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达翻译理论新解

2017-05-13 13:14郑璇王雪
青春岁月 2017年6期

郑璇+王雪

【摘要】自从奈达动态对等理论传入中国以来,对于严复传统“信”“达”“雅”理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本文在对奈达翻译理论进行剖析的同时加以实例辅助分析,旨在让读者对于“动态对等”或是“功能对等”理论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进一步解析奈达读者反映论对于翻译实践指导作用。

【关键词】动态对等;翻译标准;读者反映论

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他提出的“Dynamic Equivalence”在翻译界享有盛名,影响深远。动态对等或是功能对等曾经是翻译教科书中的金科玉律,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质疑奈达的翻译标准,在学术界关于翻译标准的争论从未停止过。

一、文献综述

西南政法大学熊德米教授在“奈达翻译理论评述”一文中指出“不论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还是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两篇不同的话语之间肯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绝对等值。不同语音、语法、词语等表达形式的差异并不影响相同的表达功能,译者的任务就是要研究这种差异,在意义和文体上找出最佳对等语言关系,使译文最大限度地从内容和形式上贴近原文。”重庆交通大学周开鑫教授在“奈达翻译理论的尴尬”一文中指出虽然奈达的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其立论的偏颇、概念的绝对、用语的误差以及观点的前后矛盾,具充分的说服力和普遍的指导性,也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徐翠萍教授比较了奈达和严复的翻译理论,发现其中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二人都重视读者,强调原文信息的传达,但二者又有不同之处,简言之,奈达理论更适合于非文学性文本翻译,而严复的标准适用于文学翻译。关于奈达理论的研究于争议从未停止过。本文着重分析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和读者反映论的深刻理论内涵,以期在翻译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动态对等理论

“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mess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ce in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E.A.Nida)奈达率先提出动态对等理论,后对此概念进行修正,改称“功能对等”。动态对等给人的第一感觉非常抽象,容易让人感觉不知所云。而功能对等显得简单易懂,是指译文和原文在功能上是对等的,再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指译文传递的信息,读者的感受应该和原文读者得到的信息和感受相一致。对于翻译初学者来讲,傅雷的“神似”或是钱钟书的“化境”学说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标准,是我们难以企及的高度。而奈达的对等理论可操作性较强,译者只需把原文的内容意义传递到译文当中去,并且兼顾原文的风格。

从奈达的翻译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到他关于翻译的两个标准,即忠实和通顺。忠实类似于严复信达雅理论中的信,即要忠实于原文的内容,不得歪曲,增减原文的信息。翻译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忠实,如果脱离了原文,那么翻译就变得毫无意义。翻译不是漫无目的的文学创作,而是在原作基础上,框架内的自由发挥。翻译同时也要忠实于原文的风格,比如原文是一篇散文,在译文中用词也要优美,原文是一篇演讲稿,译文读起来也要朗朗上口。而通顺也是非常重要的翻译标准,就是严复口中所说的“达”。在英语转换成汉语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词不达意的句子,出现中国人看不懂中国话的尴尬局面,这就是由于一些译者缺乏经验,过于拘泥于原文的条条框框的束缚,比如说,碰到When就翻译成当……的时候,碰到so……that……句型就翻译成如此……以至于……例如:She is so beautiful that every boy in the town wants to marry her。有人翻译成她是如此的漂亮,以至于小镇里的每个男生都想娶她。这种翻译腔出现,句子读起来很奇怪,我们平时根本不会这么说话,而在翻译的过程中就会忽略最基本的通顺。

三、读者反应论

在西方翻译史中,最早从西塞罗开始就关注接受者(听众)的反应。由此可见“读者反应论”并非完全由奈达首创,而是很可能吸收了西方译论史上的那些类似的论述。奈达肯定读过许多著名文献,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奈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出了影响深远的读者反应论。奈达认为“翻译的重点不应当是语言的表现形式,而应当是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要判断某个译作是否译得正确,也必须以译文的服务对象为衡量标准”。(谭载喜,1999:146)。例如在广告翻译中,很多时候为了考虑消费者的因素,对于译文处理就更加灵活。比如说丰田汽车的广告词的翻译,原文是“Where there is a way for car,there is a Toyota。”译文翻译成: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其中“山”这个意向在原文中根本没有出现,而在译文中,为了能使中国读者记住这个广告词,充分考虑到了受众的反应,译成这样朗朗上口的对偶句,市场效果十分好。

奈达认为翻译的研究对象是读者或者言语接受者,要评判译文质量的优劣,必须看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如何,同时必须把这种反应和原文可能产生的反应进行对比,看两种反应是否基本一致。(谭载喜,2000:140)从此可以看出,奈达提倡翻译的标准并不紧紧局限于忠实和通顺,读者的反应也很重要。尤其是文学翻译的过程中,美的感受应该是相通的,原文读者在读原文时,所获得的精神上的享受应该同等的传递到译文当中去。这就要求译者除了熟练掌握两种语言的转换之外,还要有一定的悟性。

四、结语

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和读者反应论应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互相矛盾的。从奈达的理论中,可以总结出翻译的标准应该是忠实原文,表达流畅,读者反应相似。但是翻译是一项社会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翻译标准也随之改变。受各种社会现实条件的限制,翻译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才会有各种经典著作的改译。但是无论社会怎么变化,翻译最核心的信息传递功能不会消失。

【参考文献】

[1] 熊德米. 奈达翻译理论综述[J]. 重庆: 重庆大学学报, 2001(4).

[2] 周开鑫. 奈达翻译理论的尴尬[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2007(7).

[3] 徐翠萍. 奈达与严复的翻译理论研究[J]. 洛阳: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4).

[4] Eugene A. Nid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 Leiden, 1964.

[5] 譚载喜. 新编奈达论翻译[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146.

[6] 谭载喜. 翻译学[M].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140.

[7] 罗新璋. 翻译论集[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