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病护理标准在人工单髁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2017-05-15 05:49李晓辉于共荣
实用医药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专病置换术膝关节

李晓辉,于共荣

护理

专病护理标准在人工单髁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李晓辉,于共荣

专病护理标准;单髁膝关节置换术;骨性关节炎

膝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病调查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者膝骨关节炎发病率高达42.8%[1]。人工单髁膝关节置换术适用于治疗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因其切口小、损伤少、保留膝关节的正常运动和本体感觉,术后康复快等特点,目前受到临床关注。截至2014年12月笔者所在科已完成293例置换[3],根据实际情况将专病护理标准应用于人工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术后康复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做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5年6月—2016年3月,对100例人工单髁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专病护理,年龄54~73岁,平均62.8岁;其中,术前合并高血压13例,糖尿病7例,冠心病3例,无其他疾病。选取2014年8月—2015年5月行同种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年龄48~72岁,平均59.3岁;术前合并高血压9例,糖尿病9例,冠心病6例,其他疾病1例。对比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合并原发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设计专病护理标准由医疗、护理专家,护士长、专科护士结合单髁置换术诊疗护理特点,共同设计制定专病护理标准,以时段为纵轴,将患者住院全过程划分为入院、术前、术中及手术日、术后康复、出院等五个阶段,将每个阶段需要护士完成的工作内容及指标加以细化、量化,制成评分表格,客观的评价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体护理水平,使专科护理更加标准化,科学化和具体化。

1.2.2 专病护理标准的实施专病护理标准内容:(1)入院后。①介绍住院环境,主管医师、护士,规章制度,专病护理标准实施计划。②进行护理评估。了解患者的既往史,主诉,专科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评估心、肝、肾功能,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③进行自理能力及疼痛评分,提供生活帮助,遵医嘱视情给予镇痛剂。(2)术前1~3 d。讲解单髁关节置换术相关知识,指导合理饮食,戒烟酒,讲解术前准备的目的及意义,指导深呼吸及咳嗽训练、体位训练、床上大小便练习,关节活动练习及正确使用拐杖的方法,重点做好心理护理。(3)手术当天。①病情观察。了解术中情况,监测生命体征、意识、尿量变化,观察切口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了解切口有无渗血,患肢有无肿胀,下肢感觉运动等。②一般护理。讲解麻醉后注意事项及自控镇痛泵的使用方法,术后用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指导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妥善固定各类管道,保持通畅,标识清楚。③体位及活动。患肢抬高15°,膝下垫软枕,术后6 h指导患者做足背伸屈训练。④风险管理。压疮、坠床、血栓等风险评估表评估及时,准确,措施落实到位。(4)术后1 d。拔除引流管后指导功能锻炼,做直腿抬高,关节屈曲及膝关节伸直训练,使用CPM机,从患者能耐受的最大角度开始,递增5°~10°/次,循序渐进;术后2~3 d在护士帮助下扶拐下床活动。(5)术后阶段,防治并发症。①深静脉血栓。每日给予低分子肝素钠0.4 ml皮下注射,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使用下肢气压泵物理预防。②患肢肿痛。密切观察切口出血、指端血运、皮肤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术后1~3 d冰敷患处,2次/d,1 h/次。③感染。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疼痛,保持术区覆料清洁,干燥,定时监测体温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处理。④关节周围粘连、僵硬。术后3 d行推髌骨训练,2~3次/d,5~10 min/次;早期进行部分负重行走锻炼,术后1~2 d扶拐下地行走,CPM机连续使用,出院时要求达到90°。(6)出院指导。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功能锻炼计划,指导日常生活,合理调配饮食,告知患者术后1、3和6个月门诊复查,评价下肢功能的康复情况。

具体实施:入院后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单髁膝关节置换术的相关知识、需要配合的内容,征询患者的需求,然后按照表单分阶段实施护理措施,并对患者进行评估、评价,再实施,直到患者或家属能清楚地知道单髁膝关节置换术的相关知识、术后并发症、康复计划,功能锻炼方法等,并能积极的配合,护士长定时检查责任护士专病标准落实情况,了解患者对专病知识的掌握,并在检查表单上做出评价,及时的讲评,总结、反馈、改进。

1.3 评价指标

1.3.1 膝关节功能评分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评估内容包括疼痛、活动度、关节功能、畸形、肌力等。HSS评分85~100分为优,70~84分为良,60~69分为可,<60分为差,分别于患者出院当天和术后30 d复查时由医师在详细询问患者及体检后填写。

1.3.2 健康教育达标率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问卷采用百分制,其中入院介绍内容10分、单髁膝关节置换术相关知识20分、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项15分、并发症的防治20分、功能锻炼的方法20分,出院自我保健内容15分。得分≥85分的视为健康教育达标,否则为不达标,出院当天由责任护士发放,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全部回收,有效回收率为100%。

1.3.3 并发症发生率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患肢肿痛、关节僵硬(关节僵硬判定标准:出院时膝关节屈曲<90°或伸直欠缺5°)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并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效果的比较专病组健康教育达标率为97%,常规组为80%,专病组的健康教育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专病护理标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显示专病组为5%,常规组为10%,专病组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专病护理标准程序完善、内容细化,可操作性强,避免了护士在工作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护士在讲解时以亲身示范为主,实施过程中患者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主动参与护理过程,护士坚持床边指导、督促,提高了锻炼的正确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比较每组患者术后30 d HSS评分均高于术后7 d HSS评分(P<0.01),可见常规护理方法和专病护理标准均能提高手术疗效,促进术后康复;对比两组患者术后7 d、30 d HSS评分,专病组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专病护理标准优于常规护理方法,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单髁置换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HSS评分比较

3 讨论

3.1 实施专病护理标准提高了治疗康复效果专病护理标准是护理工作的时间表,内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医护共同研究制定的最佳处理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医护之间的配合,同时也能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在术后康复中积极配合,护患双方相互促进,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保证了术后的康复效果。

3.2 实施专病护理标准是提高整体护理水平的需要专病护理标准是在现代整体医疗护理观的指导下产生的,以持续的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为最终目标,融合了整体护理的思想,它是经过特定的专业技术人员讨论而定,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以护理程序为方法,为患者提供计划性、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涉及身心、社会、文化综合因素的优质护理,将整体护理融入整体医疗服务中[4],有效地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从而促进整体护理的深化和发展。

3.3 实施专病护理标准可提高护士整体素质近年来随着优质护理的开展,对护士的需求也相应增加,护理队伍在资历、学历、知识水平方面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5],实施专病护理标准为护士提供了科学的工作依据,避免了因个人水平、能力、责任心的差异而造成疏漏,使护士熟知疾病各阶段患者现存或潜在的问题,便于采取护理措施,进行风险管理,并有相应的监督系统检查其落实情况,实施过程中护士不再是单纯的医嘱执行者,而是依据程序开展工作,由患者的传声筒变成了代言人[6],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护士的职业信心。

3.4 实施专病护理标准是顺应医院发展的要求

制定专病护理标准的目的是实现标准化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它的设计思路是以人为本,改变了过去重病不重人,服务不规范的弊病,促进沟通,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士对时间和劳动的浪费,既保证了护理安全,又提高了医疗效率,是顺应社会发展和医院改革的需要。

[1]张建新,王和呜,吴超英,等.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J].临床研究,2007,15(2):4-5.

[2]Labek G,Sekyra K,Pawelka W,et al.Outcome and reproducibility of data concerning the Oxford 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a structured literature review including arthroplasty registry data[J].Acta Orthop,2011,82(2):131-135.

[3]孙海宁,于秀淳,付志厚,等.单髁关节置换治疗膝内侧骨性关节炎的中短期临床分析[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5,12(2):33-36.

[4]陈君英,马红丽.医疗护理全面合作深化整体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419-420.

[5]姜宏,徐燕,王惠玲,等.对骨科护理人员全髋置换术术后护理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0):19.

[6]吕扬,高凤莉.系统化评估与风险预判培训对提高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2):188.

[2016-10-25收稿,2016-11-22修回][本文编辑:吴蓉]

R473.6

B

10.14172/j.issn1671-4008.2017.05.033

250031山东济南,原济南军区总医院(李晓辉,于共荣)

猜你喜欢
专病置换术膝关节
“互联网+医疗”背景下中医专病人工智能诊疗系统的现状及探讨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专病一体化护理对心衰患者营养管理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