单独放置。③进行标准预防教育。如不慎被锐器所伤,则要先脱去手套后由近心端向远心端对受伤部位进行挤压,并用流动净水冲洗,然后用乙醇等消毒、用无菌敷料包扎伤口。此外,接触污物后均要按照要求进行手部清洗。

1.3 观察指标

①干预前后对供应室消毒中心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含安全注射、针刺伤紧急处理、标准预防补充措施、标准预防等4项内容的相关知识,每项内容含5个小项,每项得分2分,总分40分,得分越高,说明工作人员对相关知识知晓越充分。②制定调查问卷,进行职业暴露感染防护行为进行评分。对工作人员关于佩戴口罩、手套、防护服、洗手、锐器刺伤处理等方面进行评分。完全做不到得1分,偶尔能做到得2分,50%时间能做到得3分,70%时间能做到得4分,100%能做到得5分。得分越高说明干预效果越好。

2 结 果

2.1 知识知晓评分

干预前4名护理人员总分得分分别为22分、22分、18分、16分,干预后得分分别为38分,40分,38分,40分,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4名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知晓得分情况

2.2 防护行为评分

干预后4名工作人员在佩戴口罩、手套、防护服、洗手、锐器刺伤处理等行为方面得分均显著提高,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4名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防护行为得分情况

3 讨 论

近年来,医务人员面临的最重要的职业危害有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梅毒等病毒感染,严重威胁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4]。尤其是供应室工作人员,由于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回收、清洗医疗器械及物品,操作过程中能直接接触器械及物品上的受污染血液、体液等,这将有很大几率被感染[5]。同时,供应室工作人员被感染后,也会作为传播疾病的媒介,将疾病传播给更多人。因此,不断提高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增强其职业防护技能、规范操作流程是降低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危害的重要内容。

研究发现,供应室职业暴露危害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化学因素、生理及心理因素、生物学因素、物理因素等[6]。因此,要结合供应室职业暴露危害因素积极采取防护干预措施。我院供应室工作人员受教育程度相对较较低、知识水平和职业暴露防护意识淡薄、防护技能较弱。针对以上情况,我院建立并完善了供应室管理制度,并指定专门人员牵头并负责对供应室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同时,加强供应室工作人员培训工作,从防护知识、防护意识,到防护技能和防护规范进行了系统化培训,不但增强了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而且规范了其操作过程,确保职业防护行为得以正确执行。本研究结果显示,采取干预措施后,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知晓得分及职业暴露防护行为得分均显著提高,这对降低工作人员职业暴露感染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对供应室工作人员采取积极地干预措施,对降低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提高其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降低职业暴露感染有积极作用。

[1] 夏 红.加强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行为的干预效果[J].当代医学,2015,21(5):111-112.

[2] 邹 霞.系统干预对加强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感染防护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9):143-146.

[3] 申荐荃.加强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感染防护行为的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7):387-388.

[4] 唐莉芬.医院供应室人员职业危害因素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6):252-253.

[5] 黄 燕,黄庆文,丘惠萍.消毒供应室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J].吉林医学,2012,33(2):440-442.

[6] 金丽君,刘 虹.持续质量改进在医护人员手卫生落实中的运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4):317-318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

B

ISSN.2096-2479.2017.04.134.02

猜你喜欢
锐器供应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来稿规范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新型安全型锐器盒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蒙医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