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里尔斯克的暗黑童话

2017-05-15 08:58
商界·时尚 2016年2期
关键词:尔斯俄罗斯污染

诺里尔斯克城的原住居民,大部分足囚犯的后代。当年的集中营犯人建造了这座城市并开创了这里的冶金矿业。但那些先祖们仅仅是受困于极其恶劣的气候,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的是,自己的后人会在这座城市里,呼吸着最污浊的空气,被各种疾病缠身,甚至连吃的东西部要从其他城市运输过来,现在,这里的成年居民只有4%可以保持健康,剩下的绝大部分都被呼吸系统疾病、癌症、血液病皮肤病困扰着。他们也许不止一次发问,未来和出路在哪里?又或者说,还有没有未来?

天气晴朗时,从高空鸟瞰诺里尔斯克(Norilsk),这还算是一座漂亮的城市。建筑的布局非常简单、原始,—条五里长街两旁的楼房,几乎都是等高的。因为从城市建立以来,它们几乎就没变过。也许正因建筑相似度太高了,人们为了更好地辨别它们,对建筑主体进行了各种颜色的涂装处理。粉的、黄的、白的、蓝的……再加上太阳斜照时的光影交叠,整座城市看上去就像是彩色的积木。即便是郊区的乡间别墅,也被主人画得像是热带鹦鹉羽毛一样斑斓多彩,每面墙都有不同色调。

但当地居民宁愿它能像其他位于北极圈内的非工业城市一样,一年四季都只有一种颜色。因为当我们把目光下落到地面上时,会发现除了积雪覆盖的地方,全是触目惊心的黑。不论是酸雨还是污染粉尘,最终都会落回大地。经年累月,这里就拥有了世界上最脏、最让人不悦的泥土。希望是什么?

在西伯利亚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有许多古拉格集中营的遗址。而当年建造于诺里尔斯克市的Norillag,应该是目前最荒凉的同类型景点了。原因不仅在于它位于北极圈内,抑或冬天温度能达到零下55摄氏度。关键原因在于,这座城市已经被污染透了。人们不愿意前往一个可能让自己健康受损的地方。

它是地球上最北端的居住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2010年的统计人口为17.5万。这里的平均气温为-10℃,每年有两周时间温度可以达到10℃,还有两个月的极夜景观。看极光,睡雪屋,听起来似乎是个很温馨的极地旅行胜地。但实际上,这里和美完全不沾边。市中心虽然也有集市,但上街的人非常少。因为不管市区里聚集多少人,烟囱群都会一刻不停地排放着污染气体。

一位当地老人不无调侃地说:“我们的雪有黑色的,有黄色的,甚至有粉红色的,但就是没有白色的一—和我们的蘑菇一样。”在诺里尔斯克有许多这样乐观的老人,他们大多是这里镍矿的退休职工,领着高额的退休金,早已看淡生死。在他们看来,能活到领退休金的年龄,就已经是一种幸运了。

因为土壤被污染,这里长出的蘑菇、浆果和野菜,都是有高毒性的;因为空气被污染,这里有一大片面积相当于德国面积的酸雨区;因为身体被污染,孩子们从出生开始就随时面临着染病的可能,直至他们停止发育一一有时候10岁就停止了。在这里工作生活的人们,无时无刻不被笼罩在无形的阴影之中。比起这种随时被剥夺健康和生命的阴影,当年被当权者强迫留在这里务工的阴影,根本算不得什么。

随着俄罗斯渐渐放弃全民重工业,实行经济转型,全国大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都在明显好转。与此同时,诺里尔斯克、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仍被评为全俄罗斯大气污染最严重的三座城市。而比起另外两座城市,诺里尔斯克的污染更是“全方位无死角”。而“坏透了”的它之所以仍然存在,只有一个意义:这里庞大的冶金联合企业,能为俄罗斯带来2%的国内生产总值。

即便是天气晴朗的日子,人们也会把自己的活动范围局限于室内。因为关起窗户,会让人觉得离脏东西远一些。但实际上,严重的空气污染使得周围30公里内不可能生长出树木。即便是在家中,人们也必须戴好口罩,来获得一定的心理慰藉。而那些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居民一一尤其是孩子和老人,甚至睡觉时都不能把口罩摘下来。而家长们最为难过的事情,是孩子在生日当天许愿可以离开这里。一次危险的创城

也许从这座城市出现在地球上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它不会和那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城市一样,有个梦幻的开端。

1921年,这里还只是一个前哨基地,随后前苏联政权在这里建造了臭名昭著的古拉格集中营——Norillag。这座营地之所以闻名,就因为它建在了北极圈内的冻土层之上,四个字形容就是“不毛之地”。囚犯住进这座所谓的惩戒营时,就应该能猜到自己的下场了。

但在一次地质勘察中,当局发现这里有着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于是就地取材,让囚犯们在这里干起了矿工的活儿,同时还要肩负起建造一座城市的任务。就这样,矿山和新城同步崛起。这座集中营存在了二十多年,前后收纳了五十多万名囚犯,其中有超过18000名囚犯因严苛的环境死在了这里。他们既是建城的功臣,又是新城的牺牲品。

然而让人诧异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工人在“斯大林时代”结束后,选择了留在这里生活。原因在于后期政府开始不断提供更多保障和福利,来满足工人们。不强迫劳动,提供住所,发放奖金,买保险……这种180度的大转变,不仅让之前的集中营囚犯很驚喜,甚至吸引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苦尽甘来,无非如此这样。

1935年建城,1953年建市,诺里尔斯克的成长速度非常惊人。而这里的冶金行业发展速度更是迅猛。探矿者在这里发现了镍、铜、铂族、金、银、硒、碲等十多种有色金属,为了方便冶炼厂运作,采煤场和火电站也一并建起。几乎没用多长时间,这里就成了前苏联最大的冶金重地。

就在诺里尔斯克血色的开端慢慢被遗忘的同时,重金属行业的后遗症开始凸显了。单单以二氧化硫为例,这里每天要排放出5000吨这种有害气体,达到了全世界排放量的1%,远超整个法国的排放量。然而没有人准备去解决它——因为镍和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太过诱人了。

前苏联政府选择了软硬兼施的方式代替控制和治理,他们一方面提供优渥的待遇,一方面限制居民离开,同时还灌输给人们“自己正在从事一项伟大且光荣的事业”的思想。就这样,人们顶着难以承受的压力,工作着,工作着,直到前苏联政府垮台。其实在此之前,这里就已经很久没有新鲜血液涌入了。因为政府的承诺越来越难兑现,斯大林时期的老建筑也都出现了问题一一当年的古拉格囚犯们在建造这些房子时,根本没打算让它们挺立到新千年,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可以活到那个时候。

一座只能从地图上清除的城市

当前苏联解体的消息从莫斯科传到诺里尔斯克时,这里的常住人口骤然减少了4万。因为那些制约着他们离开的法律条文,统统失效了。而且新的俄罗斯政府似乎也鼓励人们从这里搬走。他们给每个移民准备了一张飞机票、—份小额补贴,以及在其他城市为期15年的免费居所。

但人们不会全部选择离开,甚至还有人选择来到这里工作。百废待兴的俄罗斯,正处于一个很动荡的时期。而相对封闭的诺里尔斯克反倒安稳,这里的工资津贴非常优厚,养老金是俄罗斯其他地区的2.6倍。甚至有其他地方生活不下去的人,变卖所有东西换一张去诺里尔斯克的车票——那是真正的拿命赚钱。

让当局没有想到的是,随着政权稳定下来,这座城市的人口流动也几乎同时停止了。最初几年时间里,愿意搬迁的家庭火速搬离,而在此之后,几乎就没有人再愿意离开。当俄罗斯下定决心对这座城市做进一步打算时——譬如转型、拯救或直接放弃,留下的居民无疑成了很大的阻碍。

2004年俄罗斯政府发布了一项宣言,表明诺里尔斯克当年的“非正常发展”如今已经成了俄罗斯经济的绊脚石。除了进一步增加移民扶持津贴外,当局还会为他们选择更为温暖的去处。但在这一年的普查中,符合条件的两万个家庭里,只有48个愿意迁移。

在他们看来,1.8万美元的移民津贴实在是太少,而诺里尔斯克镍矿公司员工900美元的平均月工资,对照普通俄罗斯工人150美元的月工资,也是他们不愿离开的一个原因。诺里尔斯克镍矿公司是当地最大的企业,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镍/钯制造商,雇佣着当地接近一半的人口,生产着全球20%的镍。而整个城市九成的税收,都来自这个公司。

此外,搬迁者还需要自行上交居住多年的房屋,这对他们来说也不可接受——虽然绝大部分离开的人都没打算回来度假。

人们相信俄罗斯政府有打算也有决心对这座城市进行改造。但是近百年的污染,彻底治理完也许要花10倍以上的时间。早在2001年,这里就被宣布为保密行政区。这种地区不会在地图上标注,而且不准外国人进入一一强闯或误入是要抓起来坐牢的。俄罗斯可以把诺里尔斯克从地图上抹去,但这座城市充满辐射的重工业,以及“俄罗斯第—污染重地”的恶名,恐怕是抹不掉的。肮脏世界

人们原本以为,每年250天到270天的大雪覆盖,以及城中的诺里尔斯克河,可以净化掉这些人为污染。但他们显然低估了这里的有色金属矿产储备,以及工厂的开采力度。

以其为首的重工业,不仅带来了非常大的产能,同时带来的还有大量的污染物。城内外的土壤被严重污染,各种粉尘渗透进去,河底的淤泥也不再是淤泥,而是至少有两米厚的污染物。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就不对鱼类或农作物抱有任何幻想了。居民所有的生活用品,都是从外面运进来的。所以每天傍晚,街上行走的男人都会拎着各种各样的东西一一纯净水、番茄、卫生纸…他们有妻子和孩子在家里等着自己,可他们的脸上没有笑容。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座位于北極圈以内的冻土城市,会脏到这种程度。大街上满是如同煤灰的粉尘,空气中散发着让人不悦的味道,巨大的烟囱昼夜不停冒着白烟……怎么看都是一座不该有居民生活的城市。

全球著名的环境研究机构布莱克史密斯研究所曾针对这里发布了一份报告,数据显示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同位素锶-90和铯-137,镉、铜、铅、镍、砷、硒和锌等金属粉末的含量也相当惊人,每年会有大约400万吨的金属粉末被直接排入大气。而烟囱里冒出的氮碳氧化物、二氧化硫、酚类、硫化氢等,更是没有经过任何有效处理…一如果要对宜居指数打个分,毫无疑问是零分。

这里的居民平均寿命要比俄罗斯全国人均寿命低10岁左右。儿童患病率是其他地区的1.5倍,而夭折的儿童中,有15.8%是因为呼吸道疾病。这也是为什么有孩子出生时他们不会表现得特别喜悦一一出生在这里,对孩子来说是—生痛苦的开始。

美国宇航局NAsA发布的一张全彩观测图像显示,这里几乎已经看不到健康的地表了。除了黑色灰色的荒地外,人们还可以看到粉色和紫色的区域,那代表的是已经被严重污染或开采的地区。在诺里尔斯克提“植被覆盖率”根本就是个笑话,从市中心往外排查,最近的一棵自然生长的树位于48公里以外。

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诺里尔斯克镍矿公司的老板是俄罗斯首富弗拉基米尔·波塔宁,而他还在1996年担任过俄罗斯的第一任副总理。所以当局实在是无法对这家镍矿采取任何强制措施,特别是在它一切手续都合理合法的前提下。但这并不意味着改变就无从谈起,毕竟在俄罗斯的诸多富豪中,波塔宁是为数不多的和政府私交甚好的之一。

在2015年年初,俄罗斯罗列了一份企业名单,共199家,其利润占了国家收入的70%,而雇佣人数达到了全国人口的1/5。俄罗斯政府相信,他们需要在政府的帮助下,顺利摆脱当前的困境。名单上的企业有申请政府救助的优先权,具体救助计划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订。

在这份清单中,人们可以看到负债累累的煤炭和钢铁生产商Mechel公司和俄罗斯国家核电公司,以及数家经营状况有问题的航空公司。诺里尔斯克镍矿公司也出现在这份名单上,但它的“困”绝不是负债问题,而是无法保障工人和城市的健康。

这并不是近段时间俄罗斯当局第一次对诺里尔斯克施以援手。去年七月份,政府就提前取消了镍和铜的出口关税。而按照之前的计划,关税取消的时间应该是2016年。2014年1月份,全球最大的镍出口国印度尼西亚宣布,禁止未加工矿石出口。这使得全球的镍市场出现大幅波动,镍价半年时间就上涨了38%。而这次取消3.75%的原镍出口关税及10%的阴极铜出口关税后,诺里尔斯克镍业将增加110亿卢布的盈利,折合人民币约10.4亿元。

俄罗斯当局的态度暖昧又热烈,释放诸多利好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促使该公司在改善当地环境、保障工人及家属健康上多投入一些。而诺里尔斯克镍业也很懂得察言观色,第一时间表示会将这笔免税得来的钱用到“正事”上。他们计划关闭诺里尔斯克镇上一座拥有72年历史的镍加工厂,同时确保镍的产量不会受到影响。

目前来看,这对于一座充满了绝望色彩的城市还远远不够。但比起过去那些年的固步自封,任何一点进步都值得被铭记。当年工人和家眷们坐4个小时飞机,从这里逃到4000公里外的莫斯科时,人们兴奋地说“我们去大陆生活了!”言外之意,这座城市对他们而言就像是一座禁闭的孤岛。把禁闭岛变成度假岛为时尚早,但如果它“万恶之城”的时代能成为历史,诺里尔斯克也许会成为另外一种旅行胜地。

如果那一天能够到来,唯一的坏处就是,跌到底的房价可能要涨起来了。

美国宇航局NAsA发布的一张全彩观测图像显示,这里几乎已经看不到健康的地表了。除了黑色灰色的荒地外,人们还可以看到粉色和紫色的区域,那代表的是已经被严重污染或开采的地区。

猜你喜欢
尔斯俄罗斯污染
詹姆斯·李·拜尔斯:完美时刻
库尔斯克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一切
同舟共济
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