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要建好农产品批发市场

2017-05-15 06:27葛根庆
上海商业 2017年12期
关键词:批发市场经营者蔬菜

文/葛根庆

读了贵刊2017年9月刊上的《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李光集文),很欣慰。能结合实践研究这个问题,很可贵,又很有意义。在这里,想就我所知,说点看法,以支持李文的观点。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地域性,是其固有的特性。就拿蔬菜生产来说,随着季节气候的变换,有旺季和淡季之分;种植的品种,地域之间也有宜与不宜之别;至于就某一物定生产单元来说,可种植上市的品种就更有局限性了。然而,蔬菜的消费却具有均衡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就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来说,人口多、需求量大,在一定居民数量的条件下,这个需求量却是相对稳定的,而对品种的要求又是多种多样的。这在供求之间,客观上构成矛盾。在旺季,蔬菜大量上市,容易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在淡季,蔬菜上市量锐减,又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这种矛盾在风调雨顺蔬菜大丰收时,或者,遭遇自然灾害生产大减产时,有时会更加剧烈。蔬菜多了销不掉,容易烂菜;蔬菜少了不够卖,市民埋怨;价格忽上忽下,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都不满意。以前行业内流行的“多不得、少不得、不多不少很难得”的说法,就是这种状况的写照。

在计划经济年代,为了解决矛盾,把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兼顾好,我们采取过种种办法,强调计划的作用、计划生产、计划供应、计划价格,但无济于事。上世纪七十年代,又试点过“区县对口,场队挂钩”,产销直接对接的办法。但是,供求之间,数量多与少、品种齐与缺、质量好与坏、价格高与低诸方面依然矛盾重重。现在想来,那是在经济制度和运营管理未作根本改革的情况下做的工作,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相脱节,要想取得效果是不可能的。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蔬菜批发供销演变成现在的批发市场交易,扩大货源和进场客商,放开价格,改善经营设施和服务等,这就比较好地适应了蔬菜生产和流通的特点,是一种合适的形式。在这里,批发市场是商品的集中点,起了蓄水池的作用。蔬菜是鲜活泡货占地大,各地来的商品可以有个集中展示销售的地方,批发经营者可以在场内自由选择,什么适销,什么不适销,行情一看就明了。要批发市场足够大,进场的经营者足够多,加上行情的快速传递,产销之间在商品数量上就较为容易取得平衡。其实,批发市场还像一个竞技场,是一个不讲课的教室。经营者在这里相互比较商品,谁的东西好,谁的东西差,一比较就可以分出价格高低。市场就在这里发挥作用。总之,大城市,尤其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是不可或缺的。有了这样的批发市场,蔬菜就可以随着季节的变换,从“海南岛吃到黑龙江”,从东边吃到西边,与郊区的蔬菜上市相配合,保证市民的生活安定,满足需求。

当然,批发市场可以并且应当继续发展,比如改进交易方式、扩大其它品类、增加半成品成品、提高效率等等,但决不是可有可无的。批发市场的发展,因其他形式的农产品产销结合也不是对立的。决不要等到没吃的了,事情大了,再搞什么工程之类的东西。我们要继续把建设好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列为为民办实事的硬件,切实列入政府发展的规划,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经营管理和服务,努力把批发市场建成城市大厨房,城市的一个亮点。说起来,这也是老蔬菜副食品工作者的一个梦想吧!

猜你喜欢
批发市场经营者蔬菜
《经营者》征稿启事
奇怪的蔬菜
蔬菜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做一名聪明的集团医院经营者
蔬菜也“疯狂”
阿特拉斯·科普柯空压机——精明采石场经营者的不二选择