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果番茄新品种钻红2号的选育

2017-05-15 03:04张战泓白占兵欧阳娴张卓张松柏刘勇
长江蔬菜 2017年8期
关键词:霉病青枯病抗病性

张战泓,白占兵,欧阳娴,张卓,张松柏,刘勇

(1.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长沙,410125;2.湖南省农业科学院;3.湖南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大红果番茄新品种钻红2号的选育

张战泓1,2,3,白占兵1,2,3,欧阳娴1,2,3,张卓2,4,张松柏2,4,刘勇2,4

(1.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长沙,410125;2.湖南省农业科学院;3.湖南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钻红2号是以TZ-0123为母本、以T0825-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番茄一代杂交种。早中熟,无限生长型,果实近圆形,成熟果大红色,单果质量230 g左右,横径7.94 cm,纵径5.40 cm,耐贮运,商品性好;鲜食风味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41%,有机酸含量0.405%,总糖含量3.81%,VC含量305.2 mg/kg(FW);每667 m2产量6 760 kg左右;田间表现综合抗病性较强,抗细菌性斑点病、灰叶斑病,高抗青枯病;适宜秋冬及早春保护地及露地栽培。

番茄;钻红2号;一代杂交;早中熟

1 选育过程

钻红2号母本TZ-0123是由瑞士先正达公司的大红果番茄倍盈经过6代定向选择而成的自交系;植株生长势强,第1雌花节位3节,无限生长型,节间中等;易坐果,果实均匀、近圆形,2~3心室;平均单果质量200 g左右,果实硬,耐储运;田间种植表现抗叶霉病、枯萎病、根腐病、灰叶斑病、番茄花叶病毒病、镰刀菌冠状根腐病。父本T0825-2是从中国台湾亚蔬中心引进的编号为AVT0825经纯化复壮筛选而成;无限生长型,生长势强,节间中等;易坐果,果实均匀,果圆形稍扁,5心室;平均单果质量230 g左右,综合抗性强。

在广泛收集、观测、纯化番茄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利用番茄主要性状在F1代的表现规律,按预定的育种目标,2008年试配了40个大红果番茄组合,其中TZ-O123×T0825-2组合具有适应性强、商品性好、品质佳、产量高、硬度好、耐低温等特点,2009-2010年在长沙进行了组合比较,从适应性、抗病性、品质、硬度、产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观察,并于2010-2013年进行了多点试验和生产示范。2015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现场评议,2016年5月完成湖南省省品种登记,定名为钻红2号。目前已在华中、华南、华东、西南地区累计推广20 000 hm2,是目前我国番茄市场上越冬的最佳品种之一。

2 选育结果

2.1 丰产性

①品种比较试验 2009-2010年在长沙安排了钻红2号的品种比较试验,试验在湖南省蔬菜研究所试验场进行,小区面积15 m2,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均以红石串番茄作对照。表1结果表明,钻红2号2 a平均前期产量1 519.7 kg/667 m2,比对照增加32.6%,总产量8 725.4 kg/667 m2,比对照增加53.6%,差异极显著。

②多点区域试验 2010-2011年2 a的多点区域试验在张家界、怀化、长沙县、浏阳、云南保山5个点进行,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以红石串番茄作对照。钻红2号在各试点的总产量均比对照高,表现丰产稳产,口感酸甜,耐贮运,果实商品性好,整齐一致。结果表明 (表2),2010年钻红2号在5个试验点的平均前期产量1 612.0 kg/667 m2,比对照增加24.5%;平均总产量8 856.6 kg/667 m2,比对照增加 68.2%。2011年钻红 2号平均前期产量1 653.6 kg/667 m2,比对照增加35.6%;平均总产量8 749.4 kg/667 m2,比对照增加63.1%,差异极显著。

③生产示范 2012-2013年在张家界、浏阳、永州、双峰、宁乡等地进行了生产示范试验。试验以红石串番茄为对照,按当地栽培水平进行管理。

结果表明,钻红2号耐寒性、抗病性强,早熟性好;各示范点均表现比对照增产。2012年钻红2号比对照增产20.37%~36.36%,5点平均667 m2产量6 720 kg,最高达7 500 kg;2013年钻红2号比对照增产20.00%~35.71%,5点平均667 m2产量6 800 kg,最高达7 600 kg(表3)。

表1 2009-2010年钻红2号番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

表2 2010-2011年钻红2号番茄多点试验结果

2.2 品质

钻红2号番茄果实近圆形,成熟果大红色,色泽鲜艳,果面光亮,无青肩。不易裂果,味浓爽口,鲜食口感好,风味佳,商品性好。2014年经湖南省蔬菜工程技术中心鉴定,钻红2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41%,有机酸含量0.405%,总糖含量3.81%,VC含量305.2 mg/kg(FW)。

2.3 抗病性

2014年由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病理分析鉴定实验室对钻红2号进行抗性鉴定,番茄抗青枯病鉴定采用农业行业标准NY/T 1858.4-2010《番茄抗青枯病鉴定技术规程》;番茄抗细菌性斑点病鉴定参照赵廷昌等[1]方法;番茄抗叶霉病鉴定采用农业行业标准NY/T 1858.4-2010《番茄抗叶霉病鉴定技术规程》。钻红2号对青枯病、细菌性斑点病和叶霉病的病情指数分别为7.5、20.5、23.5,对照红石串对青枯病、细菌性斑点病和叶霉病病情指数85.5、65.5、66.4(表4)。表明钻红2号对青枯病、细菌性斑点病和叶霉病的抗性比照红石串强。

3 品种特征特性

钻红2号为早中熟大红果番茄一代杂交品种,无限生长类型,叶色深绿,生长势强,第1花穗着生在主茎第6~7叶,以后每隔3片叶着生1个花穗,平均单株坐果19.4个。果实近圆形,成熟果大红色,色泽鲜艳,果面光亮,无青肩。平均单果质量230 g左右,果实横径7.94 cm,纵径5.40 cm,4心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41%,总糖含量3.81%,VC含量305.2 mg/kg(FW),有机酸含量0.405%,坐果率高,硬度好,货架期长。每667 m2产量6 760 kg左右,田间表现综合抗病性较强,田间抗细菌性斑点病、灰叶斑病,高抗青枯病。该品种早春耐寒性较强,适宜秋冬及早春保护地及露地栽培。

表3 2012-2013年钻红2号番茄生产试验产量

表4 钻红2号番茄抗病性鉴定

4 栽培要点

早春栽培11~12月播种,采用温室和温床育苗,每667 m2用种量10~15 g,翌年2月假植1次,早春保护地2月中下旬定植,露地3月上中旬到4月初定植;参考株行距45 cm×55 cm,667 m2定植2 000株左右,定植前施足底肥,开花坐果期多施钾肥,坐果后应勤施追肥,加强中后期管理,及时补充叶面肥,注意防治病虫害。春季定植后65~70 d开始收获。

[1]赵廷昌,孙福在,冯凌云,等.番茄品种对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抗性鉴定[J].植物保护,2000,26(6):49-50.

Breeding of A New Tomato F1Hybrid,Zuanhong No.2

ZHANG Zhanhong1,2,3,BAI Zhanbing1,2,3,OUYANG Xian1,2,3, ZHANG Zhuo2,4,ZHANG Songbai2,4,LIU Yong2,4
(1.Hunan Vegetable Research Institute,Changsha 410125;2.Hu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3.Hunan Vegetab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4.Hunan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Zuanhong No.2 is a new F1hybrid line which is bred with TZ-0123 as a female parent and T0825-2 as a male parent.The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this hybrid line are displayed as early-middle maturity,unlimited growth type, approximate round shape ripe fruit with red color and 230 g of the average single fruit weight and 7.94 cm in diameter and 5.40 cm in length.This hybrid line possesses the merits of good commercial characteristics,storage tolerance and great taste.The contents of soluble solid,organic acid,total sugar and VC are up to 5.41%,0.405%,3.81%and 305.2 mg/kg(FW),respectively.The yield is around 6 760 kg/667 m2.This hybrid line is suitable to be cultivated in protected and open fields in autumn,winter and early spring for its highly resistance against severely epidemic pathogens infected tomato including bacterial spot,grey leaf spot,blight and bacterial wilt.

Tomato;Zuanhong No.2;F1hybrid;Early-middle maturity

S641.2

A

1001-3547(2017)08-0033-03

10.3865/j.issn.1001-3547.2017.08.013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茄果类蔬菜杂交优势利用与新品种选育(2012BAD02B02);国家公益性项行业(农业)科技项目:蔬菜主要病毒病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201303028);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瓜果类蔬菜种质创新与利用创新团队

张战泓,女,研究员,专业方向为番茄育种和种质资源研究,E-mail:hvizhanhong@163.com

2016-12-29

猜你喜欢
霉病青枯病抗病性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为什么对患水霉病的水产动物用药越多死亡量越大?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防治水霉病的几点关键问题
临海市2015年柑橘疫霉病大发生调查及综合防治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毛霉病和镰孢霉病
植物免疫蛋白对有机栽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
浅谈茄子青枯病防治技术
三种堆肥对番茄生长及青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