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父母要做孩子的合格保镖

2017-05-13 04:29吴颖,刘洋,张安妮
父母必读 2017年5期
关键词:旋转门保镖陷阱

李旭:父母要做孩子的合格保镖

这次我们特意邀请了一位父亲来讲述自己的安全育儿经。

他只要扫一眼周围的环境,就可以立刻判断出哪里存在着安全隐患。因为他从事着一份非常特殊的职业——保镖,素有“中国第一保镖”之称,保护过很多政要和商界大鳄的安全。现在是国家相关部门聘请的安全专家。

当他晋升为一个小婴儿的父亲后,专业保镖的目光又开始多了一分细腻,而且格外关注起儿童安全的话题来。想用自己专业保镖+父亲的双重身份,来和我们分享父母如何做好自己孩子的合格保镖!

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所遭受的很多伤害,其实都来自于父母自己没有安全防范意识。

有些父母会问我,怎么才能教会孩子有安全意识?其实我觉得,如果父母自己有比较成熟的安全理念,不用特别告诉孩子如何防御、防范,孩子就能在父母谨慎又得当的做法中学会怎么保护自己。

当孩子还没有完全行为能力和辨别意识时,父母的角色就应该是孩子安全的合格保镖。

新手父母,预测“陷阱”意识不可少

很多在成人眼中非常常见的东西,对于孩子,尤其是小婴儿来说,也许都是安全陷阱。成为父母之后,我们需要用防御的眼光去“打量”这些物品和地方,至少要预测一下,它是不是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就像家里用了十几年的家具,一直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有了小婴儿,也许他在学爬或学走路的时候就会被伤到,因为成年人一直没有在那个高度上去预测这件家具有什么危险。再比如家里的阳台、洗衣机、抽屉、马桶、妈妈的化妆品……这些司空见惯的地方或物品把孩子伤了的事比比皆是,都有可能是孩子的安全陷阱。

当然,没有防御意识是因为所有的新手父母还没有任何育儿经验,但我们不能“撞了南墙才回头”。就像我的保镖工作,要是出了事才知道那是“陷阱”,一切就都晚了!就得提前了解和思考哪些地方和物品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危险才行。成为爸爸后,虽然我有职业的防范委托人进入“陷阱”的意识,但也要有更多了解和观察,多听一些“过来人”的意见和建议,才慢慢知道儿童世界里可能存在着哪些“陷阱”。

防御伤害,父母“保镖”不能怕琐碎

新闻中不止一次地报道过司机在倒车时把蹲在车后玩耍的孩子碾压了的事件。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我除了难过,还很气愤:孩子的父母在干吗呢?!马路上、停车场是玩的地方吗?!那都是绝对危险的区域,很明显会伤害到孩子的。作为父母,要快速、准确地识别危险区域。其实这比判断“陷阱”要容易得多,只是非常琐碎。但就像我们的保镖工作一样,不能嫌麻烦,就要一样一样地处理好才行。其实保镖的工作不像大家想的那样都是打打杀杀,大多数时候是要提前降低或杜绝伤害发生的可能性。把我的安全育儿经验分享给大家:

●锋利的物品都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的东西。刀子、剪子,甚至A4纸,都不要放在孩子能随意够到的地方。有了孩子后,父母也要学会检查家里的饰物、工艺品等,那些带尖锐边角的物品、易碎物品最好先暂时收到妥当的地方。

● 管理好所有能入口的小东西,扣子、药片等。

包括要检查孩子的玩具,不要有可以放入口中的小零件。在孩子小的时候,即使很多东西我们经常要用,也要放好上锁,用的时候再拿。不能怕麻烦,养孩子就要对他的安全负责!

●热源和电源。厨房里的明火、滚烫的开水、正在充电的电源、正在加热的电暖气……这都是伤害源,要让孩子完全远离这些区域。我觉得这不是说要把孩子隔绝在生活之外,拿做饭这件事来说,我们可以让孩子帮我们做一些择菜、洗菜的工作,循序渐进,随着他的年龄增长和手部控制能力、应变能力的增强,再让他慢慢做更多的事,不能一上来就让孩子切菜或使用明火。

●室外地面。尤其对于学步儿或者走路还不稳的宝宝来说,不平整的地面也是有伤害的。父母要非常耐心地让孩子熟悉了练习走路的室外地面环境后,再放手让孩子自己走。

●交通伤害。停车场、马路上肯定不是玩耍的地方。在这些地方通过或短暂停留时,不要有一秒钟让孩子单独行动。使用安全座椅,注意推车安全,这都是我们自己可以主动避免的安全伤害,一定要做到。

避免意外的唯一方法,还是避免!

每个人都会遇到意外,包括做那么专业工作的我也不例外。上个月我带孩子去商场,从店里出来后下台阶时,是我抱着孩子走。但是当时因为看不见台阶,脚一下子崴住了,摔倒的瞬间我能感觉到孩子当时要从我的手上飞出去。但是3米之外就是一面大玻璃墙,如果孩子真的飞出去了,肯定就扔在那面玻璃墙上了。所以我在倒的瞬间紧紧地把孩子搂在怀里,护住她的头,通过侧滚、胳膊先支撑着地等方式,终于没有出现太大的伤害。但我的肘关节也肿了好大一个包。当时我就想,如果当事父母没有我这样的保护意识和经过了专业训练,将是怎样的一场悲剧呢!

意外真的是突如其来的,但身为父母,能做的还是只有尽量提前防范,别无他法。反省我的这次意外,也还是因为没有意识到抱着孩子走很窄的台阶却又看不见台阶很危险。而且当时也理解了为什么有的儿童安全建议里,推荐父母带孩子外出时使用推车、背带,而不是抱着孩子。

我经常看到超市里一些父母就把孩子放在购物车里,自己专心挑东西,全然不看孩子。这时候如果孩子突然站起来,购物车很容易一下子失衡翻倒。可以说这是意外,但也可以说这种意外通过父母的意识完全可以避免。

平时多观察调动所有感官来预判周围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安全问题。在孩子的安全问题上,父母要用这样的精力和心思,才能真正成为孩子安全的守护者。

再比如说商场旋转门,也是经常出意外的地方。但拿我们的保镖工作来说,工作时就绝对不会走旋转门,早已隔绝它容易造成的意外了。因为旋转门会使保护组完全分离,遭到伏击时束手无策,再就是它很容易挤压到人,造成不必要的混乱,所以保镖的工作习惯就是有旁门走旁门,没有的话也会绕到非旋转门走。带着孩子的父母,不也是在做着保镖的工作吗?如果知道我们在旋转门上的这种保镖意识的话,也能避免它带来的意外了。包括平常进出一些门,大家会看到保护都会抢先一步去开门,就是为了避免门后出现什么意外。带着孩子,更不要让孩子跑过去先开门。一般情况下,就算我没能阻止孩子去开门这个动作,也都会先把手臂挡在门上,挤住门让它不会突然打开伤到孩子。很多父母会觉得开一个门有什么危险的,但就是那种“这没有什么危险”的意识,是意外产生的前提。包括我自己那次抱着孩子走,也是“抱着孩子还有什么危险”的思想作怪,才造成真的意外。

另外,还是想以我经历的这次意外为例,我想特别提醒年轻的父母:千万不要让老人带孩子到环境比较复杂的地方去。我遇到意外时都处理得如此狼狈,我这么快的反应速度依然把自己伤得不轻,更别说行动和反应都比较慢的老人遇到意外时的状态了。商城、超市中出现的很多意外,都是老人带着孩子时发生的。这真的不是说老人在关键时刻不想保护孩子,而确实是他们的身体状况让他们无法在意外发生时做出迅速的营救反应。

防人之心不可无

中国有句老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觉得在整个儿童安全防护中,这个意识父母一定要有。一方面,故意伤害孩子的人肯定有,需要和孩子一起有戒备之心;另一方面,有时候伤害孩子的人也不一定是坏人,或者一开始没想伤害孩子,比如两个孩子玩着玩着发生了冲突,力气大的那个很可能用手中的玩具狠狠地打了对面的孩子,这也是不小的伤害。这就需要父母时刻有“防人”之心了。那么上述例子中,当孩子们在一起玩的时候,如果父母不清楚对方的情况,就要有一定的戒备心理。要是知道对方是个没轻没重、爱动手的孩子,就需要多一份小心,不能错开眼珠,要盯住他们之间的态势发展。

让孩子识别、应对熟人或陌生人的恶性行为、拐卖拐骗行为,阅读和游戏是很好的方法。可以让孩子在故事和游戏中识别想伤害他的陌生人的意图,也能通过这些方式告诉孩子该怎么办。一些幼儿园做过“防拐演习”之类的活动,父母也可以在家和孩子一起玩“陌生人敲门”等游戏,让孩子掌握无论对方说什么,都不单独开门的规则等。包括万一在落单的时候遇到强行把他带走的人,该如何呼救、挣扎等,反反复复的游戏过程相当于演练,也许当孩子真的遇到坏人时,会少一些紧张,会想起马上按照游戏里的正确方法去应对,给自己多一些安全脱险的机会。

受访者简介

李旭,安全专家。美国政要保护学院成立以来的第一位中国学员。为国内外政界要人、商业精英提供专业保护二十余年。多次参加特种军事训练,持有国际认证的PPS(个人保护专家)证书。同时,他也是一个1岁女孩的父亲。

猜你喜欢
旋转门保镖陷阱
龙保镖
旋转门的技术发展概况和专利分布
影子“保镖”
迷宫
让电动旋转门不再伤人
蚜虫的保镖——蚂蚁
基于Linux系统的旋转门检票机设计与研究
陷阱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
陷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