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煤炭去产能应创新方式

2017-05-13 06:52
金融博览 2017年5期
关键词:信贷金融机构煤炭

当前,金融机构应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做好“三去一降一补”,创新方式支持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对煤炭行业和涉煤企业信贷支持要有扶有控,不搞一刀切,坚决限制“僵尸企业”,坚持不抽贷、不断贷,帮助优质涉煤企业渡过难关,极力化解调结构、去产能带来的风险。

通过贯彻执行货币政策職能,引导金融机构落实有扶有控的信贷政策。一是要引导金融资源优化配置。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提供产业转型升级信贷服务的金融机构资金支持,使信贷资源更多地流向三产改造提升和科技创新、绿色环保等领域。二是围绕去产能,制定货币信贷政策指导意见,引导金融机构不断优化信贷结构,推动化解煤炭、钢铁等过剩产能,激活被占用和沉淀的资金,为新动能的培育成长提供更多“营养”。三是要求金融机构认真落实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信贷原则,主动跟踪对接地方政府和企业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的实施方案,新增授信主要为煤炭行业中有竞争力、有市场、有效益的优质企业,帮助有前景的企业渡过难关;对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僵尸企业”,或环保、安全生产不达标且整改无望的企业及落后产能,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

通过实行“一企一策+分类化解”方式,助推实体经济去产能。一是推进行业结构调整去产能,严格行业项目准入,重点支持优势龙头企业,对“高污染、高排放”的涉煤企业严把行业准入门槛。二是推进客户结构调整去产能,根据存量煤炭客户的销售、债务等情况,将客户分为“优先支持类”、“一般支持类”和“压缩退出类”三大类,根据不同情况采用“退、压、限、控”等差异化策略。三是推进担保结构调整去产能,深入推进“联保联贷”业务治理,加大拆圈解链力度,压缩降低保证担保类贷款余额,加大拓展合格抵押品担保的信贷业务。四是推进授信业务品种结构调整去产能,引导金融机构针对产能过剩行业仍以常规的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贸易融资等短期品种为主,审慎介入中期流动资金贷款。

通过“优化信贷结构调整+突出重点支持手段”方式,优化融资结构去产能。行业不景气与转型升级内外因素交织,扩大了涉煤企业的资金缺口,金融机构应紧扣涉煤企业用款需求,对贷款利率、期限、还款计划等进行适当调整,通过倒贷、续贷、短贷变长贷、主动降息等方式,以时间换空间,减轻企业负担,帮扶企业维持正常运转,为煤炭企业在煤价回升后扭亏为盈抢占先机。突出重点支持手段,通过建立企业和项目资金需求“两本台账”,实施资金供需对接的“金桥工程”;大力推动采矿权抵质押贷款试点工作,缓解涉煤企业融资难题;通过“看产业、看技术、看管理”,以发展煤炭综合利用和延长产业链为重点,对符合“三个转化”(煤油气向精细化工、煤转电、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优质项目融资优先提供重点支持和优先支持,推动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向高端化、多元化、集群化发展。

通过加快产品和模式创新力度,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化解过剩产能。积极研究实施“贷款封闭管理”,支持煤炭清洁利用领域的技术研发和推广,探索合同能源管理在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排污权抵押贷款、碳排放抵押贷款等业务,合力加快化解过剩产能进度。金融机构应通过积极发展内保外贷、外汇及人民币贷款、贸易融资、国际保理等综合金融服务,带动采矿技术、设备出口,支持企业获取境外煤炭等能源矿产资源生产和销售权益。(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榆林市中心支行)

猜你喜欢
信贷金融机构煤炭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煤炭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